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语文教案-9日月潭_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9日月潭_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0 19:2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日 月 潭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除了引导学生积累课后所列词语外,还可以仔细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课后“我会认”是本课要学的9个生字,其中“朦”、“胧”、“镜”的读音是后鼻音,要重点指导。“我会写”中的12个字,“岛、展、建、纱、胜、省、约、盛”是已经会认的字,其余4个是本课要掌握的生字。本文四个字的词语较多,教学时要注重让学生积累。
教学目标
1. 认9个生字,会写12 个字。
2. 通过观察插图或结合生活经验了解“附近、隐隐约约、名胜古迹、群山环绕”等词语的意思,理解重点句子意思。
3. 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日月潭清晨、中午及雨天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 积累本课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并能选择一两个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5. 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写好12个生字;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日月潭清晨、中午及雨天的秀丽风光。
课前准备:字词卡片、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小朋友,我们知道,咱们的祖国可美了,你们以前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2.我听说台湾岛上有一处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叫“日月潭”。板书课题,认识“潭”,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个字。(五龙潭、三潭印月、龙潭虎穴)读后解释“潭”:水很深的池。3.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听导游小姐为我们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教师深情范读课文。)4.小朋友,听了导游小姐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想亲自去看看吗?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二、初读识字1.指名学生逐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2.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些词语最容易读错,你能像个小老师那样,给全班同学提个醒吗?3.出示课文中的词语,采用多种形式读。(个别读、比赛读、齐读等)太阳高照 群山环绕 风光秀丽树木茂盛 湖水碧绿 名胜古迹隐隐约约 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4.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读生字,比一比谁认识的多。学生提醒容易读错的字音,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翘舌音“筑”。另外,注意“绕”读第四声。(2)指名读生字。(3)指名读、齐读课文中带有这9个生字的4句话。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三、朗读感悟一、二两段1.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的一、二两段,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2.指名读第一段,知道台湾省、台中在哪里。出示:中国地图。教师先在地图上指出:台中,即台中市,在台湾中部,周围有很多山;然后请学生根据“附近”一词,指出日月潭的大概位置。3.重点朗读感悟:“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1)读读这个句子,找找这个句子中的好词:“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出示词语卡片读一读,记一记。(2)通过看图理解“群山环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名胜古迹”。4.为什么人们把这个大湖叫作“日月潭”?指名读第二节,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出示图片)(1)指名读、齐读这句话。(2)理解字词:“岛”。先指名找出图中的“小岛”;再联系字形理解词义:岛是水中的高起的部分,像山,所以“岛”字里有个“山”。 日月潭中高起的部分,是岛;台湾是大海中高起的部分,也是岛。 (3)你发现了什么?抓住比喻句,看图帮助理解。 (4)齐读,抓住叠词“圆圆的”、“弯弯的”把句子读好听。(5)小结:原来日月潭的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5.美美地朗读课文一二两段,学生试着背一背。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出示填空练习。日月潭是我国( )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 )的高山上。那里( ),( ),周围有许多( )。日月潭很深,湖水(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 ),叫( );南边像( ),叫月潭。读词语卡片复习词语。练习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岛、省、胜、茂盛、环绕”。小组交流:你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比较难写?(2)教师范写,重点提示:岛:“鸟”的竖折折钩写得大些,“山”字躲在里面。茂:注意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4)作业展示,师生评议、指正。作业:背诵一二两节。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猜词语游戏:老师做字谜让学生猜来巩固本课词语。2.听写词语:树木茂盛、群山环绕、节省、小岛、名胜古迹(“迹”没写过,可以写拼音)3.齐读课文一二两段。二、精读、品读三、四两段,感受潭美。过渡:日月潭的景色千变万幻,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魅力,请小朋友读读三四两段,把自己喜欢的景色多读几遍。学生读到哪一段出示哪一段。1.个别学生读第三段。2.出示句子“清晨,湖面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影在湖水中。”和图片。(1)个别学生读,集体评价。(2)比较句子,感受清晨日月潭的安静之美、轻柔之美。出示句子(去掉叠词):“清晨,湖面飘着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倒影在湖水中。”哪一句读起来更好听,在读中体会词语“薄薄”、“隐隐约约”的音律美。认识“叠词”。 (4)指导读好叠词,读好句子。(3)设置陷阱理解词语“隐隐约约”。老师看图片质疑: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倒映在湖水中我怎么没看到。学生会指出倒影不是很明显要仔细看才能看到。从而理解词语“隐隐约约”。 3.配乐齐读第三段。4.过渡:如果说清晨的日月潭是一种安静的美,一种祥和的美,一种“隐隐约约”的美,那么太阳高照下的日月潭是一种怎样的美?出示句子“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和图片。(1)学生自由读并说感受。(2)比赛读。先请小朋友自己练一练,待会儿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阳光灿烂”。(3)通过在这一段中找反义词“朦胧”的方法理解词语“清晰”的意思。并给“朦胧”和“清晰”各找一个近义词(模糊——清楚)(4)齐读。6.出示句子“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和图片。(1)指名读——评价后读——女生读。(2)结合自己的认识说说你印象中的仙境。(3)深入理解词语“朦胧”和“清晰”,并积累这一组反义词。(4)男女生比赛读第四段,男生读太阳高照下的日月潭,女生读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5)欣赏一组日月潭傍晚的风景,指导学生仿照课文说话练习:傍晚,夕阳西下,日月潭 。7.自由背诵三四段中喜欢的部分。三、整体回归,创设情境,积累运用。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2.过渡:是啊,风光秀丽的日月潭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来到了日月潭,你能为他们做小导游吗?你可以选择一个内容向游客介绍日月潭。出示:我来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日月潭清晨的秀丽风光;日月潭中午的美景。3.学生自由选择介绍的内容,做准备,同桌之间先练习做小导游。4.班内交流,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内容出示相对应的图片。5.让我们再次去饱览日月潭的秀丽风光,齐读全文。四、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剩余5个生字:展、建、纱、隐约。观察,提出书写要点,教师范写。展:竖提左边不要多写意撇。隐:左窄右宽,“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建:认识新偏旁“建字底”,与“走之儿”进行比较。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写字姿势。3.作业展示,评议,矫正。五、拓展延伸1.交流:我知道台湾还有哪些名胜古迹。(阿里山、蝴蝶谷、阳明山、太鲁阁峡谷、清水断崖等举世闻名,古迹有赤嵌楼、郑成功庙、龙山寺、云林港妈祖庙、台北中山(故宫)博物院等。)2.课外办个“台湾在我心中”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小展览。板书设计清晨 隐隐约约 9、 日月潭 中午 清 晰 风光秀丽 雨天 朦 胧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