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 帮助学生认知素描的广泛用途及基本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素描的相关知识产生学习兴 趣,掌握基本绘画方法。
2、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欣赏素描作品和生活中光影、线条、结构的美感,并能加以表现的 目的。
2学情分析
同学们对素描的认识和对素描技法的掌握参差不齐,优秀的占10%,较好的占20%,一般的占50%,差的占20%,然而他们学习素描的热情很高,所以提高素描理论和技法的空间还是很大。
3重点难点
重点:(1)、培养学生对素描作品的鉴赏能力,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中外优秀素描作品的魅力 和素描在各个造型艺术领域的重要作用。 (2)、向学生介绍素描基本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为学生掌握素描技法奠定一 个良好的基础。
2、难点: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使其正确认识被画物的形体、结构、 空间、质感,以及透视变化等,并比较准确地加以表现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导入:说一说,通过一幅水粉画和一副素描画说一说素描的概念。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素描? 素描:原为西方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以单一颜色的线或调子描绘物体的方法,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之一。可用来做基本技能训练,也可作创作草图,同时也可独立存在,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 特点:1、单纯的工具、单纯的色彩 素描艺术的发端:《雄鹿与鲑鱼》法国 旧石器时代晚期 《人面鱼纹》西安半坡 新石器时代 合作探究:(1)、从广义上讲,我国传统绘画中单纯用墨线勾勒的“白描”和写意画中不着色彩的“水墨”,从表现形式上也属于用单一颜色造型的绘画,只不过不称其为素描。(2) 、从狭义上讲,西方绘画中用单色表现的绘画形式。2、广泛的用途、丰富的表现力 《八十七神仙卷》以我国传统白描手法刻画了衣带临风的仙人行仗,仙人们或妩媚飘逸,或潇洒稳健,尽在画家传神的线条之中。 《帕格尼尼》以简练而生动的线条表现了小提琴家的风采,在面部、衣服和琴的刻画上,充分体现了画家用线表现结构与质感的深厚功力。 二、光线与明暗 在素描表现形式上,线与明暗色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最初的绘画都是以线来表现事物的。线条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语汇和深刻的内涵。 明暗 和 色调是全因素素描用以塑造形体的主要手段,利用光、影、色调,将物体的形态、空间、质感等等丰富的变化表现出来,它是素描的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手段,更适用于情感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还对空间和体积有着很强的表现力。 ◆◆◆全因素素描(也称调子素描)写生:1、观察。 2、起稿构图。3、找到明暗交界线,涂暗部调子和投影。 4、深入刻画。 在把握整体关系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形体和调子,仔细区分灰调子的微妙差别。5、调整完成。调整交界线、暗部和投影与灰调子的关系,反光应统一在暗部调子中。 三、结构与提炼 所有的素描都离不开结构。 在结构素描中,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强调对于物体结构特征的表现,舍弃或减弱附着于物象上的光影变化,直接表现事物的本质和结构。明暗关系是:亮面与暗面的过度与对比关系也称明度关系,受光面则亮,背光面则暗;也是指明暗关系,明暗交界线是最暗的颜色, 是最亮的颜色,灰是侧受光面的调子。 明暗交界线:受光面与背光面的交界处。全因素素描主要研究物体受光后产生的光影变化,根据明暗关系来塑造形体,一般概括为三大面五大调子。三大面:亮面、暗面、灰面。五大调子:亮调子、暗调子和灰调子及明暗交界线、反光。◆◆◆结构素描写生:1、起稿构图同全因素素描。 2、确定物体轮廓之后,特别要用线表示出形体内部结构,尤应强调其形体转折处,使物体呈现出整体框架,以突出其结构特征。 3、深入造型时,以不同粗细、深浅的线去表现空间、虚实及被画物的质感。表现实际轮廓的线应,表示内部结构的线要,使画面更加完整。 四、素描人像写生 1、观察分析所画对象的形象特征。 2、起稿,画基本形。 首先,要找准人物头部的动态和透视关系,保持自己的视点不变。 3、画出头部基本结构,确定五官的位置。整体观察,分析对象 眉弓、眼角、鼻底、嘴角和 下吧的连线,注意它们的 透视变化,确定各部分比例关系。 4、找出 明暗交界线在面部及五官各部分的准确,注意 额骨、颧骨、颌骨 及 鼻骨 的转折处和所有向下的面加以刻画。 5、深入刻画五官并整体调整画面。画人物需要表现人的性格及内在气质,要特别注意表现眼睛和嘴。 【课堂检测】1、素描《血衣》的作者是( )。2、《冬天的树》是( )早期点一幅( )风格的作品。我们所熟悉的该画家的作品还有:( )、( )。3、在欧洲,自16世纪开始,以( )去塑造形体的技法即被大规模运用,成为素描的重要表现手段。 4、( )和( )是全因素素描用以塑造形体的主要手段。 5、在结构素描写生中表现实际轮廓的线应( ),表示内部结构的线要( ) , 使画面更加完整。 6、在素描表现形式上,( )与( ) 是重要的组成部分。7、素描的特点:( )。 8、( )是一幅震撼心灵的作品,画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描绘了三位 老华工,在画中寄托了深深的愤懑和痛惜。 9、《泰戈尔》的作者是( ),我们还熟悉他的作品:( )。【课外作业】临摹一副几何体素描(课本中的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的组合体)。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