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 聆听《辽阔的草原》、《宗芭朗松》、《牡丹汗》,感受、体验蒙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认识了解“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二) 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之间密切的关系,是形成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三) 学唱几首民族歌曲,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优美的旋律中体味其民族风格及特点。
2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极少接触民族类的音乐,对这类的音乐认识相对比较欠缺,所以还是以学生认识了解音乐为主!
3重点难点
重点:以蒙古族《牧歌》、《辽阔的草原》、《嘎达梅林》为欣赏重点,在聆听、延长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的民歌风格。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调查:请学生说出所知道的蒙、藏、维三个少数民族的代表歌曲并进行哼唱(抢答)
提问:请在服饰、风俗等方面描述以上三个民族的典型特点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蒙古族:
1、 欣赏《牧歌》的第一段(长调)提问:感受长调的特点。(结合旋律、节奏、音乐情绪)
2、 简要介绍蒙古族民歌。(色彩区、长调、短调)
3、 结合教材,聆听《辽阔的草原》、《噶达梅林》进行对比。
五:
欣赏三个少数民族的舞蹈视频
舞蹈体验:教学生几个蒙、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