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课件(6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课件(65)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09:34:08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醇厚的中原韵
《好汉歌》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激昂、豪放
2、聆听《王大娘钉缸》,与《好汉歌》的情绪一致吗?
《王大娘钉缸》是哪个地方的民歌?这个地方又属于中国的哪个地区呢?
——河南;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包括什么省份?
简介中原地区
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历史上指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
欣赏《王大娘钉缸》
1、分析《王大娘钉缸》的速度、节奏、旋律与《好汉歌》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两首歌曲同样速度中速,节奏工整,旋律粗犷奔放。
讨论:
《好汉歌》 与《王大娘钉缸》为什么那么相似?说说专业音乐与民歌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小结
《好汉歌》的旋律是以《王大娘钉缸》为创作素材的,说明:
1、民歌与专业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2、民歌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地花鼓
地花鼓(俗称花鼓子)是流传在宜昌市域秭归、兴山、宜昌等县的汉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之一,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地花鼓属灯舞类,最初仅限于春节等传统佳节时与大闹花灯活动穿插进行,汇同“狮子”、“龙灯”、“彩莲船”一起进行表演,载歌载舞,情节生动,内容朴实,表演风趣,喜闻乐见。这种文化习俗后来逐渐进入人们日常生活领域,民间操办红白喜事也打起花鼓子来。
地花鼓多为两人表演,一旦一丑(扮成一对情人或一对夫妻),旦角自古来是男扮女装,后才发展为男扮男,女扮女 。表演时丑执行折扇,旦执绸巾,不扮演人物,无情节贯穿,有小鼓、阴锣、大钵、马锣等击乐伴奏。
比较一下,江苏民歌《孟姜女》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在旋律、节奏、歌词、结构或创作手法上有何异同?
《孟姜女》
旋律:旋律流畅
节奏:工整
创作手法:鱼咬尾
歌词:四季体
《孟姜女哭长城》
旋律:旋律婉转、延绵不断
节奏:紧凑
结构:起承转合
歌词:十二同体
小结:为什么《孟姜女哭长城》比《孟姜女》在旋律上更加委婉?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是在江苏民歌《孟姜女》原有基础上以“加花”修饰,而歌词也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种民歌的变异性让我们看到专业或半专业民间艺人进行艺术上得再加工、再创作。
中原民歌的特点
粗犷豪放、纯朴自然、乡土气息浓厚。
总结:尝试归纳本堂课主要内容?
1、中原民歌具有粗犷豪放、乡土气息浓厚的特点。
2、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 区别。
3、民歌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4、民歌的变异性特点。
5、民歌常用的创作手法和结构:鱼咬尾、起承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