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3 20:5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 子目逻辑 关键导览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了解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以历史发展顺序为基本脉络,叙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先秦至明清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特征。第一子目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第二子目是“秦朝的政治制度”,第三子目是“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三个子目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时空演变,反映了不同社会形态以及同一社会形态下不同历史阶段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个主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两个方面: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 三种地方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五种中央制度: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内阁制
任务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
(1)夏朝
①国家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②王位传承: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朝
①思考:商朝时期,内外服分别是指哪些地区?
提示: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②管理机构: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2.西周政治制度
(1)内容
制度核心 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
分封对象 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等级关系 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继承原则 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权利义务 诸侯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2)思考: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提示: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3.原始民主传统
(1)特点: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2)表现: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3)影响: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4.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1.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是国家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是继“禅让制”之后出现的一种政治制度,继承方式主要是父死子继,有时兄终弟及。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
2.国人
西周、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与行政区划有“国”“野”之分。国人是居住在城邑及城邑附近的人,与居住在远郊的“野人”相对,国人是国中主要的军事力量,在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的关系
1.阅读教材P3“大盂鼎”及其文字说明,说说这一文物的出土有何价值?
提示:大盂鼎的出土证实了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对于了解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阅读教材P3“史料阅读”,史料体现出先秦政治制度呈现怎样的特点?
提示:史料中师旷认为上天爱护民众,一个人在民众头上肆意放纵违背了天地的本性,体现了春秋时期民本思想的光辉。
——商朝政治体制
史料 
史料 出处
辛巳卜……呼伐羌 甲骨卜辞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尚书》
思考:阅读史料,从中可以获取商朝时期统治的哪些信息?
提示: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直接控制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分封制的变迁
史料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
——据2023·全国甲卷·T24改编
思考: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孔子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等级秩序,即极力维护西周礼乐制下的等级秩序。
先秦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1)贵族政治: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2)神秘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呈现出较为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
(3)等级森严:形成森严的等级序列;国野分治;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4)原始民主: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受原始民主遗存的制约。
(5)地方分权:商周时期以部落联合或分封制为基础,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6)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延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任务二 秦朝的政治制度
1.背景: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内容
(1)皇帝制度: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
①职责
丞相 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
太尉 最高武官,掌军事
御史大夫 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最高监察官
九卿 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下设若干部门
②思考:秦朝时期,中央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
提示: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3)地方制度:郡县制
①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②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4)文书邮传
①文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思考:秦朝时期文书传送系统的中心是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中心:邮传。作用: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血缘政治与官僚政治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1)君主专制:一种决策方式,其特征是君主专断独裁,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
(2)中央集权: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
1.阅读教材P3“历史纵横”,说说“皇帝”名称的由来体现了古代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秦始皇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特点:皇帝独尊。目的:宣扬自身的丰功伟绩。
2.阅读教材P4“史料阅读”,说说史料反映出秦朝文书行政制度的哪些特征?
提示:秦朝文书制度的严密与发达、文书传送具有严格规定。
3.观察教材P4“书同文字”木方及其文字说明,说说此木方有何史料价值?
提示:木方主要记载了文字的字形和用法规范,是研究秦代文化的实物史料,对研究秦代历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秦朝中枢机制
史料
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朝中央行政制度的特点。
提示:①以皇权为中心:“三公”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大权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
②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室服务的。
——秦朝地方体制
史料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
——摘编自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朝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是什么?有何影响?
提示:郡县制。这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显著标志,对维护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及加强中央集权具有重大意义。
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转型
(1)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时期权力尚未高度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度。
(2)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
(3)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贵族世袭到任命选拔。
(4)权力变革:国家权力从商周时期由世袭贵族掌握到秦朝由皇帝任命的职业官僚掌握。
任务三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1)汉朝
①汉初: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
②汉武帝时: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④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2)隋唐
①三省六部
名称 职能
三省 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
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在政事堂共同议政
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②思考: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3)宋朝
①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
②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
(4)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5)明朝
①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秦汉以来绵延1 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
②废宰相后设立内阁,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6)清朝:设立军机处。
①时期:雍正年间。
②职能: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
③地位: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2.地方行政体制
(1)两汉
①西汉: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度
郡县 郡设太守,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太守选用属吏,分曹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
郡下设县,县设令或长,其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
封国 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王国和侯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
②思考:东汉晚期地方行政体制有何变化?
