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智勇双全少年天子——康熙擒鳌拜
·胸怀大志——彼得大帝
·天资聪慧——曹冲称象
·人间天使——音乐神童莫扎特
·谦逊有礼——孔融让梨
·自由引导人民——圣女贞德
·冷静沉着——司马光砸缸救友
·崇尚自由——“一休哥”
·一腔碧血——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癫狂小神童——徐渭
自古英雄出少年童 区 寄 传柳宗元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
一般只为有声名、有地位的人立传。
这篇“传”却是为一个孤苦伶仃的穷孩子写的。
传:“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
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
著有《柳河东全集》。区 郴
荛 逾
伺 遽
号
ōu chēnráo yú sì jù háo生字词朗读课文 注意节奏4、是儿/少/秦武阳二岁 1、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3、复/取刃/杀市者 2、吏/护/还之乡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增)加字解释法:把单音节变成双音节
2、(删)虚词不译法:无实际意义的字词不译;
3、(调)句式调整法:用现代汉语的句式代替古代汉语的句式,调整倒装句的句序?
4、(换)换字解释法:词义发生变化的词语
5、(补)省略补充法:补出省略成分
6、(直)不变直译法 :专用名词、人名、地名、官名、时间及现代文中仍沿用的单音节词不变?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特殊句式1、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2、彼不我恩也… …者, … …也,判断句倒装句,即“彼不恩我也”语言积累 归纳训练1、给划线的字词注音。
郴( )州 荛( )牧儿 恐栗( )
遽( )曰 僮( ) 惧惮( )
大号( ) 疮( )手 区( )寄
语言积累 归纳训练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1)指虚所。
(2)恐栗,为儿恒状。
(3)州白大府。
3、一词多义现象。
者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复取刃杀市者。语气助词,表提顿代词,意为“……的人”“虚”通“墟”,集市“栗”通“慄”,发抖“大”通太语言积累 归纳训练之之虚所卖之
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
烧绝之
取刃杀之4、解释句子划线词语。
(1)行牧且荛 (2)布囊其口
(3)贼易之 (4)植刃道上到、往代词,代指区寄往助词,的代词,代绳索代词,代指强盗连词语言积累 归纳训练5、力上下,得绝。 6、遽曰
7、孰若为一郎僮耶 8、市者良久计曰
9、孰若我得专焉 10、以缚 即炉火烧绝之
11、愿以闻于官 12、侧目莫敢过其门
13、是儿少秦武阳二岁 14、讨杀二豪
15、虽疮手勿惮 16、刺史颜证奇之
17、去逾四十里 18、童微伺其睡哪里比得上考虑5、 了解作者: 作者(?????????),(????)代著名文学家。字(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 )、苏辙、( )、( )、曾巩。 语言积累 归纳训练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 (2)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 (3)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 区寄表现了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文章是如何体现的? 语言动作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沉着机智
聪明过人以缚即炉火烧之,
复取刃杀市者。
因大号,一虚皆惊。果敢决断
不畏强暴
勇敢坚强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小结:智勇双全
果敢决断
不畏强暴
不慕名利思想性格:第一、二节对区寄语言、动作描写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官府和“行劫缚者”对区寄杀盗一事的反应和议论思考:面对陡起杀心的贼人,区寄说了一句什么话,他抓住贼人的什么弱点?其中原因可从文中哪些语句得到印证。抓住强盗贪婪的弱点,利用他们之间的利害关系,机智冷静地骗过对方。 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 1、区寄只是一个小孩,他是凭借什么战胜凶恶的强盗的? 明确:
1、区寄利用了常人认为的孩子胆小、体弱、幼稚的认识来麻痹敌人。
2、他还利用了强盗的自私贪婪,见利忘义的特点。 柳宗元极善用笔,丰富的故事情节,只用了简洁的笔点画勾勒,却处处动人心魄,但文章仅为了写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故事吗?如果不是,透过字面,作者真实的目的会是什么呢? 二豪贼劫持;之墟所卖之;
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
乡之行劫缚者找出反映当时社会秩序混乱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
本文记叙区寄被抢到绑架后临危不惧、智杀二盗从而自救的故事,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主题思想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拓展延伸:
怎样看待区寄杀人?他的这一行为要负法律责任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一个11岁的孩子,被动不惧不乱,有勇有谋地与敌展开周旋和斗争,表现出一种异于常人的机智与胆识。只是时代不同了,如果我们遇到此种情况,在斗智斗勇的同时,更要学会依法保护和保全自我,懂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