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设计
课题 温度与水的变化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 科学思维: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对研究问题做出假设,说明假设的依据。 探究实践: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用酒精灯、三脚架等组成加热装置,开展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探究活动。通过持续加热和停止加热,记录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假设,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够对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 态度责任:形成对热量与水的温度变化、形态变化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通过长时多次的测量和记录,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树立用证据说话的意识,能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主动研讨与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
重点 开展“水加热至沸腾”的探究活动,观察并记录在水沸腾后持续加热和停止加热时,水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
难点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水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
教学过程
科学聚焦
图片中的水以哪些形态存在?
水的这些变化与什么有关呢
科学探索
探索一、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回忆并写出水结冰时的温度和水沸腾时的温度。
国际标准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水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它的形态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水加热后温度上升,达到 100℃时水沸腾,同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散热后温度下降,降至 0℃时水凝固变成冰。
探索二、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
实验材料: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 温度、秒表
实验步骤
①安装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组成的加热装置;
②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③测量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
④待水沸腾时,撤走酒精灯(停止给水加热),测量水的温度变化。
⑤静置一段时间后,再次给水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对沸水的持续加热,观测记录水和温度的变化。
回顾酒精灯正确使用方法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使用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取下灯帽,用火柴点燃,切忌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盖上灯帽熄灭火焰,盖两次,切忌用嘴吹灭。
实验提示
①用热水,可以节约加热时间。
②用小烧杯加热少量的清水,更容易控制实验时间。
③注意实验安全,防火防烫。
④为了实验安全,建议用铁架台和温度计夹组合起来去固定测量水温的温度计。
注意事项
①实验过程中操作员要戴护目镜;
②烧杯中的水要低于容量的二分之一,以免水沸腾时的热水飞溅;
③要使用湿布垫衬着撤走酒精灯或移入酒精灯,避免烫伤。
实验演示
实验记录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折线图。
实验发现
◆持续给水加热直到沸腾,水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形态发生变化。
◆停止加热,水散发热量后,不再沸腾,温度下降。
◆水沸腾时,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上升,保持不变。
科学研讨
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停止加热后,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获得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是一直上升的,当温度达到100℃左右时,水开始沸腾,且温度不再上升,基本保持在100℃左右。停止加热后,温度一开始保持在100℃,但此时水不再沸腾,接着温度开始逐渐下降。
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
在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水的温度逐渐上升;随着持续加热,水的温度可以达到100℃,并且继续提供热量时,水才会沸腾;此时,一部分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水的形态发生变化。如果此时停止提供热量,水的温度会逐渐下降,不再沸腾,水的形态变化会变得缓慢。
科学拓展
水结成冰和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着热量的作用?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