提示: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2)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
(3)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4)唐朝
①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②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5)宋朝: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6)思考:元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有何重大变化?
提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7)明清: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①明初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
②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③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1.中外朝制度
2.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
唐朝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
(1)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三省之一,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负责草拟诏令。
(2)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总理全国政务。
督抚制度
(1)总督:清朝时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尊称为“督宪”“制台”等,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
(2)巡抚:主管一省军政的最高长官,总督权力比巡抚大,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都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
1.观察教材P5“养心殿西暖阁”图片,可提取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正中悬挂雍正皇帝手书“勤政亲贤”匾额,从雍正到清末是皇帝批阅奏折、召见军机大臣商议政事的场所。
2.阅读教材P6“唐朝沙州节度使张承奉致都僧统等帖”图片及其文字说明,说说其反映了什么?
提示:这件文书是唐沙州节度使张承奉致都僧统等的帖文,反映了地方节度使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对佛教进行控制。节度使权力的增强,是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中枢权力体系的演进
史料 东汉时,各种原来属于加官性质的官衔,终于发展为正式的官职名称,有了正式的衙署。尚书台等机构成为中朝班子的办事机构。随着中朝官的正式化,原来的“天子宾客”便开始蹈原先丞相制的覆辙,从三国起,汉代的中朝官就逐渐“外”移。最后,汉代的中朝官演变成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又成了正规的中央政府,皇帝不得不另搭班子,产生出新的辅佐人员。
思考:根据史料分析汉代中朝官逐渐“外”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论证“中央政府体制处在周而复始的变动之中”这一观点。
提示:原因:中朝官职和机构正式化;中朝官权力的膨胀威胁皇权。
论证: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后又设内阁,内阁首辅权力膨胀,成为事实上的丞相。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变革
史料 秦至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时期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秦朝 秦统一后开始在全国正式确立郡县制。初为36郡,后增至49郡
汉朝 汉初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东汉晚期,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朝 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演变成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宋朝 在州、县之上设路,路主要的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明清 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思考: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提示:示例:论题:县是中国古代地方最为稳定的行政区划。
阐述:秦统一后开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一直到明清时期,县始终是最为稳定的行政区划。县是最低一级的地方政权,直接管理地方。县的权力有限,对中央政权不存在威胁。县的设置及稳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演变及原因
1.演变
(1)中央集权的强化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地方行政体制是中央行政体制的延伸,地方行政层级的调整大多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
(2)权力分割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式。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司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军事等,但易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
(3)在沿袭中变革是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流。后代对前代地方行政体制大多沿袭,并辅以一定的变革。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特征。县作为基层行政机构,长期保持稳定。郡、州、道、府、路等则变化较大,直到行省制确立后才趋于稳定。
2.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南方地区的开发;人口的增多;疆域的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
