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课件(9)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课件(9)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09:21:13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教 师:刘建清
工作单位:四川省安岳中学
教材版本:人教版
课题:音乐鉴赏
聆听下面音乐,判断属于我国哪个地区?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中原
河南
山东
河北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
从音乐节奏、旋律、情绪上说说歌曲的音乐特点。
答:节奏工整,旋律舒展,感情奔放,使用方言演唱,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
《王大娘钉缸》
《王大娘钉缸》是一种流行于河南民间的歌舞——地花鼓的代表作之一。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采用对唱形式,演唱内容反映了百姓的平常生活,具有一种特殊的活力和亲切感。整首民歌明快、诙谐、轻松。
《孟姜女哭长城》(河北)
比较一下,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什么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孟姜女》 (江苏)
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
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语言紧密结合
民族音乐地方特征明显(音阶、调式、节拍等),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音乐。
节拍、节奏形式丰富,与生活、劳动关系紧密
结构上一般篇幅较短,篇幅长的歌词常用同一旋律作反复,如《孟姜女哭长城》
请在课后收集更多的山东、河南、河北民歌,听一听,唱一唱,发现音乐上的共性特征,从而巩固对中原民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