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综合测试(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综合测试(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3 17: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仓颉篇》是秦汉时期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20世纪以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的尼雅遗址、甘肃玉门和敦煌等地陆续出土了《仓颉篇》木简,其内容与在安徽阜阳等地出土的汉简《仓颉篇》相似。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A.中央政府对西域有效管理 B.文字统一利于各地文化交流
C.内地与西域交流异常活跃 D.中原文化的影响扩展到西域
2.主营百货及皮毛生意的某山西商号,从天津等地采购货物,用驼队运往酒泉、敦煌(分号)后批发给当地商贩,再将分号收购的山货、皮毛运回包头(总号),继而转运天津。该商号不仅运送本家商号货物,还承办别家商号的代运业务。这类山西商号的活动( )
A.促进了西北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凸显晋商在经济领域的引领作用
C.推动了西北与国内外和平友好往来 D.构建内地之间物质技术交流平台
3.19世纪30至60年代是广州“外销画”的鼎盛时期。“外销画”是近代由中国画师采用西洋绘画技法批量绘制、专供输出国外市场的美术作品。画师大多受过传统中国画训练,简单掌握西洋画技法,在创作时会很自然地会加入中国画技法。由此可知,“外销画”( )
A.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 B.反映了中华文化影响西方艺术发展
C.是当时中西方商业贸易的产物 D.丰富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内涵
4.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以茶叶、玉米等物种交流为主;而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贸易则呈现出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全球发展不平衡
B.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前提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工业生产领域
D.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5.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A.明朝 B.秦朝 C.唐朝 D.汉朝
6.古代欧亚大陆的商路中,有一条从漠北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该商路是( )
A.丝绸之路 B.草原丝绸之路
C.西南丝绸之路 D.海上丝绸之路
7.圣瓦西里大教堂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南端,其顶端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洋葱头”,由拜占庭的圆顶风格演化而来。教堂内部的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
A.秉承东正教文化的传统 B.兴起的时间晚于拜占庭帝国
C.深受拜占庭文明的影响 D.与拜占庭有相同的历史传统
8.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也传入亚、非、欧等地。读《“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cha发音传播路线出现的时间早于tea发音传播路线
B.茶叶沿两大路线传播中均推动沿线国家文明的转型
C.不同传播路线主要受传播对象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D.“茶”字不同发音的传播主要由中国的对外政策决定
9.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的航海家们从亚历山大里亚港出发,开始从红海到印度沿海的航行。这些人实际上都是罗马帝国东部的居民,大多数是北非的希腊化的埃及人,或者干脆就是阿拉伯人。材料可以说明当时罗马帝国( )
A.统治基础较为广泛 B.国内外经济交流频繁
C.主导东西方间贸易 D.文化交融进一步发展
10.如图分别是在内蒙古、辽宁和浙江出土的伊斯兰玻璃器。学者指出它们具有伊斯兰玻璃器的典型特征,多是伊斯兰玻璃手工业兴盛时期的产品。这可用于佐证( )

A.当时中国通往中亚、西亚的交通路线仍然繁荣
B.榷场贸易促进宋辽文化交流
C.伊斯兰玻璃器制作技术沿着陆上丝绸之路东传
D.玻璃制造技术起源于伊斯兰
11.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公元前4年的罗马悲剧作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公元79年因观察维苏威火山爆发窒息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公元555年受查士丁尼大帝派遣的两名在中国传播景教的教士成功地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到君士坦丁堡,从此罗马终于有了自己的蚕丝业。由此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 )
A.古欧洲内需 B.中国的强盛 C.中间商牟利 D.张骞通西域
12.下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据此可推知
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
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
