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3 20:4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学案一
【学习目标】
掌握古典希腊在哲学、文学、和史学领域的主要成就。
掌握罗马文化在法律、文学、史学、建筑、历法等领域的主要成就。
探究掌握古典希腊文化的影响。
掌握中古西欧文化的主要成就。
掌握拜占庭与俄罗斯文化的主要成就。
理解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古典希腊文化
(1)形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典时代”。
(2)成就
①哲学
背景 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表现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三大哲人”。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
影响 柏拉图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知识拓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
(1)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曾经外出游历,广泛考察各地政治、经济、法律等;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都创立学园:柏拉图在雅典创立阿卡德米亚学园,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吕克昂学园。
(3)都促进了古典哲学的发展,都对世界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柏拉图的《理想国》和理念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亚里士多德影响西方世界哲学的发展。
②文学
《荷马史诗》 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戏剧 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③雕塑和建筑: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④史学: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知识点专练】1.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知识点专练】2.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知识点专练】3.考古学者徐旭生曾指出:“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以下考古研究中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德国学者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找到了古代希腊遗址
B.英国学者通过《摩诃婆罗多》破解了楔形文字
C.中国近代学者通过甲骨卜辞证实了《史记》中夏史可信
D.中国学者依据文献记载和天文学方法认定武王克商之年
【知识点专练】4.受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的影响,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修建金字塔的是奴隶。古埃及学家哈瓦斯经过考古发现,在距离金字塔不远的遗址中有许多建造者的坟墓。哈瓦斯认为地位低下的奴隶的坟墓不可能直接建在法老墓旁边。因此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不是奴隶而是平民。对此,我们可以得出( )
A.历史因时代久远变得扑朔迷离
B.希罗多德的著作时间离古埃及更近更为真实
C.历史在学者的修正中不断接近真实
D.考古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献的不足
【知识总结】古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原因
(1)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推动了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的发展,繁荣的工商业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
(2)雅典民主的城邦制度为哲学家、史学家等的活动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3)古希腊从周边国家汲取了许多优秀文化成果。
(4)古希腊各城邦执政者重视文化教育。
(5)许多名流学者定居雅典,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传播。
知识点二 古罗马文化
(1)法律——《十二铜表法》
地位 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内容 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
评价 ①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 ②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③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文学: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3)史学: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4)建筑: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古罗马建筑风格的代表。
(5)历法: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知识拓展] 罗马法的世界意义:
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1)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2)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3)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4)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
【知识总结】古希腊与古罗马留给了西方文明什么?
古典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明的起源
(1)涉及面广泛:现今欧洲建筑历法史学等各个方面均能从古希腊罗马中找到源头
(2)思想传统:希腊哲学思想在很多方面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3)民主法制传统:古希腊民主与古罗马法制为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成为理论源头
【知识点专练】1.《十二铜表法》是最古老的罗马法文献,虽然它的大多数条款是对古代习惯的沿袭,甚至还有“以牙还牙”等原始残余,但它毕竟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滥用
B.混淆了法律与习惯的界限
C.有利于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
D.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
【知识点专练】2.有学者指出:“其时(罗马的)法律已失去狭隘和形式主义的特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得灵活、合理。”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  )
A.罗马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B.文艺复兴的深远影响
C.罗马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
D.民主政治的相对完善
【知识点专练】3.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的建筑特征出现在(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知识点专练】4.儒略历制定于(  )
A.屋大维时期 B.凯撒时期 C.庞培时期 D.克拉苏时期
知识点三 古典希腊文化的影响
【素养探究】
 史料一 构成古希腊文化雄厚的物质基础的是发达的奴隶制经济。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一直呈上升状态发展,到希波战争以后,达到空前的繁荣。广泛的奴隶劳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园艺业在雅典、米利都等城邦发展很快。手工业行业繁多,分工细致,产品盛销到地中海和黑海各地。
——解光云《世界文化史》
思考:(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说明什么道理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点拨】根本原因根据史料一画线信息回答,道理根据唯物史观说明。
提示:根本原因:发达的奴隶制经济。
道理:文化的繁荣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
史料二  毫无疑问,古希腊文明是对当今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文明之一,这种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古希腊文明首先体现在其政治领域。古希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国家组织形式——城邦。尽管古希腊城邦规模小,人口也不多,但却是完全独立的政治实体。就是在这些小小的政治实体的基础上,产生了古希腊文明。
——盛文林《西方历史的源头:古希腊文明》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政治制度上的独特之处,并简要评价。(历史解释)
【点拨】“独特之处”根据史料二画线信息并结合所学回答;“评价”从古希腊制度对希腊和对后世的影响两个层面分析。
提示:独特之处:建立于奴隶制城邦基础上的民主政治;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评价:对古典希腊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史论阐释】古典希腊文化的影响
(1)古希腊文化是西欧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文化根源和要素之一。
(2)古希腊雅典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
(3)古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4)古希腊在文学、史学、艺术、科学和体育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和世界文化。
认识古典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
(1)史学:古罗马在史学思想、著作内容、编纂体例及文章风格等方面,确实是沿着希腊史学所开辟的道路前进的。
(2)哲学:西塞罗以生动的拉丁语言将希腊哲学通俗化,从而便利了罗马人对希腊哲学的了解,他的作品也成为人们研究希腊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
(3)宗教:罗马人接受了希腊宗教的神人同形同性论和有关的神话传说。
(4)建筑:罗马的建筑是罗马民族传统和希腊传统相结合的产物。罗马继承吸收了希腊的建筑成果,广泛采用柱廊式建筑并饰以各种雕刻绘画。在希腊多利亚柱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简朴的罗马的多利亚柱式或托斯堪式。由于罗马宗教受到希腊的强烈影响,罗马的神庙建筑也在它的影响之下走向成熟。
(5)古希腊对古罗马文学、教育、法律等方面也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希腊文化形成以后,呈辐射状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强劲地扩散,自古至今,以致影响着欧洲和世界文明。
知识点四 中古西欧文化
1.背景
(1)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
(2)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
(3)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教皇国”,并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2.特点
(1)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
(2)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知识拓展]中古时期西欧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社会
(1)中世纪西欧形成了独特的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2)中世纪西欧形成了特有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经院哲学是中世纪西欧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哲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是西欧中古时期世俗文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也是中古时期西欧二元社会的体现。
[微点拨]“神权至上”准确描述了欧洲中古时期的特点,但这一时期并不是文化毁灭时代,中古时期的教会学校也教授读、写、算、文法、修辞、逻辑等内容,并且这一时期的骑士教育培养了人们的侠义精神,有助于在社会中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现实主义的精神风貌。
3.影响
(1)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2)《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其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3)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知识总结】在中古时期,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明为特征的地域文化,都有哪些表现?
