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本课是人美版高中《绘画》模块里的素描课程,本单元主要分2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讲述素描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类型等,通过学习素描的有关基础知识来展现素描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了上节课程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素描的明暗关系和物体的基本结构的透视规律,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体会素描的艺术魅力,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和评价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明确进行素描的深层练习的意义。并希望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素描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以后,能自主分析与理解素描作品,探究其技法与审美上的特点。
2学情分析
所教的年级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之前对绘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由于我校大部分学生生源都是从乡镇学校来的,根据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没有上较正常的美术课,甚至有部分学生基本没画过画。因此,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水平是相当薄弱的,幸好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素描的相关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类型,及广泛的用途。第二课时着重通过讲解,探讨,分析,鉴赏和实践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明暗关系、物体的基本结构规律和绘画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培养学生对素描作品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使其能正确认识被观察物的形体、结构、空间质感以及透视变化等,并比较准确的加以表现。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素描的相关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类型等,提高学生对素描的认识与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分析,鉴赏,讨论与探究性学习,初步掌握素描的相关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类型。
3..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素描的相关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类型,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欣赏素描作品和生活中的光影,线条,结构的美感,并能加以表现的目的。学时重点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素描的相关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类型,及广泛的用途。学时难点
如何正确培养学生对素描作品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堂引入
教师:出示几张优秀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画种(油画、国画、素描),并说说个人的感受?
学生:听讲,欣赏,思考并回答问题。
活动2【讲授】教授新知
教师:1.概括并论述素描的艺术特点。介绍素描的工具材料,区分素描与其他画种的不同之处
2.教师利用图片,讲述素描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类型、表现方法等,明确素描的基本含义及广泛用途。
学生:1、认真听老师讲,分析并思考素描的艺术特征;了解和掌握各种工具的性能,观赏各种优秀素描作品,思考并回答问题。
2、小组进行相互讨论、交流和评价素描作品,正确理解素描的概念、类型、表现方法等,明确素描的基本含义及广泛用途。
活动3【活动】学生小组探究
教师:分析、讲解物体的透视规律:透视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及三点透视三类。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 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教师通过反映简单明确的静物素描作品为例,着重介绍素描的比例测量方法和明暗表现方法,讲解素描的两种表现方法(全要素素描和结构素描),并简单示范苹果的结构表现方法,使学生明确素描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方法。
学生:认真分析、领会物体的透视规律,积极回答问题。
活动4【练习】深入探究
教师:通过反映简单明确的静物素描作品为例,着重介绍素描的比例测量方法和明暗表现方法,讲解素描的两种表现方法(全要素素描和结构素描),并简单示范苹果的结构表现方法,使学生明确素描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方法。
学生:学生认真听、看老师讲述和示范,尝试表现一几何体或苹果的结构素描表现方法, 积极参与课堂小结。
活动5【作业】总结本课知识,提出希望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与提出要求。总结本节课,提出要求与希望。
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尝试完成一幅几何体的结构绘画作品。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讲解和介绍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素描的基本工具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素描写生的步骤和正确的观察与表现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讨,分析,鉴赏,示范、实践练习和评价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素描的明暗关系、物体的基本结构规律、绘画步骤和表现方法。
3.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素描静物写生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学会欣赏和表现素描静物作品。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着重通过讲解,探讨,分析,鉴赏和实践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明暗关系、物体的基本结构规律和绘画步骤。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使其能正确认识被观察物的形体、结构、空间质感以及透视变化等,并比较准确的加以表现。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堂引入
教师:1、放映图片,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请学生说出素描的基础相关知识和广泛用途并说说个人的感受?
2、以提问的方式,请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自己观察到光与影的无穷变动;放映图片请学生欣赏光与影的无穷变动之美。
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认真听讲、欣赏和思考并回答问题。
活动2【讲授】观察与感受,掌握新知
教师:出示1石膏球体,请学生观察、分析、描述球体在弱光和灯光下的变化,引出全因素素描的明暗关系——五大调子,教师讲解和分析。
学生:观察、分析球体在弱光和灯光下的变化并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认真听教师讲解和分析以了解和掌握全因素素描的明暗关系——五大调子。
活动3【活动】几何体的结构关系和规律
教师:分析和讲解:出示几个几何体请学生分析其结构关系和规律,引出物体的结构与提炼关系。
学生:观察和分析几何体,了解和掌握物体的结构与提炼关系。
活动4【练习】掌握几何体绘画步骤和方法
教师:放映几何体素描步骤图课件,讲述静物素描(几何体)的基本观察的方法和表现的方法。并用大量的优秀的素描作品供学生欣赏与分析其表现的方法与观察的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了解和掌握素描静物(几何体)的基本观察的方法和表现的方法,观赏各种优秀素描作品,思考,小组进行相互讨论,评价素描作品。
活动5【活动】课堂实践练习
教师:布置作业与提出要求:用8开素描纸按照几何体的表现方法和步骤,临摹或写生一个四棱锥几何体,教师巡堂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画画方法、步骤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明确素描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方法。
学生:认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15分钟)。
活动6【活动】师生交流、评价活动
教师:评价课堂作业,请学生先自评后他评,与学生形成师生互动交流评价活动,赞扬优秀的作业,对表现方法欠佳的作业提出改善方法和意见。总结本节课,提出要求与希望,建议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画练习素描及多看看素描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接下来的素描课程有好大的帮助。
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课堂作业,说说优缺点,同学间互动交流评价。参与课堂小结。
活动7【讲授】板书设计
一、素描的三大面、五大调:
1、素描的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2、素描的五大调:(高光、中间调子、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二、分析和讲解几何体的结构关系和规律:
三、掌握几何体的全因素素描静物的画法和步骤:
1、构图、定位;
2、打形——把物体分解成简单的几何形体;
3、进一步画准物体的形体;
4、分出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分出物体的黑白灰三大面;
5、铺大调子,注意黑白灰的关系;
6、深入刻画,注意线条的虚实变化关系;
7、调整完成。
四. 布置作业与提出要求:用8开素描纸按照几何体的表现方法和步骤,临摹或写生一个方锥几何体
五、评价课堂作业:请学生先自评后他评,与学生形成师生互动交流评价活动
七、素描静物作品欣赏
活动8【讲授】教学反思
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素描基本的绘画技法,都能够做到理论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但认真分析当前美术教学的新形势,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以后,艺术课成为学生选修及必修课程,学生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上有所提高,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成为美术教学中一个关键点。
2、我校的多数生源都是从农村来的,出现了部分学生对素描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方法了解很少,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不够自信的一面,这需要学生在初中时要具备一定的素描技法练习,到高中阶段才能更好的知识衔接。素描知识量较大,题材内容多,要学好,学得全面的话是比较难的,整体是在教学重点和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素描知识和技能表现方法,同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开发美术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在平时多积累一些学习素材和实践练习。
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美术课堂的教学,运用图像、音像的功能,提高学生对非高考科目学习的兴趣。希望每学年能举办一次学生作品画展,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宽知识面,增强学习的信心。
4、结合学校开设的校园隐形艺术课程,引导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挖掘相关的美术知识,将审美的愉悦享受渗透到各学科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确保课堂的教学效果,顺利地实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