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3 18:1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程标准 子目逻辑 关键导览
1.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 2.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本课包括四个子目,第一子目是“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第二子目是“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第三子目是“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第四子目是“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前三个子目基本上按时间顺序自秦汉至元明清依次排列,重点阐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过程及不同阶段的民族关系。每个朝代所面临的民族关系及其相应的管理机构都有不同,按照时序进行排列可以对不同朝代的民族关系和管理机构有所认识,与必修课程有一定的衔接。第四子目以专题的形式简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一个定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两个重点: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体制——朝贡体制 三个时期:秦汉时期;隋唐至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
任务一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秦朝
(1)民族分布: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
(2)中央机构: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
(3)管理措施: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2.汉朝
(1)中央机构: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民族治理
北方 ①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②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 ③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
西方 ①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 ②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东北 设护乌桓校尉
(3)思考:两汉王朝的边疆政策包括哪些方面?
提示: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管理机构
(1)机构: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2)思考:隋唐时期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负责哪些方面的少数民族事务?
提示: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2.隋朝时期
概况 周边民族:隋朝统一,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岭南地区:589年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为隋朝治理岭南起到了重要作用
边疆治理: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流求往来: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3.唐朝时期
(1)关系:唐朝与周边突厥、回纥等地方政权保持着密切联系。
(2)思考:唐朝时期有哪些边疆管理机构?
提示: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3)表现
①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②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
③南诏有10个王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4.宋朝时期
(1)并立: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2)交融: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3)趋势: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没有中断过。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
(1)背景: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辽、宋、西夏、吐蕃、大理等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政策: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
(3)举措
①元朝对西藏地方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②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
2.明朝
(1)思考:明朝时期有哪些中央机构负责管理民族事务?
提示:除礼部、鸿胪寺外,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四夷馆。
(2)修筑长城:在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一线,陆续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
(3)开展贸易:明朝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
(4)边疆治理
东北 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 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属,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
西北 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
西南 设土司
西藏 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方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
(1)中央机构: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民族治理
①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②通过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
③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等。
④思考:清朝时期在西南是如何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
提示:先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1.典客与典属国
秦朝的典客属于九卿之一,“掌诸归义蛮夷”,即负责接待和秦朝有友好往来关系的边疆民族首领;典属国“掌蛮夷降者”,即管理已经归附秦朝的边疆民族的事务。
2.理藩院与宣政院的区别
(1)时间不同:宣政院存在于元朝,理藩院存在于清朝。
(2)功能不同:宣政院是掌管佛教事宜和藏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是清朝统治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的最高权力机构,也管辖部分外交事务。
(3)机构不同:宣政院下设同知、副使、参议、佥院各二人;理藩院则掌管爵禄、朝贡、官制、兵刑、户口、贸易、赋税、宗教事务。
1.羁縻政策
“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民族地区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实际上就是以怀柔安抚为主、武力震慑为辅,恩威并施的政策。
2.土司制度
明朝在西南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设立宣慰司等各级行政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他们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但必须效忠朝廷,按时向朝廷缴纳贡赋,调兵从征,职位的继承必须经过朝廷的批准。
1.阅读教材P63“历史纵横”,思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间的交往呈现什么现象?有何作用?
提示:现象:民族交融的加强。作用:加速了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南方的开发和经济发展。
2.阅读教材P64图片“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及印文”,思考:这些称呼和印信证明了元政府和西藏地区怎样的关系?
