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共20张ppt含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共20张ppt含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3 16:1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1、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及意义。
3、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继续推行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
“两个凡是”的实质是左倾错误的延续,继续推行会束缚思想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6—1978 两年徘徊时期
1、背景:(1)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经济体制僵化,国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材料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12.13)
一、新的政治道路:伟大的历史转折
2.召开:
3.内容:(拨乱反正)
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组织路线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政治路线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思想路线
转折一:“两个凡是”——实事求是
转折二: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转折三:个人崇拜——集体领导(邓小平)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4.意义:
(1)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标志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新)领导集体确立。
初步实践:
1、拨乱反正
2、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3、修订宪法
会议 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
八七会议 1927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秋收时节发动起义。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重大问题。
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移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哪几次?
二、新的经济道路:改革开放
1、含义:对内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前提
改革内容
根本目的
2、实质:
变革不变质,改革不改向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
3、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心)
(一)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农村(1978)
①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 “分田到户”契约
②1983年,中央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进行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3)意义:
1)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经济的发展
2)形式:
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②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③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4)启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名称 时间 背景 内容 实质 影响
土地 改革
农业 合作化
人民 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01952
19531956
1958-1978
1978-

封建地主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小农经济难满足工业化需要
错误认为提高公有化规模程度可以促进生产力
改革开放,人民公社体制弊端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制度
将小农土地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
提高公有化规模和程度
土地公有制为基础,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超越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开辟道路
解放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超越生产力水平,挫伤积极性,破坏经济发展
调动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启示:制订经济政策必须依据国情,实事求是,符合经济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
(1)原因:
(2)内容: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降温措施很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企业失去活力,阻碍生产力发展。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当厂长……很多年后,他回忆说“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时随便在车间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增强了企业活力,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3)重点:
国有企业改革
(4)意义:
(二)对外开放
1、目的:
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2、过程:
①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海南1988)
②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珠海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三角
闽东南
环渤海
长三角
浦东
岳阳
重庆
九江
武汉
芜湖
③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1990年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⑤内地开放:沿江城市、沿边城市、内地省会城市

线

特点:由沿海、沿江、沿边到内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海南
⑥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
⑦2000年 引进来”和“走出去”开放战略
⑧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深化改革开放
1982年十二大
1987年十三大
1992年南方谈话
1992年十四大
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
2001年加入世贸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课题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
解放思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特色论
初级论
本质论
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目标论
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到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2011年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共有69家公司入选《财富》杂志排出的全球500强,超过了日本,仅次于美国(133家),再创历史新高。有3家中国企业进入前10名,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国家电网分别位列第5、第6和第7位。
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前,由于“左”的严重错误,中国社会面临严重困难。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新的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源。
阶段 理论 领导人 解决问题 精髓 写入党章 确立为指导思想 意义
形成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997年中共十五大
1997年中共十五大
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①雏形: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
②最早提出: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最早提出理论)
③初步形成: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及三步走战略。(第一次系统阐述)
④理论深化: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理论成熟并成体系)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标准:“三个有利于”
⑤1992年中共十四大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比较完整的体系)
⑥写入党章: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发展道路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战略、动力 三步走战略;强调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根本任务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政治保证 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
依靠力量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族人民的团结,爱国统一战线
外部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扩大对外开放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理论
根本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阶段 理论 领导人 解决问题 精髓 写入党章 确立为指导思想 意义
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2002年中共十六大
2002年中共十六大
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007年中共十七大
2012年中共十八大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内涵: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进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平反冤假错案
民主法制建设
改革开放的深化
对外开放: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城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课堂小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1.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被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关头的雄文”。两篇“雄文”都( )
A.体现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助推了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C.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成为新时期拨乱反正的先导
B
2.据统计,1952年至1978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7%,而1979年至1984年平均每年递增6%。此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
B.高产农作物品种的引进
C.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实现
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