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清朝
君主专制
的强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历代王朝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导入新课
确立
巩固
完善
加强
发展
强化
顶峰
秦朝
西汉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皇帝制度
推恩令
三省六部制
削弱相权
重文轻武
行省制度
废丞相
设三司
?
壹 皇权顶峰
——军机处的设立
紫禁城的乾清宫广场西侧,有一排简陋的平房。与金碧辉煌的宫殿相比,它颇显寒酸,游客们也大多会忽略它。然而,别看它不起眼,它却是大清帝国一百八十余年的决策中枢。
一、军机处的设立
这个决策中枢是什么?
努尔哈赤
议政王大臣会议
实质: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
雍正
材料一: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
皇权受到限制
康熙
设立南书房,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位于紫禁城内乾清宫的斜对面,乾清门之右阶下,偏西向北,因位于懋勤殿之南,故称南书房,又称南斋。南书房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办事处
设立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一、军机处的设立
材料一: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 shàn)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赵翼《檐曝杂记》
地位:辅助皇帝
处理政务最重要
的中枢机构
材料二: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
——齐周华《名山藏副本》
军政大事完全由
皇帝裁决。
军机大臣职能:
跪受笔录、上
传下达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一、军机处的设立
军机处
养心殿,
雍正帝长住养心殿。之后成为定制
▲军机处值房内景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即使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机构精简
效率高
保密性强
一、军机处的设立
▲张廷玉,清朝政治家,雍正朝至乾隆朝的军机大臣,以忠诚和智慧著称。
▲鄂尔泰,乾隆朝的军机大臣,以勤政和廉洁闻名
▲刘统勋,乾隆朝的军机大臣,以清廉正直、敢于直谏著称。
▲和珅,清乾隆时期殿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巨贪。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过了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贰 万马齐喑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
徐骏,字冠卿,江苏昆山人。徐骏自幼有才子之名。有一天,徐骏晒书时,看到风吹动了书页,他便吟诗一首:“莫道萤光小,犹怀照夜心。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1730年,徐骏在一篇奏折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惹恼了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当即将徐骏革除职务,随后又进行抄家。办案人员发现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句诗,认为徐骏是在蔑视清王朝,讽刺清朝统治者没有文化。于是,雍正下令以大逆不道之罪判其死刑,诛九族。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制度
▲清风诗案
1、文字狱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制度
▲乔廷英案
清·乾隆四十八年乔廷英所作诗稿内,有“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一句,被凌迟处死。子孙五人被处斩,妻子、儿媳全被付给功臣之家为奴婢。
▲胡中藻案
清·乾隆年间,内阁学士胡中藻只因为写了一句诗“一把心肠论浊清”,意思是我能分辨浊与清。但是乾隆看到之后大怒:“加浊字于国号之上,究竟是何肺腑?”被乾隆皇帝斩首示众
文字狱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制度
1、文字狱
清朝时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
——《中国大百科全书》
含义: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量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
▲处决文人
▲逮捕文人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制度
1、文字狱
规模大、次数多
危害
材料一:从康熙到乾隆,清朝的文字狱延续了一百多年,文字狱频繁出现,而且愈演愈烈……它的兴发不仅使众多知识分子遭到摧残,而且使思想文化严重扭曲,出现畸形变态的后果。
——摘编自《浅议明清文化专制》
材料二:今之文人,一涉笔唯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看景,未必太甚……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集》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康、雍、乾三朝最为严重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制度
2、文化专制政策
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统治,清朝统治者在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内容浩繁,全书近8万卷,近8亿字。文津阁《四库全书》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分装在6144个书函中,摆放在128个书架上,这是《四库全书》现存唯一原架、原书一体保存的版本。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制度
2、文化专制政策
材料一:(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另一方面清政府对全国书籍全面检查,把认为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销毁。
借编书之名行查书之实,破坏古书
叁 盛世末日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官场腐败
材料一:从中央到地方,通过各种……行贿受贿,形成各种渠道的用银钱编织起来的关系网。基本上是通过州、县对民众敲诈盘剥 ……巧取豪夺……中饱分肥。上侵国课,下刮小民
——李治亨《清史:上卷、下卷》