提示: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归属中央管理;元朝政府赐西藏上层僧人以帝师的最高封号。这些都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发展。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史料 考古表明,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墓葬形式以船棺葬、狭长形土坑墓为主,随葬品也极具蜀地特征;至西汉中期,具有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穴木椁墓成为主要墓葬形式,随葬品也有明显的关中特色。
——据2022·重庆卷·T2改编
思考:战国至西汉中期蜀地墓葬文化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提示:至西汉中期,具有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穴木椁墓成为主要墓葬形式,说明蜀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并融入汉文化之中。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史料一 唐与突厥互市,“以金帛市马”“以助军旅”,唐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唐代驿制“凡三十里一驿,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各驿站的官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盖相望,邮驿继踵”。士庶也喜骑马出行,“贵贱所行,通鞍马而已”。马球蔚然成风,太宗“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
史料二 突厥、回纥与唐朝进行绢马贸易,规模巨大。回纥“每一马易四十缣(注:细绢),动至数万匹”,除自身消费外,还将多余的绢帛通过中间商人不断向西销售。突厥、回纥还开始建设据点聚积物资,突厥毗伽可汗“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回纥最初“风俗朴厚”,获得唐朝厚利后,登里可汗“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
——据2022·北京卷·T16
思考:以绢马贸易为例,阐述唐代农耕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影响。
提示:唐朝通过绢马贸易获得了大量马匹,改良了马种,加强了军事力量;进一步便利了邮驿交通,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丰富了出行方式和娱乐活动。
突厥、回纥(回鹘)等游牧民族通过绢马贸易获得大量绢帛,积累了巨额财富。回纥将多余的绢向西销售,促进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突厥、回纥尝试建立城市,游牧民族出现定居化倾向,生活方式更加丰富。通过绢马贸易,农耕与游牧民族扩大了交往,既促进了自身发展,也加深了民族交融。
1.民族交融的实质
(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扩展。
(3)从经济形态的角度看:民族交融的实质是游牧向农耕的转化。
(4)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2.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
(1)含义:民族交融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交融,是历史上进步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
(2)途径: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民族迁徙;通婚;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民族之间的战争;国家统一实行的有关民族政策;等等。
(3)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友好交往是主流,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精神支柱,落后民族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同化。
(4)作用: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开发了边疆地区,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任务二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汉朝
(1)思考:汉朝时期已打通哪两个陆海对外通道?
提示: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海路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2)出使大秦:97年,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波斯湾一带。
(3)对日关系: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2.隋唐
背景 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陆路 ①商业: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②技术: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造纸术等传入阿拉伯地区
海路 ①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遣其子来到中国 ②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近20次,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3.宋朝: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4.元朝
(1)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
(2)13世纪,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17年,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5.明清
(1)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
(2)1689年,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
(3)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但清政府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朝贡体制
朝:臣下觐见君主;贡:臣下向君主献纳礼物。朝贡体制源于先秦,形成于汉朝。外国使节来华被视为前来“朝贡”,即承认中国为宗主、自己为藩属,觐见时需行臣属之礼。中国君主会“册封”这些国家统治者各种名号,“回赐”各种礼物。朝贡体制是中国“天朝上国”“华夷之别”思想的体现,它妨碍了中国对世界的认识,使中国落后于世界。
1.阅读教材P67“史料阅读”,思考:编写者选用这段史料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从文献史料的角度论证汉代中日两国交往的史实。
2.阅读教材P67插图“乾隆帝在热河接见英使马戛尔尼情形”,思考:这次接见有何影响?说明了什么?
提示:影响:清政府不同意就马戛尔尼此次来华提出的建议进行谈判,中英两国正常交往的大门被人为关闭。说明:当时清政府抱有“天朝上国”的观念,自我封闭于世界潮流之外。
——唐朝的对外交往
史料 据到过中国广州经商的阿拉伯商人苏烈曼记载:“外国商船抵埠,官吏取其货物而收藏之,一季之船既全入口,官吏征百分之三十关税后,乃将货交还原主发卖。国王有悦意之货,则以现金及最高购价,付之商人也。各地回教商贾既多聚广府,中国皇帝因任命回教判官一人,依回教风俗,治理回民。”“判官为人正直,听讼公平。”“伊拉克商人来此方者,皆颂声载道也。”
——据《苏烈曼游记》(851年)
思考: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阐述《苏烈曼游记》反映的时代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征: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对外贸易活跃;民族间交流频繁;商品经济繁荣。成因:政府重视民族交流,因俗而治;对外政策宽容;中国农业、手工业发达;国内外商人的推动。
——清朝的对外交往
史料 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
——据2022·广东卷·T5改编
思考:广东、福建专门烧制贸易瓷,有的瓷窑还聘请欧洲的画师绘制欧风图像,反映了什么?
