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子目逻辑 关键导览
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是“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第二子目是“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第三子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本课子目按时序展开叙述,近代和现代分别呈现。前两个子目都是在近代的大背景下展开,第一子目叙述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第二子目叙述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揭示这些探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联,它们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子目叙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一个主题: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一种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人民政权:土地革命时期的人民政权、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政权、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政权 三个基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任务一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中华民国建立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标志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国旗 中华民国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纪年 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
②内容: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③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北洋政府时期
(1)背景:辛亥革命后,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
(2)过程
①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②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③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
(3)结果
①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国民党内部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
②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袁世凯先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4)思考: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复辟帝制,其影响是什么?
提示:引起革命党人和各界人士的反对,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政治格局混乱不堪。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国民党“训政”时期
背景 1928年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
内容 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实质 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2)国民党“宪政”时期
时间 1948年
内容 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评价 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但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治体制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1912—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占主导地位的中央政府,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领导的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北洋政府覆灭。
军政、训政、宪政
(1)军政:就是军政府,由军队暂时管理国家,作为训政预备期,进行民主启蒙、机构建设之类的工作。
(2)训政: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地筹备地方自治,训政的最终目的就是将中华民国建设为民主国家,实现“宪政”。
(3)宪政:本质是限政,即不论一个政府的组织形式如何,都不得存在不受限制的最高权力。
1.阅读教材P14“历史纵横”,思考:民国初期政党政治的特点及活跃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特点:政党数量众多;政党政治活跃;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各党派进行政治变革以挽救民族危亡;中华民国的成立;西方政党政治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宋教仁等革命党人的努力。
2.阅读教材P15“1913年孙中山在上海举行会议决定发动二次革命”,思考:该图片反映出孙中山对二次革命的态度如何?
提示:“宋教仁案”的发生,对于国民党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正在日本考察铁路的孙中山立刻赶回国内召开会议,力主武力讨伐袁世凯,该图片是孙中山力主武装反袁的重要资料。
——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史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思考:根据史料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构建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通过实行责任内阁制,约束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国民政府的“训政”
史料 1928年,蒋介石集团打败奉系军阀,在1928年7月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同年8月8日至15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二届五中全会,会上蒋介石自诩他的“训政”是“继续总理的精神,实行总理的主义”。10月3日,国民党中央常委会通过了《训政纲领》。该纲领之下,人民应享有的政权固然有名无实,国民政府“总揽”的治权也就成了一个空架子。
——摘编自吴映萍《试析国民党〈训政纲领〉的实质》
思考:根据史料,分析国民党政府实行训政的历史背景,结合史实说明“国民政府‘总揽’的治权……成了一个空架子”。
提示:背景:蒋介石掌握了国民党军政大权;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孙中山“革命程序论”的影响。说明:政权被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实行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1.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
(2)内容
①主权在民: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②三权分立: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内阁制:由议会多数党组织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④共和代议制:议员和总统由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3)局限性: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
2.认识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1)条件
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
③近代西方政党政治的影响。
(2)影响
①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成为中国政党政治的肇始,是中国从传统君主集权体制向近现代民主政治转型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拐点。
②它在客观上延缓了专制政治复辟的进程,也使中国经历了一次民主实践的洗礼,并进一步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③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保证,最终名存实亡。
任务二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
(1)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2)标志: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①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②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
③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3)思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2.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
背景 全国抗战爆发后,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
内容 在各抗日根据地,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在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
意义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3.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权建设
(1)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
①内容: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
②意义: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①思考: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其内容是什么?
提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②意义: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区”
(1)“革命根据地”,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
(2)“敌后抗日根据地”,指1937年到1945年即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3)“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中国共产党不同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
1.观察教材P17“陕甘宁边区人民投票选举”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提示:边区政权开展以民主选举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最广大的范围内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选举产生抗日民主政权。
2.阅读教材P17“史料阅读”,思考:毛泽东的论述说明了什么?
