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配套教学设计(7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配套教学设计(7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09:37:3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了解音乐体裁——小调;
  2、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以及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介绍、聆听、比较、体验、歌唱
    通过音乐实践及创造性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聆听、感受、理解音乐,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乐意探究音乐
  美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领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进而树立尊重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对祖国的民族音乐
  感兴趣,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感情,进而树立应当肩负起继承、发扬光大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的思想。
2教材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作为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应该对祖国的民族音乐感兴趣,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感情,更应当肩负起继承、发扬光大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本节为高中音乐鉴赏 (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第二单元 、第四节——《沂蒙山小调》。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学习目标与以往有所不同,应从历史和地理等综合知识、多角度地探究与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民歌的风格特征及形成原因。
  本节教法与学法仍然是将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课程理念体现在音乐课教学中,通过音乐实践及创造性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并处理好培养审美观点能力与学习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文化、中国音乐文化与外国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 并以此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进而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3学情分析
  作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审美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已能对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流行歌曲,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应引导他们对民族音乐产生、发展的条件及原因做适当的探究,还应引导他们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4重点难点
重 点:聆听《沂蒙山小调》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探究其音乐风格特征的形成原因——即探究中原地区的音乐风格
    特征形成原因。
难 点:探究、认识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创作手法,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
    韵味和音乐风格特征。 
5教学过程
5.1 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创设情境 快乐大家唱
(课间)播放民歌营造音乐氛围;
(上课礼式之后)上一节课老师布置大家课后去学唱民歌,现在我请同学们进行展示一下。
活动2【导入】醇厚的中原韵 
1、由学生的民歌唱背,到引领学生唱一唱本地区的民歌,再巧妙地向学生推荐歌曲《沂蒙山小调》;
2、引领学生聆听《沂蒙山小调》,并提出问题:
  a、曲目中的“沂蒙山”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b、音乐有什么特点?
3、教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发展变化进行简介。(以《沂蒙山小调》为背景音乐)
    这首歌沂蒙山的百姓已经传唱了六十年,六十年里《 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
  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
4、引入本节课课题——醇厚的中原韵
活动3【讲授】1、《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赏析
 知识链接: 中原地区
    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
   (展示地图)
 探究《沂蒙山小调》的音乐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1、地理原因——中原属于平原地区曲目(片段)
旋律线
地理地貌 
高亢的西北腔
起伏大
高原地区
沂蒙山小调
起伏小
平原地区
  教学方法:聆听并画出两段音乐的旋律线,比较两条旋律线。旋律线与地理地貌存在一定的关联,
       说明了民歌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2、体裁原因——小调
    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即本曲为
  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
 知识链接:山歌与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多唱用于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
     合,演唱时常有丝竹伴奏。小调表现感情细腻曲折,曲调性强、旋律流畅婉转,形式较规整,
     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
     例如:《绣荷包》、《四季歌》、《孟姜女》、《十送红军》等。
  山歌:山歌产生在野外的劳动、生活之中,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
     感情的特点。如《上去高山望平川》等。
 教学方法:了解音乐知识后得知本曲的音乐体裁,以便能更好地体验作品的风格特征。
3、民歌创作方法的运用——“起承转合”四句式;
            ——“鱼咬尾”
 A、聆听与思考: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乐句之间有什么关联?
 B、讨论与小结:乐曲分为四个乐句。
  民歌创作方法的运用——“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鱼咬尾”(乐句间前一句的尾音是下一句的起始音。)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乐句划分,并发现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关系。
      再进一步介绍民歌的创作方法(采取小组讨论与小结的方式进行)。
4、方言(语调)的使用——打辙儿、衬词 教学方法:先讲述山东的方言特点与歌曲旋律的结合,再以本地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羸》加以例证,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歌曲旋律与地方方言语音语调的紧密结合——即民歌的特点之一,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
           
活动4【讲授】2、《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赏析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 和悲惨的命运。——民歌特征之一,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百姓心声。
  教学方法:
 A、聆听、思考、比较、探究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两组作品:《孟姜女》江苏民歌与《孟姜女哭长成》河北民歌
        《茉莉花》江苏民歌与《茉莉花》东北民歌
 B、讨论小结:
   《孟姜女》(江苏民歌)也应用了民歌创作中的“起承转合”四句式与“鱼咬尾”的创作方法。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悲伤。流传到河北以
  后,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民歌流传过程中的
  这种“同体变异”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
  加工和再创造。
知识链接——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 1)、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限制,而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  2)、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手段进行传承,而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 3)、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 4)、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活动5【讲授】3、《王大娘钉缸》(河南民歌)赏析
 知识链接:地花鼓    在河南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
  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地花鼓这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
  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
  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王大娘钉缸》是河南地花鼓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教学方法:欣赏、聆听、比较、探究、小结
  A、观看歌舞——地花鼓,让学生了解这一民间歌舞形式。
  B、推荐代表曲目《王大娘钉缸》,进而引导学生关注其旋律、歌词等。(作品分析)
  C、聆听、比较三组作品,引导学生认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感情与学习兴趣。)   音乐作品:《王大娘钉缸》与《好汉歌》
        《彝族舞曲》 与《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江苏民歌《孟姜女》与创作歌曲《孟姜女》  D、讨论小结:知识链接: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民歌等音乐素材在创作歌曲中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活动6【活动】讨论小结
中原地区的音乐特点:粗犷的气质、醇厚的情感、诙谐的格调、爽朗的性格
活动7【练习】拓展与延伸1
课堂创作:
  以下面的谱例作为乐曲的第一乐句,尝试用“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及“鱼咬尾”的方法进行创作。     1=C4/43 6 53 2 ︳5 32 3 –︳……
活动8【作业】拓展与延伸2
1、收集——民歌流传中“同体变异”的例子;2、收集——民间音乐素材在创作歌曲中运用的例子。3、唱一唱——学唱《沂蒙山小调》、《孟姜女》(江苏)等民歌。
 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