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配套教学设计(3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配套教学设计(3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09:52:3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聆听分析《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三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2、尝试用地方方言模唱《弥渡山歌》,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3、结合云南本地家乡的一些音乐进一步感受南方民歌风格。
2学情分析
1、《飘逸的南国风》是本教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的最后一节,因而这节课一方面重点感受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另一方面带领学生探讨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是本节课考虑的重点。 2、《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真正的感受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呢?我根据教材以及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溶入了根据云南建水小调创作新民歌《西厢坝子一窝雀》,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民歌来感受南方民歌的音乐特点,关注及弘扬本土文化。 3、本节课中,重视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和情感体验,在愉悦-乐趣-兴趣-情感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认识、理解南方民歌风格特征。 2、深入认识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形成的原因问题。对前三节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对民歌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南方民歌。 2、让学生更全面的对各地区民歌有一个大概认识,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民歌的认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回顾)1、什么是民歌? 2、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分。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竞赛) 1.写出本组同学收集到的民歌名称(时间一分钟) 2.能演唱的民歌中一两句歌曲或词。 3.判断演唱歌曲的属性?(地区、体裁、是否传统民歌) 教师小结: 民歌的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地域广阔,南北东西在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都导致民歌在音乐风格上的多姿多彩。 (播放ppt图片上不同地方音乐片段) 西北民歌:大多高亢辽阔、 起伏较大 中原民歌:淳朴、叙事性抒情 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西北地区歌曲以及中原民歌,今天我通过三首民歌来了解南方民歌的不同风格
活动2【讲授】 欣赏歌曲《弥渡山歌》
二、新课《飘逸的南国风》 (一)欣赏歌曲《弥渡山歌》 1、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弥渡,欣赏云南风景图片。弥渡地处滇西高原。位于云南省西部, 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部。其北部有云岭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加上相距不远的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正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所以也是蕴藏民歌的大好地方。弥渡是闻名全国的花灯之乡和民歌之乡,花灯名曲有《绣荷包》、《十大姐》,被誉为东方小夜曲的民歌《小河淌水》也出自弥渡。 2、说说歌曲的哪一句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3、请同学回答。 4、教师点评。师语:“依哪!”,这句便是引腔,这种长音在南方民歌中很常见。 5、总结? 《弥渡山歌》的歌词共八句,前六句采用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极具南方的含蓄色彩。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
活动3【讲授】欣赏《对鸟》
(二)欣赏歌曲《对鸟》 1、教师提问。学生中有没有会说或听过浙江方言的同学吗? 2、聆听歌曲,说说其中的出现了什么词。由教师简介歌曲。 在我国,以对花为题材的民歌到处都有,而以对鸟为题材的民歌,全国仅此一首。音乐上分两部分,四个句,按起承转合的方式运转。音乐清新爽朗、真切自然,颇具有纯真的色彩。
活动4【讲授】欣赏歌曲《幸福歌》
(三) 欣赏歌曲《幸福歌》 1、聆听歌曲。 2、教师简介歌曲。《幸福歌》是新中国成立后传播开来的新民歌,由湖北民歌手蒋桂英创编,歌曲的内容歌颂解放后农民的幸福生活。
活动5【练习】对比欣赏
1、播放ppt地图上显示不同地区的音乐,对比欣赏不同地区民歌风格迥异及特点。 2、教师点评。 (1)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歌词内容、节奏、旋律、调式、结构、演唱形式、伴奏乐器等因素上。 (2)影响民歌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原因,多为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条件、风俗习惯、语言特点、文化传统、文化交流、审美观念等因素。 (3)同一民族的民歌,由于分布地区的不同,在音乐风格上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因为该民族的民歌会受到当地音乐文化的影响,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相交融,最终造成音乐风格发生变化的结果。
活动6【活动】拓展本土音乐
四、欣赏本土音乐新民歌《西厢坝子一窝雀》,加深学生对南方音乐的印象。
活动7【活动】总结本课
五、教师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三首南方民歌的欣赏,了解了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特征,并对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做了初步的探究,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后多去了解一下我国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