提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人民民主专政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史料 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下茶陵县城。毛泽东立即指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工农兵政府,保卫商店、邮局和学校。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立即号召广大群众建立工农武装,惩治土豪劣绅,土地革命在茶陵各地开展起来。1928年1月,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颁布实施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临时政纲明确规定和保护广大工农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受教育权利。
——摘编自戴雪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历程研究》
思考:根据史料,概括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进行政权建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权建设的历史意义。
提示:内容:创建苏维埃政权;进行土地革命;保障群众的权利。意义: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获得群众支持,促进革命根据地发展。
——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
史料 抗战时期,冀中根据地的公粮征收经历了从摊派、村合理负担到统一累进税的过程。根据对各阶层的调查,1941年统一累进税负担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为:贫农3.81%,中农9.76%,富农29.65%,经营地主21.77%,平均负担水平21.70%。
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统一累进税的影响。
提示:冀中根据地统一累进税的实施考虑了各阶层的总收入情况,富农、经营地主的税率负担较高,中农、贫民的税率负担远低于平均负担水平,比较合理地分配了各阶层的负担,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面认识抗战时期的“三三制”原则
(1)背景: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抗战以来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为争取和团结各界人士共同抗战,首次在党内正式提出。
(2)内容: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3)影响
①“三三制”原则对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和团结各阶级、阶层、党派和团体参与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其成功实践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任务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基础:1949年9月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2)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3)性质: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4)核心: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5)思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6)挫折:1957年以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等的影响。
(7)思考: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怎样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提示:如:改进选举制度、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赋予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等。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确立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发展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完善 改革开放后,该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1)确立: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发展
①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②全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巨大成就和显著优势,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等制度体系作出新的制度安排,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3)特点
①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②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③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4)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区别
2.国家治理能力建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它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名、国旗和代国歌,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因政协不是由普选产生的正式代议制机构,它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只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不是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延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本内容,在体现人民民主原则的同时,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是不同的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政协属于政党制度的范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形式,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其决议无法律效力。
1.阅读教材P18“史料阅读”,思考:史料中提到的宪法体现了哪两个原则?它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提示: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意义: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阅读教材P20“史料阅读”,思考:该史料反映了什么?谈谈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提示: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原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道路创新、制度自信: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史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一步发展变化,这就决定着深化社会治理制度改革,推进社会全面创新进步,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有效制度安排。
——摘编自包心鉴《深入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提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内容、本质和特点
(1)内容: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3)特点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
②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团结在一起。
③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1928年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后,宣告“训政”时期开始,其所谓“训政”,就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1.下表反映了当时( )
1912年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1914年 修正总统任期,总统可连选连任
1915年 护国战争爆发
A.政权更替的频繁
B.政党政治趋于成熟
C.民主共和道路的曲折
D.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C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无限扩大总统的权力,说明共和政体遭到破坏,1915年的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称帝,反映了民主共和道路的曲折,故选C项;1912—1915年始终是在民国政体之下袁世凯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权更替的频繁”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就任临时总统之后,利用权力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说明政党政治仍处于弱势,“政党政治趋于成熟”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袁世凯代表的是大地主和官僚的利益,其不属于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训政纲领》承认政权属于人民群众,但与此同时,又认为人民群众虽然有行使政权的权力,但由于“大多数人民于政治意识与经验的缺乏”,尚不能赋予,要由国民党对他们进行统治,要老老实实地遵守法律进行“训练”。这反映了《训政纲领》的实质是( )
A.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
B.以法律治理国家
C.新三民主义的实践
D.区分治权与主权
A [材料提及由于“大多数人民于政治意识与经验的缺乏”,《训政纲领》认为人民“要老老实实地遵守法律进行‘训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的所谓“训政”就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故选A项;“以法律治理国家”不符合史实,其与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不符,排除B项;“实践”不符合逻辑,应为“背离”,排除C项;材料未强调治权与主权问题,排除D项。]
3.1933年年初,中央苏区财政部部长邓子恢代表政府发行了借谷证(如图),苏区政府发行这一凭证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应对敌人经济封锁
C.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D.实践工农武装割据
B [根据材料“1933年年初”“中央苏区……借谷证”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年初,国民党对中央苏区进行军事围剿、经济封锁,苏区政府向群众借谷是为了应对敌人的经济封锁,故选B项;1927年革命统一战线破裂,排除A项;根据材料“于1933年早谷收成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并没有自然灾害,借谷也不是为了提高防灾抗灾能力,而是为“供给战时紧急军食”,排除C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临时借谷证发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实践工农武装割据,而是应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排除D项。]
4.1941年11月,担任陕西米脂县边区参议员的开明士绅李鼎铭与其他10名参议员,联名提出精兵简政议案。随即各抗日根据地开展精兵简政运动,将党政军脱产人员控制在全区人口的3%以下,机关人员精简1/3(约0.35万人)。这反映出当时边区( )
A.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改变
B.落实抗日民主统一战线
C.各阶层建立真正联合政府
D.践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 [根据材料可知,担任陕西米脂县边区参议员的开明士绅李鼎铭与其他10名参议员,联名提出精兵简政议案,推动了精兵简政运动的开展,这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落实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故选B项;当时抗日民主政权性质并没有改变,排除A项;“各阶层”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此时尚未提出,排除D项。]
5.1956年,中国共产党某高级干部在工作笔记里写道:“讨论普选工作要求选举能够代表今天形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的觉悟、积极性,保证选民都能进行选举。”该材料可用于研究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的( )
A.民主政治建设的进展
B.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C.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D.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A [题干中所述及的“普选”“人民代表大会”“保证选民都能进行选举”都与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关,故选A项;“人民教育事业”与“普选”“人民代表大会”等词汇没有多大关系,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C项;“普选”“人民代表大会”与“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没有关系,排除D项。]
6.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这( )
A.利于巩固工人阶级领导地位
B.体现人民代表大会的广泛性
C.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
D.表明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了突出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所以1953—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城乡代表的比例为4∶1,故选A项;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出席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与农村和城市代表比例无关,排除B项;“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与突显人民性无关,因为工人和农民都属于人民,排除C项;“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表述正确,但材料重点是突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