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配套教学设计(11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配套教学设计(11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09:04:1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和特点,认识民歌体裁“长调”、“短调”、“囊玛”。2、能力目标:模唱、学跳一、两段少数民族歌曲或舞蹈。3、情感目标:喜欢这些少数民族的音乐和歌舞。
2学情分析
从音响出发,以音乐为本,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倡导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为终身学习和享受传统音乐奠定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长调”歌曲、藏族的“囊玛”和维吾尔族的爱情歌曲。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喜欢民族音乐的热情;把握和表现感受、体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独特的民族风
一、导入
二、感受体验1、通过欣赏、分析蒙、藏、维三个少数民族的民歌,体会不同民族民歌的音乐风格。2、通过欣赏、分析蒙、藏、维三个少数民族的民歌,认识蒙古族“长调”、“短调”,藏族“囊玛”,以及维吾尔族典型的切分音、符点的节奏在歌曲当中的表现。三、知识探究小结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的风格特征。四、拓展空间学生分组讨论,用歌舞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体验三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五、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课堂的知识,教师辅助总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教 学 流 程 图
导入在音乐声中,老师分别表演蒙、藏、维三个民族的舞蹈片段。学生欣赏歌舞,并辨别这几段舞蹈分别是那几个民族的?视觉和听觉双重冲击带来的直接效果是好奇-冲动-想了解;再通过师生交流,图片展示、讲解,让学生对蒙、藏、维三个民族的文化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通过老师面对面的现场舞蹈,学生会感到很亲切、真实、很乐意与老师进行知识的交流。赏析体验了解蒙古族民歌的民族风格。出示课件 1、赏析《辽阔的草原》、《嘎达梅林》,要求学生注意对比感受作品的旋律、节奏、结构、情绪等的特点。2、介绍蒙古民歌的主要体裁“长调” 和 “短调”。3、鼓励学生小结蒙古民歌音乐风格特征。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不急于回答。学生可以运用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学跳一跳舞再次感受各民族民歌的风格。X X X
X. X引导学生具体感受节奏、曲调、情绪等体现歌曲特色的重要因素,使其更好的把握歌曲的民族风格,通过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喜欢民族音乐的热情。解决本节课重点及难点。在欢快热烈的情境中不知不觉的体验感受到了三个民族歌曲的民族风格。了解藏族民歌的民族风格。1、欣赏《宗巴朗松》,要求学生注意感受作品的旋律、节奏、结构、情绪等的特点。2、介绍囊玛音乐。3、鼓励学生小结藏族民歌音乐特征。了解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
1、听一组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大阪城的姑娘》,要求学生注意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情绪、内容等。2、分析维族民歌特点。3、学跳一小段维吾尔族舞蹈。知识探究学生讨论,老师小结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以及自己的生活中积累,用讨论的方式完成这项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到认识/学习/掌握/运用最后到喜爱,这是一个过程。通过前面的准备、学习和老师的启发引导,基本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拓展空间通过上述的音乐学习与分析,简述歌舞是如何表现音乐特点的。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用歌舞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体验三个民族的音乐风格。分组讨论,自主表现。学以致用,学会了能用就是老师最大的满足。完成教学任务。小结鼓励学生总结课堂知识,教师辅助性总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总结课堂知识。提升本节课的立意,为学生终身喜爱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