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课件(7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课件(73)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12.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09:37:37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聆听
《沂蒙山小调》
思考
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
音乐有什么特点?
 这首歌沂蒙山的百姓已经传唱了六十年,六十年里《 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
山东
中原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授课教师 漳州市华安一中 黄俊敏
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中原地区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包括
河南、山东、河北等三个省份的区域。中原
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区之一。
《沂蒙山小调》(山东)
   音乐风格特征的形成原因。
思考与探究
  
 
平原地区
高原地区
《上去高山望平川》
《沂蒙山小调》
音乐知识 小调与山歌的区别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多唱用于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演唱时常有丝竹伴奏。小调表现感情细腻曲折,曲调性强、旋律流畅婉转,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例如:《绣荷包》、《四季歌》、《孟姜女》、《十送红军》等。
山歌:山歌产生在野外的劳动、生活之中,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的特点。如《上去高山望平川》等。
聆听与思考  ——该曲的乐句如何划分?
    ——乐句与乐句之间有什么关联?




 民歌常用创作方法——“起-承-转-合” 四句式
  前一句的尾音是下一句的起始音。
 民歌常用创作方法——“鱼咬尾”
 方言(语调)的使用         ——打辙儿、衬词
《沂蒙山小调》(山东)
   音乐风格特征的形成原因。
(5)方言(语调)的使用——         
       打辙儿、衬词
                 
(2)体裁——小调
小结
(1)地理——平原
(3)“起——承——转——合”
  (re——do——la——sol)
(4)“鱼咬尾”
  
  民歌常用的
创作方法
聆听与比较 《孟姜女》与《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民歌特点之一——专业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孟姜女哭长城(片段)
“同体变异”现象
聆听与比较   江苏民歌《茉莉花》      
聆听与比较  东北民歌《茉莉花》
聆听、比较与探究
  江苏民歌《孟姜女》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江苏民歌《茉莉花》与东北民歌《茉莉花》
 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限制,而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
 
 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手段进行传承,而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
  相传;
 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
  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
 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地花鼓 
在河南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
地花鼓这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王大娘钉缸》(河南)
本曲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上句与下句均为6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
唱词与衬词之间,一短一长,表现出一种不平衡。但这一长一短却是一呼一应,尤其是衬词,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
《王大娘钉缸》是河南地花鼓的一首典型代表歌舞曲
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歌曲《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
 江苏民歌《孟姜女》成为创作歌曲《孟姜女》的创作素材;
 《彝族舞曲》旋律成为《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创作素材。
聆听、比较与探究
《彝族舞曲》
《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创作歌曲《孟姜女》
 小结 中原地区的音乐特点
粗犷的气质  醇厚的情感
诙谐的格调  爽朗的性格
拓展与延伸
创作——试用 “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及“鱼咬尾”  
     进行创作。
      1=C 4/4
3 6 53 2 ︳5 32 3 – ︳……
收集——民歌流传中“同体变异”的例子;
收集——民间音乐素材在创作歌曲中运用的例子。
唱一唱——学唱《沂蒙山小调》、《孟姜女》(江苏)等民歌。
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