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
独 特 的 民 族 风
教 材 分 析
《独特的民族风》
人民音乐出版社 高中音乐鉴赏 第二单元
第 三 节
《辽 阔 的 草 原》
《宗 巴 朗 松》
《 牡 丹 汗 》
《独特的民族风》
人民音乐出版社 高中音乐鉴赏 第二单元
第 三 节
《辽 阔 的 草 原》
《宗 巴 朗 松》
《 牡 丹 汗 》
授 课 年 级 : 高 一 年 级
教 学 课 时 :一 课 时
课 型 :以 欣 赏 为 主 的 综 合 课
教 具 :多 媒 体 教 学 设 备 及 课 件
授 课 年 级 : 高 一 年 级
教 学 课 时 :一 课 时
课 型 :以 欣 赏 为 主 的 综 合 课
教 具 :多 媒 体 教 学 设 备 及 课 件
学 情 分 析
身心特点
音乐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生理日趋成熟,在学习上形成初步经验。
学生对音乐的人文内涵了解不深,对少数民族音乐了解有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聆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和《牡丹汗》,感受、体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知 识 与 技 能 :
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从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对三个民族的音乐进行比较。认识和了解相关的少数民族乐器。
过 程 和 方 法:
学生分成三个组,分别代表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各组对自己搜集到的本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对民族音乐产生、发展做适当的探究。
重 点:聆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
三首民歌,通过对比欣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和知晓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风格 。
难 点:激发学生喜欢民族音乐的热情;学会对不同
的民族音乐风格进行判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 学 模 式
情感陶冶教学模式
传授—接受教学模式
游戏参与教学模式
引导创造教学模式
教 法 与 学 法
教 师
学 生
比较法
欣赏法
讲授法
律动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
创作教学法
教 学 理 念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教 学 过 程
一、感受与体验
二、聆听与对比
三、表现与创造
四、拓展与探究
一、感 受 与 体 验
视听导入,引出课题
提问:三首歌曲各属于哪个民族?
二、聆听与对比
作 品 简 介
《辽阔的草原》是一首流传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蒙古族长调歌
曲。这首歌的歌词表现了蒙古族年轻牧民对爱情生活的珍视和追求
。20世纪50年代初,蒙古族歌手宝音德力格尔用这首歌参加了
世界青年联欢节,并且在大会上获得了金质奖章。从那以后,《辽
阔的草原》这首歌便成了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经典,传便全国,享誉
全世界。
《嘎达梅林》是一首流传很广的蒙古族长篇叙事歌,
也是一首英雄的赞歌,表达了草原人民对英雄的热情讴
歌和无比崇敬之情。嘎达梅林的起义 是为了保护蒙古牧
民的利益,而放垦对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对环境的破坏。
科尔沁草原逐渐成为科尔沁沙地,歌曲塑造了嘎达梅林
这一英雄形象。爱护环境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
蒙古族民歌
长 调: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
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
气息。
短 调: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句幅较
短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
的特征。
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的代表性乐器。用它演奏的
乐曲具有深沉粗狂,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族生产、
生活和草原风格,被称为是“草原的珍宝,牧人的伴
侣”。
走
进
西
藏
藏族舞蹈
《宗巴朗松》是流传在西藏的一种传统歌舞——卓玛中
的一首歌曲。《宗巴朗松》的歌词首先说明:是洁白的
邦棉花装饰了草原,其次说明:只要草原不变化,就有
棉花来亲近。表面上看,歌词在写景、写实‘但其深层内
容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人需要用高尚的道德修养
来充实和提高自己,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会有众多的
朋友和他接近。
“囊玛”歌舞音乐特点:藏族的传统歌舞,
因在拉萨的布达拉宫的囊玛岗(内室)演出得
名。歌曲的旋律节奏舒展、优美典雅,表演者
边唱边做简单的礼让、鞠躬动作。伴奏乐器常
用竹笛,札木聂、扬琴等 。
札木聂,又称“木聂”或“占木聂”。藏族较古老的弹拨乐器。历史
悠久,广泛流传于藏族地区。因有六条琴弦,汉族称为“藏族六弦琴”。音
色浑厚、响亮,是西藏古典歌舞囊玛和民间歌舞堆谢的主要伴奏乐器,也
用于独奏。
《牡丹汗》属于爱情歌曲之类。从字面上看,它的
唱词是赞美恋人的,表现了对恋人的赞美与深情。
而从内容的实质上看,它充满着哲理—它劝人们要
选择好人交朋友,对爱情要专一,这种歌曲表现了
宏大的气势,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开阔博大的胸怀。
维吾尔族的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歌舞音乐、
说唱音乐,器乐曲和包括歌、舞、乐的大曲五大类。
维吾尔族民歌可分为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
曲、习俗性歌曲四大类。爱情歌曲多反映青年男女的坚贞
爱情和反抗旧社会封建婚姻制度的内容。劳动歌曲多为散
板性质的旋律。历史歌曲中,有的表现爱国主义思想,有
的反映维吾尔族人民的苦难生活。习俗歌曲多反映维吾尔
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手鼓,是维吾尔、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用手击奏的打击乐器。
鼓框用桑木制作,一面用羊皮、驴皮或蒙面,圆而扁平,框内边上装
有许多小铜环或小铁环。演奏时双手交替击鼓而发音,声音清脆响
亮,是维吾尔乐队合奏和伴奏时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
《辽阔的草原》(蒙古族):
三首民歌的风格特点
节奏自由、舒缓、漫长;旋律开阔悠长、绵延起伏、富于装饰。
《宗 巴 朗 松》(藏 族):
节奏平稳,旋律典雅优美、细腻抒情。
《 牡 丹 汗 》(维吾尔族):
节奏具有维吾尔族舞蹈的韵律;旋律明朗、热情、奔放。
三、表 现 与 创 造
欣赏三段少数民族的舞蹈视频,运用音乐律动法教学生几个蒙、藏、
维吾尔族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并将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舞蹈编创活动
,通过舞蹈动作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
藏族舞蹈 教学用.flv
蒙古族舞蹈.flv
新疆舞蹈.flv
四、拓展与探究
1、试听下面两条旋律,根据它们的音乐风格判断它们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族民歌)
(——族 民 歌)
(——族 民 歌)
2、看看下面乐器图,说出它们是哪个民族的乐器,乐器的名字是什么。
乐器名——
民 族——
乐器名——
民 族——
乐器名——
民 族——
1、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形成的有关因素,写个发言
提纲,并举例说明。
参考网址:中国音乐网http://www.yyjy.com
民间音乐网http://www.
音乐学生网http://www.
参考资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7月.
《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9月.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5月.
谢 谢!
2、我们如何看待和继承少数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