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汉朝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强大的匈奴便是其中之一。汉王朝对其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最终将匈奴纳入汉王朝的管辖之下,设置使匈奴中郎将进行管理。据此可知,汉代的边疆治理( )
A.体现因俗而治的特点
B.奉行开明的治边政策
C.巩固大一统国家发展
D.表明君主专制的强化
2.唐人杜环在其《经行记》中记载,当时大食国都城亚俱罗有“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者,河东人乐阫、吕礼”。这一记载说明,唐代( )
A.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
B.国人在国外处于低下的地位
C.向阿拉伯地区进行移民
D.手工业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3.东汉广陵王刘荆(?—公元67年),其墓中出土的玻璃残片,经检测后与流行于公元50年至100年的罗马马赛克玻璃成分相同。这可用于说明( )
A.东汉与罗马的经济交往频繁
B.历史结论必须得到考古证实
C.历史研究需要运用多种方法
D.科技是历史研究的唯一手段
4.下表是冼夫人的人物介绍,在“(二)”处可以填入( )
一、生平简介
二、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
三、反对分裂,拥护统一
(一)支持陈朝削弱豪强割据
(二)……
四、余论
A.与匈奴进行和亲
B.推行屯戍政策开发边疆
C.助隋朝统一岭南
D.多次派遣子弟入唐学习
5.唐代,各族人民聚居长安,包括突厥、回鹘、波斯等国的人,他们的身份各异,包括商人、使节、僧人、画师等。湖南省湘阴县出土的招手胡人俑与架鹰胡人俑,穿着均为唐代典型的冠服,还原了当时胡人在唐生活的生动场景。出现该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民族间交流交融加强
C.统治者开放包容的政策
D.中华文化的辐射作用
6.据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开成六年(后改为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春节,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亦然”。这一记载( )
A.寄托了中日世代友好的愿望
B.赞颂了盛唐的经济繁荣景象
C.反映了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
D.证明了佛教初步完成中国化
7.元代急递铺的令牌正面用汉字书写,背面有回鹘体蒙文、八思巴蒙文、波斯文各两行。这一设计( )
A.彰显了中国文字的艺术美
B.突出了民族之间的差异性
C.体现了邮驿体系日臻完善
D.适应了多元族群统治需要
8.明代嘉靖时期,在北方拒绝边境互市,在南方严格执行海禁。但到了万历时期,在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的守护下,北方又“隆庆和议”,俺答汗以顺义王名义归附,南方有漳州月港的开海,使海盗变成了海商。这说明( )
A.政治制度弊端明显
B.八股取士造成思想僵化
C.农耕经济封闭保守
D.国家安全影响对外政策
9.康熙五年(1666年),朝廷令各土司子弟愿习经书者,许在附近府县考试,文义通达,每县额取两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题准,云南土官族属子弟及土人应试,附于云南等府,三年一次。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
A.西南地区与内地的文化差异大
B.政府重用文教增强边疆的国家认同
C.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D.儒家文化在西南地区得到空前发展
10.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俄国枢密院行文清政府,要求将土尔扈特部交还俄方,甚至以兵戎相威胁。乾隆帝大怒明确回复:“土尔扈特渥巴锡等,与尔别一部落,原非属人,或以兵戎,或守和好,我天朝惟视尔之自取而已”“如尔等不从我言,必与尔等交战”。从家国情怀角度分析造成如图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清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B.强烈民族意识的驱使
C.准噶尔部叛乱的平定
D.清朝国力强盛的吸引
11.服饰作为文化的外在表现,可以反映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著幂旂。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王公之家,亦同此制。永徽之后,皆用帏帽,施裙到颈,渐为浅露。则天之后,帏帽大行。中宗后(女子)有衣男子而靴如奚、契丹之服;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开元末,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衣胡服。
——摘编自《旧唐书·舆服志》
材料二 下图是唐代张莹所画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图中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752年)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景。
材料三 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升平,而玄宗以声色犬马为羁縻诸王之策,重以蕃将大盛,异族人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
——摘编自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三则材料对研究唐代服饰的价值。(6分)
(2)依据三则材料,概括唐代服饰发展呈现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反映的时代风貌。(6分)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唐代服饰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4分)
12.(2023·浙江卷)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往通道,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之后,诸多朝代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驻官员,加强管辖。下图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
A.①护乌桓校尉 ②单于都护府 ③伊犁将军
B.①安西都护府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伊犁将军
C.①护乌桓校尉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西宁办事大臣
D.①安西都护府 ②单于都护府 ③西宁办事大臣
13.东汉《论衡》记载:郁林(今广西)、日南(今越南)、辽东、乐浪(今朝鲜)[以上均为东汉郡名],周时被发椎髻,今戴皮弁;周时重译,今吟《诗》《书》。这反映了东汉( )
A.朝贡贸易体系逐渐形成
B.大一统边疆治理成效显著
C.边疆治理采用单一郡制
D.边疆与内地间的差异消除
14.(2023·湖北卷)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年)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15.下面为元帝国构建示意图。据图可知,元朝( )
A.实行中书省总领全国军务的制度
B.边疆治理呈现与内地差异化特征
C.蕴含了多元统一的国家治理智慧
D.行省制是对中央行政制度的创新
16.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下诏规定大幅减少西域地区和国家朝贡的次数和数量,如规定土鲁番(今新疆吐鲁番)和别失八里三年或五年一贡,贡使不得超过10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礼部上奏朝廷,建议对随意放行西域人的边官治罪,“顷来滥放入京,宜敕边臣恪遵此例,滥放者罪之”。这些规定( )
A.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B.削弱了中西陆路联系
C.加剧了西北边疆威胁
D.引发了明朝全面衰落
17.(2023·辽宁卷)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认同意识做了具体反映,《史记》的“十二本纪”分别记述了五帝、夏、商、周、秦国、秦朝、项羽、刘邦、吕后、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由此构建起了华夏民族的政治统绪。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政权普遍认可《史记》编排的这一政治统绪。《晋书》中的《刘元海载记》记述了匈奴人刘渊认同自己为刘汉后裔,所建政权以“汉”为号。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政权总体来说都非常重视汲取汉族先进文明制度,统治者都非常热心儒学,如北魏孝文帝就以改革著称,对儒家道统极为认同,自觉捍卫华夏道统。
——汪高鑫《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以二十四史
的民族史撰述为考察中心》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以何角度进行华夏认同,并说明这种民族认同的历史影响。(1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
C D C C C C D D B B B B B C B B
11.(1)价值:材料一有助于研究唐代女性服饰趋于开放的过程;材料二可以直观地了解唐代的宫廷服饰;材料三有利于研究汉族与其他民族服饰的交往互鉴。(6分)
(2)特征:走向开放;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的风格。时代风貌:唐朝国力强盛,边疆稳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6分)
(3)实物史料,如考古出土的唐三彩等。(4分)
18.角度:政治认同、制度认同、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历史影响:强化了华夏认同;有利于巩固统治;促进了民族交融;传承了中华文明;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