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该团旨在
A.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 B.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
C.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关民族政策 D.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
2.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3.2016年某国际组织在其成立十五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宣言: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精神,继续保持建设性和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遵循不结盟、非意识形态化、不对抗的立场解决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这一国际组织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上海合作组织
C.欧共体 D.世界贸易组织
4.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结合如图所示,图中的自治区按照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5.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总值达到2604亿元,是1955年自治区成立时的49倍;人均生产总值13108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9035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6.“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其成立是新疆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大胜利。”这表明( )
A.新疆不再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B.新疆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发展
D.新疆率先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7.下表是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法律规定,这些规定
章节 具体规定
第48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内各民族都享有平等权利.
第50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帮助本地方各民族发展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照顾本地方散居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第51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处理涉及本地方各民族的特殊问题的时候,必须与他们的代表充分协商,尊重他们的意见
第53条 强调各民族权利平等保障的问题
A.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B.实现了内地和边疆共同繁荣
C.奠定了民族共治的法理基础 D.提供了解决历史问题的范例
8.《人民日报》评论员曾经发文指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向世界贡献了具 有‘中国智慧’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答卷。”这份“成功答卷”
A.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B.消除了各民族间的差别 C.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D.加强了民主党派的团结
9.习近平曾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下列对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于国情而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共同纲领》中已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1990年党和国家提出把“两个共同”作为民族工作的主题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建国后成立的首个民族自治区
10.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回忆说:“解放后,承认自己是少数民族的一年比一年多。(1954年)宪法公布之后,满族全都登记了,于是才有了二百四十万这个连满族人自己也出乎意料的数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解放后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取得成效
C.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取得成功 D.社会主义制度获得各族人民的拥护
11.截至2003年年底,西藏自治区共有1700多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约4.6万人,教职人员26000多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有清真寺3500多座,教职人员5100人。这说明我国( )
A.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C.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D.民族文化认同感得到增强
12.1970年2月,尼克松总统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综合国力强大
B.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
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破裂
D.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
13.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邦长拉扎尔向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的中国妻子郭庆兰赠送礼品。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在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提出
B.1955年亚非会议上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C.《中美联合公报》中双方都认为要实行该原则
D.逐渐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4.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都提出向中国提供援助,都遭到了中国政府的拒绝,到1977年,即改革开放的前一年,包括联合国在内,中国只参加了21个国际组织,签署或支持的国际条约、协定、公约等只有45项。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仍没有冲破意识形态的藩篱 B.中国经济落后在国际上无话语权
C.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极力阻挠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5.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正确地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是我们的国家工作中一项重大的任务。我们必须用更大的努力来帮助各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进步。”这一报告( )
A.立足于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B.推动了我国首个民族自治区建立
C.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6.“随着尼克松的专机降落在机场,中美关系掀开了新的篇章”。这句解说词是关于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日建交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7.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和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职责,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据此可知,该法的颁布
A.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B.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为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D.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追求
18.周恩来说:“……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下列外交政策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求同存异 B.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 D.不结盟
19.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设市标准。由此,当地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在宪法中增加“民族自治市”的条文。这一要求
A.成为中国新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
C.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至臻完善
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20.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一自然段中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这一修改有利于( )
A.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C.消除各民族出现差距的根源 D.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开展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疆人民庆祝自治区成立 维吾尔族老人歌颂幸福生活,歌颂共产党
材料三 我们今天的民主是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步的。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在取得解放战争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以后,没有独霸政权,而是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一起共商国是,采用政治协商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李君如《怎样看待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特点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2)综合材料一、二,你认为材料二中维吾尔族老人歌颂中国共产党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什么基础上确立的?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的边疆政策既各有特色,又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
西汉王朝的治边政策表
管理制度 涉及范围
设立郡县 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边疆地区
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 匈奴族
西域都护府 包括今天新疆在内的辽阔西北边疆地区
候望制度(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 以长城为主干
“毋赋税”政策 南方诸族
——摘编自与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冶理》
材料二 国家治理如一盘大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画出最大同心圆,必须定准圆心,这个圆心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圆的半径决定同心圆的面积,圆的面积代表各族人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只有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广泛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汇众智、聚众力,把真正体现人民意愿和要求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摘编自肖顺平《国家治理须画出最大同心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国家治理的“最大同心圆”的内涵。
23.进步的外交理念是支撑外交发展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我们说过要在一九五三年开始这一谈判,现在实现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二 在1969年8月的一次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中,尼克松决定表态。他提出了当时令人震惊的说法,他说,当前苏联对美国来说更为危险……熟悉尼克松思路的人都应该猜得到,在中国问题上,地缘政治超越了其他考虑……在秘密访问7个月后,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在一个阴冷的冬日抵达了北京。
——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原则”。与“一边倒”的政策相比,这一原则有什么特点 它的实行有何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相关史实,并说明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依据。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开展外交活动的基本理念。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B
6.C
7.C
8.A
9.C
10.B
11.C
12.B
13.B
14.A
15.C
16.B
17.B
18.A
19.B
20.A
21.(1)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先后规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享有民主自治权利,开始当家做主。
(3)在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的基础上确立的。(如答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也可以)
22.(1)特点:管理制度化;以怀柔、羁縻为主(恩威并施)因地制宜;行政管理与军事管理相结合;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
意义:维护边疆地区稳定,促进边疆开发;巩固西汉王朝统治;增进民族交融;对我国疆域的初步形成奠定基础;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2)内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协商;人民至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3.(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特点: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史实: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影响: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促进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依据: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基本理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家利益至上;互利(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