13.“丝国之路”以丝绸贸易而得名。近期,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提出了“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写本之路’”的论断。写本是指书写在简牍、纸张等载体上的文献,又称抄本。这些写本文献的存在( )
A.重现了丝路贸易的兴盛 B.体现了书法艺术的变迁
C.得益于纸张的发明普及 D.可作为中西交往的凭证
14.17-18世纪,西方出现很多汉语借词。对以下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语言文字以中国的汉文为基础 B.当时政府重视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
C.中西文化的交流呈现单向度的特点 D.中国文化和产品对欧洲具有吸引力
15.下列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结合,逐渐中国化
B.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产生深刻影响
C.在汉代从古罗马经中亚传入中国
D.丝绸之路沿线保存大量著名佛教石窟
16.有学者说:“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人们历经集市→驿站→都城→ 国家→区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 展陆上丝绸之路往来空间;郑和‘七下西洋’带动人们历经互市→码头→港口→都城→ 国家→海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空间。最终形成由‘信息、思想、价值、规范、认同等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吸收’的‘欲予欲取的文明进程’。”该学者意在强调( )
A.丝路历史彰显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精神 B.古代中国注重将海禁与朝贡贸易相结合
C.古代中外交往着眼于开阔民众的眼界 D.古代中外贸易旨在迎合国际形势的变化
17.1649年荷兰莱顿大学教授科内利乌斯·博特科伊在发表的《茶、咖啡和巧克力》论文中,极力推崇饮茶的好处。此论文客观上反映了
A.茶叶遭到了荷兰民众的抵制 B.咖啡取代了茶叶的饮料地位
C.茶叶受到西方民众的普遍接纳 D.国际贸易扩大下的文化交融
18.20世纪末,“黑石号”沉船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海域被发现并打捞,出水文物中瓷器众多,约有67000件,年代主要是在9世纪左右,多数是长沙窑、越窑、邢窑及广东各窑口烧制的产品。这些瓷器( )
A.以青花瓷和粉彩瓷为主 B.代表制瓷业的最高水平
C.见证了亚洲的海贸交流 D.完全出自官营工匠之手
19.草原丝绸之路因其商品特点而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它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A.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
B.中原地区比草原地区经济发达
C.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D.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长江和黄河流域。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诗篇。这反映了世界文明
A.冲突不断 B.新旧碰撞 C.相互征伐 D.和平交融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前后共铸五次半两钱,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所铸半两依次为榆荚半两、八铢半两、五分钱、四铢半两。汉朝半两钱按版别大致上分为六种。因错范戏制还出现了少数“半半”钱和“两两”钱。

图1相关参数:径2.4厘米,穿1厘米,重2克,右两左半,红斑绿锈,锈色自然,字迹清晰规整,符合四铢半两的形制。
图2相关参数:径2.7厘米,穿0.8厘米,重3克,右两左半,红斑绿锈,锈色入骨,字迹可识,符合四铢半两形制。
——摘编自安平《汉传形四铢半两二品》
材料二 在中亚的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发现最早的圆形方孔钱是汉代的半两钱,数量极少;五铢钱的出土量非常大,仅在新疆和田买力克阿瓦提遗址,就曾一次出土45公斤的五铢钱。自汉至明,历代中原王朝的钱币在新疆都有出土,范围之广,种类之全,跟中原地区基本上没有差异。中原陷入割据、战乱的时期,中亚地区也自己铸造钱币。如龟兹国铸造的小铜钱,就是采用范铸技术铸造的方孔钱。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在自铸的货币中,保留了圆形方孔的形制以及重量单位“铢”。如高昌国的高昌吉利,回鹘汗国的回鹘钱、日月光金钱,突骑施汗国的突骑施钱以及昭武九姓的各式粟特文钱,钱币上的铭文或铸汉字,或铸当地民族文字,也有汉字和当地民族文字合璧的,但它们的形制都是圆形方孔。
——摘编自王永生《丝绸之路上的圆形方孔钱——兼论五铢、开元通宝的国际货币属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半两钱制作和发行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亚丝绸之路沿线出土大量圆形方孔钱可印证的历史信息。
2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犍陀罗处于古印度西北地区,是南亚与中亚、西亚连接的枢纽。这里曾经是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之后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殖民地,后来又被纳入孔雀王朝的版图。这里文化交流频繁、思想意识相对多元,希腊古典艺术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形成了犍陀罗佛像艺术。艺术家模仿希腊雕塑创作了大量佛像作品,早期佛像一般身穿希腊式的拔袍,袒露右肩,面部则带有明显的欧洲人特征。犍陀罗艺术传入中国北方地区后,经过南北朝时期的模仿和不断融汇,演化出新的视觉形式。