提示:反映了当时广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由开放走向闭关 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自守
由陆路转向海路 ①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 ②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 ③宋元时期,主要以海路为主
贸易与文化同步 ①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 ②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 ③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 ④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形式以和平为主 ①和平: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 ②战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
1.秦汉时期,中央政府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手段,推进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2.唐朝实行开放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及邻近各国保持良好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共同发展。 3.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多个地方政权并存的局面,重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明清时期,通过册封、联姻、平叛等措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隋唐至两宋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规模不断扩大,交流更为频繁;元朝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规模继续扩大,但明清时期逐渐由开放走向闭关自守,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1.如图是在蒙古国戈壁省发现的《燕然山铭》石刻,与此石刻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秦朝北击匈奴
B.鲜卑人的迁徙
C.窦宪出击北匈奴
D.西汉设护乌桓校尉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9年,窦宪率军大败北匈奴,在燕然山南麓勒石记功,宣扬汉朝德威,故选C项;“秦朝”不符合史实,应为“东汉”,排除A项;材料与鲜卑人的迁徙无关,排除B项;西汉设护乌桓校尉在东北地区,不在蒙古国境内,排除D项。]
2.中唐诗人元稹这样描绘当时的社会风尚:“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同时,胡饼成为当时人们的主食,还有不少蔬菜来自国外,如印度的刀豆、尼泊尔的菠菜等。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政治的改革 ②交通的畅通 ③开放的风气 ④遣唐使到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材料所述反映的是唐代民族间、中外间经济文化交流,与政治改革关系不大,故①错误;唐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便利了民族间、中外间经济文化交流,故②正确;唐代风气开放,对民族间、中外间交往采取宽容乃至鼓励的态度,促进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故③正确;唐朝时日本向中国派遣唐使,但材料未直接提及中日间的文化交融和物种交流,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3.金宋在边界附近设置“榷场”,作为双方贸易的场所,下表是金朝视角金宋榷场发展的历史分期。综合下表信息,可以说明(  )
时间 特点 原因
1120—1125年 酝酿阶段 金企图取代辽的地位;南宋企图联金复燕
1141—1206年 发展阶段 皇统和议后长期和平;金宋均想从中获益
1206—1234年 衰落阶段 南宋开禧北伐后,金蒙宋关系恶化
A.互市贸易推动了民族认同
B.政权并立促进了经济发展
C.榷场演变反映了金宋关系
D.宋在边境贸易中由弱变强
C [根据材料“发展阶段”“皇统和议后长期和平;金宋均想从中获益”等可知,宋金议和后,双方保持和平局面,于是开设榷场进行边界贸易,互通有无;根据材料“衰落阶段”“南宋开禧北伐后,金蒙宋关系恶化”可知,因为宋金处于对峙局面,双方关系破裂后,榷场贸易也受到冲击,由此说明宋金关系影响榷场发展,榷场演变反映了宋金关系,故选C项;材料呈现的是不同阶段宋金榷场发展的原因,而非民族认同思想的变化,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权并立导致民族关系恶化,不利于经济发展,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不同阶段宋金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能说明宋朝实力变强,排除D项。]
4.《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表明元朝(  )
A.行政效率不断提升
B.赋役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民族平等意识增强
D.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
D [根据材料“唐所谓羁縻之州”,元代“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时岭北、甘肃等边疆地区推行与内地统一的行省制度、赋役制度等,这说明元朝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故选D项;“不断提升”不符合逻辑,行政效率的提升除了制度保证外,还需要官员的执行力,排除A项;“发生重大变革”不符合史实,与材料的岭北等边疆地区“皆赋役之,比于内地”逻辑相悖,排除B项;“民族平等意识”不符合史实,元朝对不同民族实行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排除C项。]
5.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下令“元之宗戚,咸俾保全”,洪武十七年(1384年)又规定“蒙古、色目人有才能者,许擢用”。朱元璋此类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彰显新朝仁义,促进民心归附
B.复苏地区经济,保证军粮供应
C.宣扬礼教传统,强化伦理孝道
D.消除民族歧视,选拔有用人才
A [“元之宗戚,咸俾保全”是指政府对于前朝皇室亲族采取怀柔政策,“蒙古、色目人有才能者,许擢用”是指准许前朝的统治民族中有才能的人为官,这些举措可以促进民族交融,减轻新政府的政策推行阻力,将新朝的仁义昭示天下,使得民心归附,故选A项;材料内容与经济复苏关系不大,并非主要目的,排除B项;宣扬礼教传统,强化伦理孝道的目的
是巩固统治,排除C项;“消除民族歧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6.下表是清朝前期部分历史事件的摘录。请据此拟定一个契合表格内容的主题(  )
1684年 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1726年 在明朝的基础上,云贵总督鄂尔泰在西南地区进行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1762年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1793年 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管辖权
A.清朝经略边疆举措具有首创性
B.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C.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
D.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交织
C [根据题干表格可知,清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如设置机构、签署条约、因地制宜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这就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选C项;题干表格仅是述及清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边疆的治理,并没有体现出其“首创性”特点,排除A项;题干表格仅是述及清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君主专制得到加强”无关,排除B项;题干表格仅是述及清政府加强边疆治理,属于政治层面,并不能扩大为“鼎盛”,并且题干表格也未涉及清政府的“危机”问题,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