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配套教学设计(7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配套教学设计(7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09:36:5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风格特征,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中原民歌,更加热爱中原民歌。
2、引导学生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通过与《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2学情分析
学生们很喜欢音乐,但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了解不多。
3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体验《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这两首歌曲,初步认识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和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初步了解中原民歌的基本特征。
2、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4教学方法
听赏法、讲解法、体验感受法、比较法,探究式讨论法等
5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钢琴等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欣赏了高亢的西北腔和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现在老师唱几段歌曲,大家想想分别属于哪个地区或者哪个民族,好不好?(1、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2、青藏高原3、掀起来你的盖头来 片段)之后对学生的回答总结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提问:中原包括哪些地区?学生回答后出示地图,简介“中原”。
活动2【讲授】音乐欣赏
(一)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教师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2、从曲名的字面上解读《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描绘沂蒙山风光的歌曲,是一首具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3、聆听《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思考其风格特征。(从情感、速度、语言、节拍等方面)提问:说出王世慧的演唱风格及特点。
4 、聆听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 在情感、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5、提示学生总结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演唱风格,揭示醇厚的民歌风味。
6、教师指导学生跟着钢伴学唱歌曲,教师评价。之后让学生分析曲谱思考: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构成?乐句间有哪些联系?
7、解决第一个问题,教师分析歌曲中起承转合的结构关系。(从文学和音乐两方面简述)
8、解决第二个问题,并引出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方法。
(二)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1、出示图片简介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民间歌舞表现形式“地花鼓”。
2、聆听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思考其风格特征。(从情绪、速度、语言、旋律特征等方面)提问:歌曲的衬词部分在歌曲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3、老师引导学生用河南话读歌词,并逐句教学生学唱并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生用河南话读歌词便于学生较快的学唱,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后思考:这首歌曲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十分相似?
4、学生聆听《好汉歌》片段,思考其与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中的相似之处。并通过曲谱对比找出《好汉歌》借鉴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中的旋律片段,让学生思考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5、探究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表格,先让学生思考,之后让学生逐一回答教师做好具体分析总结。
※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王大娘钉缸》总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的表演、演唱、对比来准确感受、体验歌曲轻松、明快、诙谐、幽默的音乐情绪,并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活动3【活动】思考探究
1、中原民歌的风格?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问题,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让学生分组逐一回答,最后老师再出示选项,让学生一起选择加深学生的印象。(粗犷的气质,诙谐的格调,爽朗的热情,醇厚的情感 )
2、民歌的音乐特点?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问题,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让学生分组逐一回答,最后老师再出示选项,让学生一起做连线题加深学生的印象。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
教师出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一、中原民歌的风格;
二、“鱼咬尾”和“起承转合”四句式民歌创作方法;
三、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
四、民歌的音乐特点。
并逐一回顾原课件版面,巩固知识。
活动5【作业】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试用“鱼咬尾”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的民歌创作方法,以唐诗《悯农》为歌词试作旋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