——摘编自徐晶《汉传佛像雕塑的艺术风格研究》等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犍陀罗艺术的形成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犍陀罗佛像艺术传入中原的路径及其变化。
23.联合国教科文组自2000年来,通过庆祝“世界母语日”(每年2月21日)来宣传世界语言和文化多样性。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古汉语的传播历史悠久。两千多年前,《周礼》及《札记》中就提到“通译”。东汉初年,随着佛教等宗教文化传播,也有大批外国人或外族人到中国学习汉语,唐代达到一个顶峰,明清也出现过热潮。追溯外国的汉语教学历史,早在公元372年朝鲜就正式设立太学讲授汉语;公元l世纪至10世纪佛教传入越南,为研读佛经,越南人开始学习汉语和汉字;……据史料记载,大约公元一世纪,我国汉字开始传入日本。……古汉语的传播促进了日语中的平假名、片假名的产生;丰富了日语词汇;对日本语音也有一些影响。
——李文《跨文化语境中古汉语传播的语言学意义》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外语教育的六次高潮
材料三 随着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中式英语应运而生。英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必定存在着辩证关系,中式英语也必然有着自身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M)的报告称,逐字翻译的中式英语Longtimenosee!(好久不见),FourBooks(四书),FiveClassics(五经),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科举制度),FamilyFontractResponsibilitySystem(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OneChinaPolicy(一个中国政策),KnowledgeEconomy.(知识经济),PeacefulRising(和平崛起)等等,现已成为标准的英文词组。
——据颜研、余承法《“中式英语”的认知学阐释》整理
(1)据材料一,古汉语的对外传播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古代汉语不断外传的原因有哪些?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任选三个时期)由此指出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3)综上所述,就中式英语的产生从文明演进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参考答案:
1.D
2.A
3.C
4.A
5.D
6.B
7.C
8.A
9.B
10.A
11.A
12.C
13.D
14.D
15.C
16.A
17.D
18.C
19.A
20.D
21.(1)特点:“汉承秦制”(继承圆形方孔的风格);重量不一;工艺水平参差不齐。
成因:秦朝统一货币的深远影响;汉初放任民间私铸货币;汉初政府对商品经济(富商、豪强和王国势力)监管不严格。
(2)历史信息:中原大一统王朝对新疆地区建立了有效的统治;古代的西域同中原地区保持了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汉字文化和铜器(铜币)冶铸技术对中亚具有深刻影响;中亚丝绸之路沿线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熔炉。
22.(1)背景:亚历山大东征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希腊古典艺术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的产物;艺术家对希腊雕塑的模仿及创新。
(2)路径:犍陀罗佛像艺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变化:犍陀罗佛像艺术逐渐融合了中国文化,呈现出本土化的趋势。
23.(1)特点:历史悠久;传播形式多样;随佛教传播而传播;主要影响东亚近邻国家。
原因:古代中国国力强盛;中国文化具有吸引力;陆海“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交通的畅通;明清以前的中国对外政策较为开放;宗教文化传播的推动。
(2)变迁:19世纪中后期,洋务运动开展,为培养翻译人才开设外语教育。
1919年前后,在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等影响下,先进的中国人纷纷从国外寻求救国道路。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后),美帝国主义扶蒋反共,而苏联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故出现国统区的英语热和解放区的俄语热。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西方“冷战”;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1964年,在中苏关系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教育部把第一外语由俄语改为英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加强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外语教育出现持续高潮。
影响:培养了大批近代化人才;是中外友好交往、合作的桥梁工程;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3)见解:它丰富了英语文化,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世界文明发展的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言之成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