(1)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2)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3)《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
(4)西欧文化继承了古希腊罗马传统,为后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知识点专练】1.1077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和德皇亨利四世争权夺利,双方剑拔弩张、势不两立。但亨利四世实力弱小,不得不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行宫向教皇请罪,他在卡诺莎行宫前站了三天三夜,受尽精神侮辱后,教皇才恩赐给他一个赦罪的吻。“卡诺莎之辱”本质上体现了( )
A.基督教在经济上势力强大
B.基督教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无处不在
C.教权与王权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教权的矛盾
【知识点专练】2.“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 )
A.控制人们思想 B.保存古代文化
C.提供道德规范 D.进行宗教迫害
【知识点专练】3.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了解 B.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C.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知识点五 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1.拜占庭文化
(1)形成背景
①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②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会分成东、西两派,双方在教义、教规等方面的分歧逐步加深。
③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东派教会自称信仰正统的教义,故称“东正教”或“希腊正教”。
④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
(2)主要成就
①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②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
③其建筑和雕塑艺术也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
[知识拓展]
拜占庭帝国
(1)建立: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诞生于公元395年。基督教分裂后,以东正教为国教。
(2)扩张: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3)统治:拜占庭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4)灭亡:13世纪西方军队的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最终在15世纪被奥斯曼帝国所灭亡。
【知识总结】地理位置对拜占庭文化发展的影响
由于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处,拜占庭又地处原罗马帝国东部的希腊语区,加上长期以来该地区东西方各民族及其文化的相互融合,其文化渊源除了希腊和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之外,东方文化的影响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户,兼收并蓄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2.俄罗斯文化
(1)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接受了基督教,进入基督教文化圈。《伊戈尔远征记》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
(2)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并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与西欧中古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微点拨]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建筑、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俄罗斯文化奠定了精神基础。例如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属于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
【知识点专练】1.拜占庭帝国作为文化桥梁,必然得兼顾东西两头,否则桥面会不平整、桥梁也必然维持不久。在继承了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后,拜占庭帝国也“没放过”东边这头……材料强调的是( )
A.拜占庭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 B.拜占庭帝国继承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拜占庭帝国的桥梁建筑闻名于东西方 D.拜占庭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知识点专练】2.近代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法律圣经”的说法( )
A.体现了对罗马法影响的人为夸大 B.为法律规范添加了宗教色彩
C.说明近代欧洲盛行“政教合一” D.说明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
【知识点专练】3.俄罗斯发端于九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公元863年,在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的基础上创立了斯拉夫字母(基利尔文字),宗教则是拜占庭的东正教。这说明基辅罗斯( )
A.深受希腊帝国影响 B.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
C.不是一个独立国家 D.基辅罗斯未实现统一
【知识点专练】4.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罗斯媒体大肆宣扬:“所有斯拉夫人应当只使用一种语言——俄罗斯语,只有一种信仰——东正教,只有一个领袖——沙皇。”东正教与沙皇统治之间关系如何(   )
A.俄罗斯是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B.沙皇与东正教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C.东正教是沙皇专制统治的工具 D.东正教是俄罗斯主要的宗教信仰
知识点六 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素养探究】
 史料一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①。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②……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③。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
——摘编自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
史料二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①。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②。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③。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④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
思考:(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并结合史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点拨】根据史料一画线句子信息①②③和史料二画线信息④概括特点,根据史料二画线句子信息①②③及所学知识分析成因。
提示:特点:包容性、开放性;与宗教密切联系;融汇东西方文化。
成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统治阶层的重视和努力。
(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文化的历史地位。(史料实证)
【点拨】根据史料一、二画线句子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提示:是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的纽带;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和媒介。
【史论阐释】 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和历史影响
1.特征:
(1)拜占庭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特征,它直接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多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2)拜占庭文化具有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和对发展相对落后民族的开化启蒙。
(3)拜占庭文化还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结合的特征。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作为两大主流文化,经历了最初的兴起阶段,中期的曲折发展阶段,最后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
2.历史影响:
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拜占庭文化对斯拉夫文化影响最为深远。拜占庭文化在斯拉夫民族中得到认同,他们以拜占庭文化为基础,发展出自己的文化,逐步形成具有共同信仰的东欧世界。
(2)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拜占庭帝国灭亡后, 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并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世界有一定影响。两种文化频繁交往是在7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兴起之后,伊斯兰文化在诸多领域都从拜占庭文化中吸取了营养。
(4)拜占庭文化对中古西欧地区也有重要影响。它是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传承的纽带,保存延续了古典希腊、罗马的文化,促进了近代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