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最苦与最乐
教学目标
1.略读课文,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平实而又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略读课文,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平实而又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精读课文,体会作者平实而又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导入:课前老师邀请大家撰写课读联,老师出上联:苦中作乐,以苦为乐,乐在其中,同学们对下联: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苦尽甘来。对于苦和乐,有人认为它在于责任,而这也正是梁启超先生的苦乐观,今天我们就看看这位大学者是如何具体阐述这一观点的。 首先我们分享略读经验 略读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紧扣标题来读。 第二,抓住关键信息来读。 第三,适当提炼概括。 环节一、略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略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提示:先看标题,圈点勾画提取每段中的关键信息,然后提炼概括本文内容。 明确:本文主要讲述了苦与乐与责任的关系,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尽责方能苦中真乐。 文章的脉络:先谈最苦——负责任;再谈最乐—— 尽责任 ;最后得出结论 ——人应当勇于尽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2.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黄遵宪评价梁启超的文章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提示:知人论世法。学习每篇课文前先自主完成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的梳理。 环节二、精读——品析语言 提示:①句式有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②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1.句式和论证方法 原文: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贫吗 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死吗 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改句:人生最苦的事不是贫,不是失意,不是变老,也不是死亡。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①体会句式的不同 明确:原文开头运用了排比设问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这几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令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②体会论证方法的不同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明确:运用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种种没有尽到责任的现象来论证观点。如:承诺未兑现、欠钱未还、受恩惠未报、得罪人未赔礼,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从而归纳出背负未了的责任是痛苦的。 “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明确: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逃避责任只能“自投苦海”,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2.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①“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明确: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任”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明确:这段话用设问过渡,引出尽责最乐的观点,再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任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小结: 语言特点:庄重,丰富生动,灵活多变,论证方法多样,过渡与衔接自然。 环节三、注读——反思感悟 注读即批注阅读法。这是中国古代就有的一种传统读书方法,要求在阅读时,及时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请从文中找一处感触深刻的文字,运用批注的方法,写下你的感想、疑问或思考。 注读课文——感悟生活 1.“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种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 明确:同学批注的感想有:培养学习的责任感,对人真诚、对事负责、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语言:凝重;感悟:凡事要对自己负责、尽责;方法:提取关键词。 2.“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明确:同学批注的感想有:尽责任,方能轻松快乐;尽责任后才能体现生活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为了心中的责任,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 语言:轻灵如话家常,浅显易懂,简洁明了。方法:抓关键句和关键词。 环节四、悟读——理解内化 同学们,无数仁人志士用语言乃至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责任的重要性,有责任,人才会拼博,才会奋斗,才会过得坦然而踏实,才会活得有滋有味。找出文中给你以启迪的句于,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分享你的感悟。 提示:心悟、口读、手写,读写结合。 微写作: 读了《最苦与最乐》后,你对责任有了怎样的看法?请围绕“责任”写一段话,观点明确,120字左右。 悟读分享示例: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自古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中就有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准则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花木兰替父从军体现的是儿女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范仲淹对人民的责任;南宋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体现的是对国家的责任。 勇担大事难事,看开顺境逆境,必会有所作为。 这位同学先亮明自己的观点“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再列举“花木兰”“范仲淹”“岳飞”的事例从家庭到人民,再到国家,由小到大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的结论“勇担大事难事,看开顺境逆境,必会有所作为”,把道理阐述的清楚明白。 小结:学习文章时贯彻略读、圈点批注、心悟、口诵、手写的方法,真正用自己负责任的心,去思考每一篇文章,放声朗读出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析语言风格,读写结合,拓展学习策略,落地有效学习。 环节五——作业 提示:带着问题,带着思考,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去完成每一道题。 作业一:责任与担当学习活动 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一文中提出:快乐和幸福是“尽责任”。为此,班级开展以“责任担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面对责任,为何有人敢于担当,而有人却退缩逃避呢?请你根据下面的两则材料,探究其原因。 材料一:张丽莉,黑龙江佳木斯第十九中学没有编制的女教师。2012年5月8日,在一辆失控的汽车即将撞向学生的危急关头,她挺身而出,奋力拉开两名学生,自己却被轧,双腿截肢。 材料二:2012年5月29日中午,杭州长运司机吴斌驾驶大客车行驶于沪宜高速公路上,突然被一个来历不明的金属片砸碎前窗玻璃后剌入腹部致肝脏破裂,他强忍疼痛将车停稳,并提醒车内24名乘客安全疏散和报警。后被送往医院抢救。6月1日凌晨3点45分,因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7岁。他的先进事迹得到广泛 流传,并被人们称为杭州最美司机。 (《真正的英雄》) (2)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拟写下联。 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_______________ 作业二:举行“责任与担当”主题班会 1.调查测试:同学们有没有责任心,责任心强不强 每个小组写一份调查报告。 2.谈谈自己的得分,并且根据自己的分数看看自己的责任心强不强。 统计小组成员的得分,并且归类。 3.观点小结: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很重要,并以“中学生应当把学习当做责任”来谈自己的感悟。 学生作业分享 孩子们每一张奖状里都铭刻着他们的努力与进取,深藏着那个奋斗不息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工人、农民不畏酷暑,在烈日下坚守,用汗水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责任与担当;抗洪战场,我们看到时刻保持冲锋姿态的年轻战士,看到他们归队时的最美“睡姿”,看到他们在泥泞中匆匆扒几口冷饭的身影,不禁潸然泪下,正是人民子弟兵的使命担当,铸就了保护人民的钢铁长城;航天工作者心怀伟大梦想,让“长征”“神州”“空间站”一次次惊艳世界,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演绎着航天人的责任与担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作为中学生,我们就应当把学习当作责任,听好每节课,做好每次作业,完成好每一次体育锻炼。在学习中明确目标,在困难中磨练意志,在成功中增强自信,学好文化知识,增长本领,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结: 本节学习内容回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既感知了作者的写作风格,也体会到了责任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更要有一颗负责任的心,“你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获得多大的成功”!“天下事无所谓大,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已的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