材料二: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和珅被赐死,家产被查抄。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超过了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和珅跌倒
嘉庆吃饱
官场腐败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3、军备废弛
▲满清八旗子弟百无一能,好逸恶劳,嗜酒赌博,养鸟斗鸡
▲腐败之风在军队中蔓延。昔日尚武精神荡然无存,军纪败坏。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
军备废弛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3、财政危机
康熙、雍正两朝精心管制,存银高达7000多万两;乾隆好大喜功,开销巨大;嘉庆元年,国库存银为5658万两,到了嘉庆十九年,存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
财政危机
▲乾隆帝南巡图(局部,清·徐扬绘,现藏故宫博物院)
4、土地兼并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清·闵贞《流民图》。创作于1779年,即乾隆四十四年,正值四川大小金川频生叛乱,自然灾害不断发生,致使国库空虚,百姓流离失所,缺衣少食,卖儿鬻女[yù],处境艰难,无数的百姓被迫流亡乞食他乡。
材料:清朝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失去土地,只得租种地主的土地,但每年要把收获量的一半甚至七八成交给地主。还有许多巧立名目的额外剥削,如有的地方农民逢年过节要给地主献上“送节钱”,嫁女儿要给“出村礼”,就连家里死人也要交纳“断气钱”。很多背井离乡的农民沦为乞丐,数量极大。嘉庆时,北京城的乞丐就有10万多人。嘉庆元年的一个冬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竟达8000人。
土地兼并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土地兼并
官场腐败
军备废弛
财政危机
社会危机严重
肆 日暮危机
——闭关锁国政策
四、闭关锁国政策
1、背景
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节乔治·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抵达中国为乾隆帝祝寿。为展示大英帝国的文明,携带的礼品包括天文地理仪器、图书、毯毡、军用品、车辆、船式,总计600箱
▲英国使节乔治·马戛尔尼
▲乾隆皇帝
▲赠送给乾隆皇帝的自来火枪
▲木制望远镜架子
当时最先进的战列舰模型——“君主号”,其为第一等战列舰,拥有110门火炮,代表着全世界最强大的武力
设计精良的臼炮。能够在一分钟里快速发射两发炮弹,射程高达一千米。是同时代西方国家各类臼炮中,最为先进的一种。
四、闭关锁国政策
1、背景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1793年)
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舶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盲目自大
清政府的态度是什么?
皇上,我朝物产丰富,无需与他国交流
这马屁
真舒服
自我防卫
闭关锁国
四、闭关锁国政策
2、过程
顺治
颁布“禁海令”
严厉限制海外贸易
康熙
开放宁波、漳州等地
1757年
乾隆22年
只开放广州一地
“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
闭关锁国
指闭关自守,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一种国家政策。
并不是
完全禁止
▲十三行商人和外商洽谈贸易
四、闭关锁国政策
3、评价
材料:限制一口通商,不准外商与中国一般商人直接做生意,禁止在外洋私卖洋货及走私入口等规定,对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与鸦片侵略,是有遏制作用的。……在鸦片战争前曾多次发生外国兵船侵入中国的事件。对这些事件,清政府都是站在反侵略的立场上,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的。这都说明,限制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起过抵御侵略的作用。
积极: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是,同时期的欧美却发生着巨变……
四、闭关锁国政策
同时期的中国和欧美国家对比
▲1644年明朝灭亡,满清入关,中国进入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民主政治制度
四、闭关锁国政策
同时期的中国和欧美国家对比
▲18世纪,中国的大臣们匍匐雍正的脚下,跪受笔录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北美走上民主与解放之路
四、闭关锁国政策
同时期的中国和欧美国家对比
▲清康、雍、乾三朝大肆推行文字狱,控制思想
万有引力发现者、经典物理学奠基人牛顿(1643年-1727年)在研究天体运行
四、闭关锁国政策
3、评价
材料1:闭关锁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清朝统治者隔绝中外民众的往来……妨碍了中国人民学习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国际文化的交流……从而造成中国的落后。
——摘编自徐明德《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历史教训》
消极:清廷固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材料2:中国的造船和航海业长期以来领先于世界,在清代迅速衰落下去……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四、闭关锁国政策
4、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市舶司
唐
宋
明
清
元
海上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闭关锁国
开放
封闭
走向
课堂总结
与社会危机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军机处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设南书房→雍正时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过程:
职责:
地位:
影响:
文字狱
文化专制
目的:从思想领域控制知识分子,维护集权统治
时间:康、雍、乾三朝
措施:对文章诗词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冤狱
影响: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文化领域:文化专制政策
社会矛盾尖锐
表现:官场腐败、军队败坏、财政危机、社会贫富分化
影响: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危机重重
闭关锁国
政策
盲目自大、自我防卫
颁布禁海令→开放通商口岸,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积极:自卫作用;消极: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原因:
措施: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