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家人
一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写
话
目
标
导
航
1.通过本单元课文《静夜思》、《夜色》、《彩虹》和《端午节》的学习,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2.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借助有趣的插图,通过说话、写话,把与家人的这份情感教育渗透在家庭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激发我们热爱家人、珍惜和回报这份可贵的情感。
3.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突出人物的高尚品格。
4.能根据课文学过的描写方法,通过看图说话、写话,体会亲情的重要,感受家人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1.审清题材: 家人是我们最熟悉的亲人,他们各有特点,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记叙文)
2.审清内容:家人是阳光,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家人似甘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用深情的笔触写出你和家人间的故事,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3.审清题材: 怎样写出人物特点,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审
题
指
导
思
路
指
导
小妙招:
家人是我们最熟悉的人啦!想想和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写一写你怎么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拟
题
思
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则是文章的眼睛。一个新颖夺目的题目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扣住读者的心弦。如:
我的魅力题目:可以选择下面的题目来写你的家人,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我的妈妈 ●慈祥的祖父
●勤劳的“一家人”
●机灵的小弟……
写
作
思
路
以习作《我的妈妈》为例来说明
本单元是围绕主题“家人”带我们走进亲情,去触摸这些可贵的情感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启迪,为我们打开写话的思路。从家人的角度思考,来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
1.外貌:从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各方面进行描绘,展现外貌特征,让人物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如:爸爸长得瘦瘦的,中等个,长着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留着小平头,高挺的鼻子显得更有精神。轮廓分明的嘴唇上长满了像钢针似的胡子。
2.性格: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在他所做的事情中。因此,要写好人物,就必须选取一两件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事情来写。如:爷爷特别幽默,一张嘴就是一个笑话,让我笑得肚子都疼。这样的想象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突出爸爸凶的特点。
选择材料
3.品质:有了典型事例,还要把事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特别是表现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神情,要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这样,人物形象才能丰满,人物品质才能鲜明。如:弟弟很热心。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只要有人遇到了困难,他总能第一个去帮助。
4.爱好:写好人物的爱好,更加突出人物的形象。如:爸爸最喜欢钓鱼了,每次钓鱼,当爸爸的眉毛往上翘时,我就知道鱼儿上钩了,这时爸爸总是笑得特别开心。
选择材料
5.语言:在写人的记叙文中,写好人物的语言很重要,一个人的语言能直接表现他的品质、性格等。如,《小壁虎借尾巴》中: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简短的语言既写出了妈妈的语重心长,又写出了小壁虎的惊喜。
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如:我趴在老爸耳边说:“爸爸,支援一张人民币!”老爸耸耸肩:“我也没有,向你妈要吧!”
6.动作:“听其言,观其行”。写好人物的动作,才能把人物写”活”。如:我从放满书籍的书架上拿出一本书,坐到椅子上看了起来,看得很入迷,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听见。
确定材料
家人有很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把他们都一一列出来,从中选取最想写又能写好的一位来写,通过具体的事例,把他的特点表现出来。
选择写法
仔细回顾从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1.外貌描写。
从容貌、衣着、神情等方面进行描绘,展现外貌特征,让人物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示例:爷爷长着一副古铜色的脸孔,一双铜铃般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着一缕山羊胡须。他高高的个儿,宽宽的肩,别看他已年过古稀,可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雄浑有力;走起路来“蹬、蹬、蹬”他,连小伙子也追不上呢。
学习方法
2.语言描写。
写作文要选取与身份、年龄、性格等相符合的语言进行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
示例:我妈妈是条变色龙,每次我表现好的时候,她的脸会红扑扑的。如果我考试或者表现不好,她的脸会变得黑黑的,像被乌云遮住了似的。
学习方法
3.动作描写。
行为动作展现人物的想法。要抓住人物的细微动作,写出怎样做的过程;尽量使用不同的动词、不同的修饰词来描写类似动作。
示例:到了张奶奶家,爸爸二话没说,拿出工具修起电冰箱来。他先仔细地检査哪儿有毛病。天气热,爸爸额上的汗珠“滴答滴答”地往下掉。毛病找到后,爸爸就修起来。只见他一会儿拿这件工具拧拧,一会儿拿那件工具夹夹,忙个不停。汗水湿透了他的衬衣……
学习方法
4.神情、心理描写。
描写人物的神情,展示内心的变化;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犹豫,使读者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示例:很奇怪,爱哭鼻子的我听到这样严厉的语句从父亲的嘴里说出,竟然没流泪,这连我自己都感到不解。也许,是早已在考完试时将泪流尽了。又也许,已经不知道该哭什么了吧,只是一个人痴痴的望着那些不该出错的题目,焦急、悔恨一起涌上心头,我怎么这么粗心呢?
