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配套教学设计(67)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配套教学设计(67)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08:57:5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不同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感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各民族团结、融合和和谐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长调”、“短调”民歌体裁和一些少数民族乐器。3、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能够区分辨别出三个民族的音乐作品。
2学情分析
现在的高中生,思维上是最活跃的阶段,求知欲旺盛,喜好新生事物,但对于传统文化却比较陌生。就像平时他们比较喜欢流行音乐,而对于传统民歌却没有热情。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由近及远的教学方法,即由现代的具有民族元素的现代创作歌曲入手,引起学生学习的共鸣和兴趣,进一步引入到原生态音乐当中,去探究感受本民族民歌的本质特征。另外,现在的高中生在心理上渴望尊重与平等,实现自我价值。从学科优势上说,由于音乐的音响材料的非概念性和非具象性的特点,这为学生理解和创造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样,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多引导鼓励,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欲望,使学生能展现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三首歌曲,了解三个民族的音乐风格特征。教学难点:探究各民族民歌音乐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青藏高原》、《天堂》和《阿拉木汗》片段展示民族风情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少数民族不同的音乐风格。2、学生回答三首歌曲分别描述那些少数民族,出示课题。
(设计目的: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音乐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下面学习各民族民歌做好铺垫。)
活动2【讲授】赏析藏族音乐
1、师唱《珠穆朗玛》,让学生初步感受藏族民歌。
2、聆听《高原牧人》,让学生再次感受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3、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提炼、归纳藏族歌曲高亢、嘹亮的特点以及了解现代的创作歌曲与民间音乐的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设计目的:通过创作歌曲与民歌风格的比较,让学生体会现在喜欢的通俗歌曲,都来自于民间的音调,进一步了解民歌的传承性和延续性。)
活动3【讲授】赏析蒙古音乐
1、教师播放《牧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长调的特点。
2、再次播放《牧歌》音频,学生根据演唱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分析蒙古长调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4、播放《赞歌》,学生对比总结出短调的特点,并出示长调与短调的音频学生加以对比欣赏。
教师把长调和短调的特点根据学生总结打在屏幕上。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7、藏族民歌与蒙古族民歌相比,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异同?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出示藏族人民和蒙族人民生活环境比较总结。
(设计目的:通过与藏族民歌与蒙古族民歌的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民歌色彩区的差异。)
活动4【讲授】赏析新疆维吾尔族音乐
1、听赏《一杯美酒》出示问题: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你能找出典型的节奏型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出示《一杯美酒》谱例,引导学生找出并学习切节奏特点,并用切分节奏为不同的音乐《青春舞曲》伴奏。
展示节奏型:
咚哒哒 咚 哒 咚咚 哒
教师总结
3、聆听印度歌曲《山水作证》与维族民歌相比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让学生分辨出哪里的歌曲,引出新疆音乐的异域风情。总结新疆维族音乐的异域风情。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丝绸之路的图片总结
(设计目的:通过节奏上的实践以及与印度音乐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新疆维族民歌欢快活泼、具有异域风情的风格特点。)
活动5【讲授】音乐实践——赛歌会
1、学生音乐活动:举办赛歌会(自己会唱的蒙古、西藏和新疆的歌曲)。
每组讨论,可以多种形式表演(独唱、合唱、舞蹈,打节奏伴奏等)老师推荐各组民歌。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和延续性。)
活动6【活动】小结
教师小结并和同学们在《爱我中华》音乐中结束本课。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各民族团结融合,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7【活动】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这节课整体进行比较流畅,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探究积极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由于本节课教学容量较大,在一节课上要让学生能很快掌握区分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的民歌特征,况且这三个民族的民歌体裁又有多种,如何让学生去学习,需要抓住本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元素来进行分析。所以,我在教材的取舍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分别找出藏族的民歌《高原牧人》、蒙古族民歌中学生们比较熟知的长调歌曲《牧歌》,分别用划旋律线的方式进行探究比较学习。同时,在蒙古族民歌中,长短调又能如何区别,我引用《赞歌》的谱例,因为这首歌曲引子部分和歌曲部分正是长短调的典型代表,使学生能很快抓住其特点,区别开来。在维吾尔族歌曲中,我采用分析典型切分节奏型的方法,采用《一杯美酒》的谱例,让学生分析感受,因为这首歌曲切分节奏非常典型,也是维吾尔族民歌中的重要特征,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同时,我把教材上的《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作为检测学生知识是否达标的学习内容,也达到了预期效果,这是自我感觉欣慰之处。但是,在课堂进行中,个别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还不够扎实,比如歌曲旋律线的展现,心中有但表达不出来,个别学生在歌曲音准上还有欠缺,这些需要以后在课堂上多加练习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