1.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度相结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2.秦朝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3.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是分散权力、转移权力。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 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1.西周统治者克服了商代“多邦并存”的分散倾向,通过宗法、分封及世官等制度将周邦与天下多邦“合为一家”。这一做法(  )
A.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C.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D.强化了民众政治认同感
D [根据材料“通过宗法、分封及世官等制度将周邦与天下多邦‘合为一家’”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逐渐打破了商代邦国并存的分裂状态,通过树立周天子的统治权威使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强化了民众对政权的政治认同感,故选D项;商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不存在中央集权,排除A项;商周时期只是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排除B项;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标志着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贵族世袭特权制度由此诞生,排除C项。]
2.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秦始皇此举是为了(  )
A.用人间最高统治者权威震慑臣民
B.借助神的神秘力量吓阻不法臣民
C.融合了君权神授与人身隶属关系
D.利用民众信仰神化君权维护统治
D [根据材料中“皇”和“帝”的古意可知,秦始皇用“皇帝”的称谓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更反映了其统治观念,即利用民众的信仰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故选D项;A项没有谈到“帝”,即天神,排除;“吓阻不法臣民”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C项只是反映了秦始皇此举的特点,没有谈到其目的,排除。]
3.秦代,文书的起首先点明发文时间,再附发文者的姓名及官职,其后正文叙述相关事务与问题,结尾标明发送时间与撰写、传递人员。这一规定有利于(  )
A.强化君主权力    B.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C.实现国家统一 D.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B [根据材料“文书的起首……再附……其后……结尾”可知,秦代公文传送有严格的规定,公文须详细登记进出时间和经手人的姓名,能够防止公文在传递过程中遗失,这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治理效能,故选B项;强化君主权力只是文书制度的作用之一,不能完整表达文书制度的效能,排除A项;实现国家统一是秦代文书制度实施的前提而非作用,排除C项;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之后才实施了文书制度,并非文书制度推动了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排除D项。]
4.某同学在统计秦朝到唐朝地方行政层级时发现,地方主要是郡(府)、县两级,但不同朝代设置的郡(府)、县数量不同。据此可得出,郡(府)、县数量的不同(  )
朝代 万人(约) 万平方 千米(约) 郡(府) 数量 郡(府) 统县数量
秦朝 2 000 350 49 20
西汉末 6 000 610 103 15
隋朝 4 600 470 190 6.6
唐朝 中期 8 000 930 328 5
A.满足疆域扩大的需要
B.适应人口数量增加的变化
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顺应官僚队伍膨胀的变革
C [由表格可以看出,从秦朝到唐朝中期,郡(府)的数量是逐步增加的,每个郡(府)统县的数量是逐步减少的,所以可以推论出每个郡(府)所管辖的地方在逐步减少,这有利于中央权力的加强,故选C项;由表格可以看出,隋朝与西汉末相比,疆域减少了,但是郡(府)的数量在增加,所以不能据此得出“满足疆域扩大的需要”,排除A项;由表格可以看出,隋朝的人口与西汉末相比减少了,但是设置郡(府)的数量在增加,所以据此不能得出“适应人口数量增加的变化”,排除B项;表格中涉及的是人口、疆域、郡(府)和郡(府)统县的数量变化,并未体现官僚队伍是否膨胀,排除D项。]
5.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至南宋后,则出现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变化(  )
A.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适应国防需要
B.体现了当时崇文抑武政策破产
C.反映封建皇权专制开始走向衰落
D.有效缓解了当时的“冗官”现象
A [根据材料“各掌文武二柄……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吸取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的教训实行分权,宰相负责行政事务,枢密院长官负责的是军事,但南宋时期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利于集权以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当时国防的需要,故选A项;宰相属于文官,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是崇文抑武政策的体现,崇文抑武政策破产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宋朝时期,封建皇权专制还没有走向衰落,排除C项;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属于工作职责的变动,不能说明官员数量的减少,排除D项。]
6.清军机处设立后,皇帝的命令,凡涉及“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问刑罚之不当者”等机密事项,不通过内阁明发,而由军机大臣密封,交兵部捷报处直接寄给接受命令的官员个人。此举(  )
A.强化了君主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提升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C.实现了中枢机构的有效制衡
D.减少了皇帝的决策失误
A [材料中所述其实为清朝的廷寄制度,绕开内阁的“明发上谕”,而是直接由内廷寄发至官员个人,易于保密,且传递迅速,便于强化君主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故选A项;材料只是讲述皇帝命令传达方式的变化,与政府的治理能力无关,排除B项;廷寄是为了保密,而非让内阁、兵部等中枢机构相互制衡,也难以实现“有效”制衡,排除C项;皇帝乾纲独断不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