学习方法
5.抓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俗话说,“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所以,有代表性、有意义的典型事例是反映人物性格的最好途径。当我们想要表现某个人物的某种性格品质时,就应该选择最能体现这种性格品质的事例来写,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并根据事例与想要突出的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略安排。
示例:奶奶是一头勤劳的老黄牛,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从早忙到晚,从来不喊累,整天还乐呵呵的。奶奶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烧一桌丰盛的晚餐,然后看着一家人围在桌边狼吞虎咽地吃着美食,海阔天空地聊着天。这时她用慈爱的目光望着我们,静静地笑着,一天的疲惫也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学习方法
6.表达真情实感。
写文章时要融入自己真挚的感情。或高兴,或兴奋,或忧愁,或愤怒……喜怒哀乐真实地存在我们的心里,只有用真实的笔触表达出来,才能感动自己,也才能感动读者。
示例:妹妹的嘴巴可甜啦!当奶奶对她嘘寒问暖,塞钱给她时,她一本正经地说:“奶奶,您听我说——这个钱呀,我可不能要!我是班干部呀,得起模范带头作用。知道您这老年福利,也没有多少钱。这点福利呀,您该自己享享福呀!”嗬,光这些“甜言蜜语”,就把奶奶乐得眼睛眯成了月牙,直说自己真有福气。文章通过幽默的语言,体现了“妹妹”的可爱。
如何写好人物的外貌?
想 一 想
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外貌描写方法:
1.脸部进行特写,从描写的顺序上是——从整体到局部。对于局部的描写顺序是从上到下。观察人物的外貌,要遵循一定的顺序细致观察长相、衣着、姿态、表情等,这是整体的观察。
2.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有选择、有重点,选择最能表现特征的部份来写,进行细致的描写,板书(抓特点,重细节)--适当运用修辞方法。
3.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想 一 想
4.描写外貌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难点)如:
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容貌
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神情
圆身肥肚———体型
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 提一柄九齿钉耙------姿态
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衣着
总结归纳: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列提纲
可以以“开头+外貌+特点+事例+结尾”的结构安排写作内容。
会说话,会表达
动动笔,写一写:把自己想写的家人写出来,并说说理由。
如: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三十多岁,总爱戴着一副漂亮的眼镜。如果在太阳下,那副眼镜会自动变成墨镜的颜色。
我的爸爸最喜欢钓鱼了。他平时喜欢在网上购买鱼竿和一些鱼食。每次钓鱼,他总是先熟练地把鱼竿拿出来,把蚯蚓穿到鱼钩上,然后一甩,让鱼钓沉入水中,最后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当爸爸的眉毛往上翘的时候,我就知道鱼儿上钩了,那时候的爸爸总是笑得特别开心。
会说话,会表达
这就是我的爸爸,我爱我的爸爸!
解析:小作者运用简短的语言,将爱钓鱼的爸爸介绍给读者,并将爸爸钓鱼的经过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爸爸的爱和崇拜。
示例:下面是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每天早餐,我都会吃上妈妈煮的热气腾腾的面条。虽说只是清水面,但我一直吃得好香。我吃不惯外面的面条,同学笑我抠门。有一次,我跟妈妈说起面摊的事,妈妈摸着我的头,说:“是妈妈不好,妈妈明天就给你做鸡蛋面。”我笑着说:“妈妈,我喜欢吃您做的清水面。”
诊断:应该写出为什么吃不惯外面的面。
会分享,会修改
下面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说为什么这么修改。
每天早餐,我都会吃上妈妈煮的热气腾腾的面条。虽说只是清水面,但我一直吃得好香。可能是吃惯了妈妈煮的面条的味儿,可能是妈妈的手艺一流,偶尔跟同学去面摊吃那些花样繁多的面条,我反而不适应。同学笑我抠门,我只是一笑置之。有一次,我跟妈妈说起面摊的事,妈妈摸着我的头,说:“是妈妈不好,妈妈明天就给你做鸡蛋面。”我笑着说:“妈妈,我喜欢吃您做的清水面。”
会分享,会修改
解析:这是修改后的段落,通过母亲煮的面条比面摊的好吃这一细节展示了母爱的细致入微。
开头开门写出了爷爷的外貌,引出了下文。
与时俱进的爷爷
我爷爷退休前是救死扶伤的医生。现在七十有三。他有一张写着“国”字的脸,头发花白。最有特色的是他的眉毛,高兴的时候和眼睛形成“弯月”。
佳作赏析
详细记述了一次超市购物,爷爷付款的经过,突出了爷爷的与时俱进。
我爷爷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老人。他可以随时跟上时代的步伐。
星期天,我和爷爷一起去超市采购了满满一车商品。超市里的人可真多呀,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终于轮到我和奶奶付款了,只见奶奶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对着服务台上的二维码扫了扫,“叮”的一声,钱立刻付完了。这时,排在后面的叔叔阿姨们都惊讶得瞪大了眼睛,竖起了大拇指,笑嘻嘻地说:“老大爷真厉害呀,这么先进的付款方式您都学会了!”
佳作赏析
结尾点名中心,突出了学习的重要。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对爷爷说:“爷爷您真棒,还会用手机支付。”爷爷乐滋滋地说:“我也要与时俱进呀!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嘛!”
佳作赏析
整体赏析
文章条理非常清晰,不仅写出了爷爷的外貌,还写出了超市购物爷爷付款的经过。全文描写得十分细致,使得写话描写生动细腻,重点突出,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一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