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配套教学设计(6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配套教学设计(65)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09:34:0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聆听《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王大娘钉缸》、《好汉歌》,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了解我国民歌的学习兴趣,扩大其音乐视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通过聆听、对比歌曲的情绪了解中原音乐独特的醇厚性和流畅性,经过讨论和归纳,深刻认识中原歌曲风格特征,并且了解民歌变异特征及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
3、知识与技能目标
探究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音乐风格,认识民歌的变异特征及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醇厚的中原韵
一、聆听《好汉歌》进入课室。
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二、聆听《王大娘钉缸》,与《好汉歌》的情绪一致吗?《王大娘钉缸》是哪个地方的民歌?这个地方又属于中国的哪个方向呢?
导入教学内容——中原民歌
活动2【讲授】醇厚的中原韵
一、中原地区包括什么省份?
二、分析《王大娘钉缸》的速度、节奏、旋律与《好汉歌》有什么相似之处?
三、讨论:说说专业音乐与民歌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小结:
1、民歌与专业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2、民歌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四、简介地花鼓
五、欣赏《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
提问:
拓展3,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和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在旋律、节奏、歌词、结构或创作手法、上有何异同?六、讨论:为什么《孟姜女哭长城》比《孟姜女》在旋律上更加委婉?
小结: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是在江苏民歌《孟姜女》原有基础上以“加花”修饰,而歌词也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种民歌的变异性让我们看到专业或半专业民间艺人进行艺术上得再加工、再创作。
七、总结中原民歌的特点
活动3【活动】醇厚的中原韵
课后拓展,完成第五题。
活动4【练习】醇厚的中原韵
总结
1、让学生自行总结课堂主要学习内容。
2、教师点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