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枣核》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28.《枣核》课堂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4 09: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下第28课《枣核》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枣、核、爹”等12个生字,读准“折、涨”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学重难点
1.读准“折、涨”2个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学习这本书的最后一篇课文叫《枣核》,它是一个民间故事,我们同样要把第八单元的能力落实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生活中,见过枣核吗?谁起来说说。
生:枣核是椭圆形的,两边尖尖的,中间鼓鼓的。
师:也就是我们经常吃的枣子,枣子里面的核,你看,这是一颗圆圆的枣核,有多大呀?
生:很小
师:看得见吗?好像看都看不见,那课文说的是这样的枣核吗?(不是)同学们预习过课文,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枣核?
生:枣核很小,跟红枣一样大,所以它的名字就叫枣核。
生:枣核又聪明又勤快。
师:哇!他说出了枣核的特点,非常的勤快,非常的聪明。你说。
生:枣核会犁地,还会……它有很多很多的本领。
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写了,同学们能不能找出来读一读。
生:是第三自然段。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学习任务一:预学导读,梳理故事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鲍老师听了也非常高兴,枣核虽然小呀,但是很勤快,本领很多,你看爹娘都笑得裂开了嘴,枣核不仅勤快!还很聪明,昨天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自己运用原来学到的方法还梳理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鲍老师拍下了几个同学的作业,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谁的,请起立!好,你说说你是怎么来梳理内容的?
生:我是根据一个一个的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给它写在上面的。
师:听明白了吗?我们三下就学过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对不对?他把自己三年级学到的能力用起来了,而且仿照着《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方法列了表格,真棒!如果书写能够更工整一点,那就更棒了!请坐,来看第二个是谁?你是怎么梳理的?
生:我是先把一个内容用括号括起来,然后把它的主要内容写出来,还在主要内容的前面画图。
师:看到他的梳理,我们想到了哪一课梳理内容的方法。(漏)对不对?哎呀,真能干!继续往下看!这是谁的?
师:你太棒了!你怎么梳理?
生:这是荷花,就是在上面写每段的主要内容。
生:我是通过表格的方式把它分成很多小块,然后再抓动作以及顺序等方法把它的主要内容梳理出来的。
师:哇,太棒了!在前面它提取了重要信息。 列了开头,然后写出了枣核的能力,最后是写他的聪明,做的好事,有夺回牲口,惩治恶官,太能干了。
生:我是通过流程图来表示枣核这篇课文的。
师:而且它概括的非常的凝炼,枣核很勤快,哪里看出来,它提炼了三个词,读……
生:扶犁,打柴,赶驴
师:你看流程到这说枣核很聪明,怎么聪明呢?一年大旱,纳不上粮食,后来衙役牵走了牛驴……最后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你看,这样简单的流程图也非常棒,能够帮我们梳理。
生:我是先用思维导图还有花朵图和气球图梳理出来的,气球图他写的是县官,花朵图写的枣核的特点和能力。枣核勤快聪明和勇敢都在思维导图里面。
师:他特别会读书,他觉得枣核不光勤快聪明,而且还很勇敢,你为什么觉得他特别勇敢呢?
生:因为他敢作敢当,他去跟县官承认牲口是他自己牵的。
师:你看,读着故事能够有自己的感受,我想他待会一定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给复述好。 太棒了!同学们还做了很多很多的思维导图,我都来不及拍了。你看,各种各样的思维导图,有像书一样的,有像云朵的,还有自己画上插图的。有完成自主梳理内容的同学举个手!太棒了!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我们三零三班的同学!真会学习。
学习任务二:聚焦聪明,品读故事重要情节
师:想不想看看老师怎么处理的?想!哈哈,鲍老师没有你们这么能干,我就是找了几幅连环画,然后从文中摘出了一些关键词。可以跟着我一起来说一说吗?可以试试看。
师生齐说:有一年大旱,因为交不上粮食,衙役把牲口都给牵走了,庄稼人很着急。枣核说:“我要办法!”到了晚上,他就跳进县衙大院里要牵回牛驴,折腾半夜顺利赶回牲口。第二天,衙役来抓人,他蹦来蹦去,蹦到了县官胡子上,最后大摇大摆走了。你看,各种办法都能够帮助我们复述故事。作业本上怎么给大家梳理的?同桌两人合作,读一读,填一填,开始!
反馈交流
师:太棒了!其实他们刚才就已经简单地复述了这个故事,我把它填的这个答案贴到黑板上。这四个地方描写的都是我们的枣核,它有多么的聪明,他是在课文的哪几个自来段?谁能快速找一找?
生:重点在六到十三自然段!
师:好,那我们就来读一读第六、第七、十一、十二、十三这几个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让我们觉得枣核实在是太聪明啦!好,开始读吧!
交流枣核聪明的句子
生:我讲的是第六自然段,到了晚上,枣核跑到衙役们拴牛驴的院子外面。
师:你就说哪个地方让你觉得他特别聪明。
生:他一蹦蹦到了驴耳朵里面吆喝,枣核特别聪明,因为他人小,如果在地下喊的话,驴可能听不见,所以他只有蹦到驴的耳朵里,驴才能听见,就会听到的话走。
师:是这样吗?还有没有补充?对于这个驴耳朵,你也是找到驴耳朵的,就你。
生:这样衙役才不会发现他,因为没有谁会想到去搜驴。
师:而且驴耳朵的样子长得怎么样?很长,很适合躲起来对不对?非常棒!他躲到驴耳朵里就可以来让自己的吆喝声变得更大。
生:也不会被驴或者牛踩死。
师:哈哈,很安全对不对?他蹦到驴耳朵里面大声吆喝,怎么吆喝?
生:哦喝,哦喝
师:吆喝是大声的叫,吆喝的前面还有一个大声吆喝,再大声一点!哇!把牙医们吓得惊慌的喊起来。怎么喊?
生:有人进来牵驴啦!有人进来牵驴啦!
师:多好,驴耳朵真是个好地方,枣核确实聪明。还有吗?继续往下读。第七自然段。哪里让你觉得他特别聪明?好,你来。
生:我觉得他是趁衙役头子说不用管他,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咱们睡咱们的觉吧,就是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蹦出来,把门打开,赶着牲口回了村子。 我觉得他这个地方是聪明,因为他趁着衙役们不搜了的时候已经开始睡觉了,就把牲口赶了回去,这样可以不会被衙役们发现。
师:那衙役们前面不是已经在惊慌搜人了吗?衙役们为什么会不搜了呢?最重要的一点,他在干嘛?你说。
生:因为他好久好久都没搜到人
师:他折腾了好久好久。他一次又一次的在干嘛?
生:搜人
师:而枣核是一次又一次的在吆喝,我们看看,刚刚躺下,又听到了吆喝声,于是继续读……
师生合作反复读划线句子
师:同学们,我们读了一遍又一遍,还没有躺下,感觉怎么样?好累,用书上的词枣核就是在不停的什么衙役?对,这就是折腾(板书:折腾)折腾的实在是太累了,所以最后就是这个同学说的躺下了,都已经怎么样了?都不想管了,估计是什么怪物在作怪吧,随他。于是他才能顺利的把牛驴给牵回去。真的是很聪明的枣和,更聪明的在后面,谁来继续读后面几个自然段。你说,还有哪里聪明?
生:他很聪明,因为最后衙役拿了非常多的棍子狠狠的打。枣核这次没有往其他地方蹦,而是到了县官的胡子上。这个地方要是衙役们打到了的话,肯定大事不好了。
师:打到的可能是连谁一起打了。
生:连县官也要一起打了。
师:你看衙役们打这一面,读下去……
生: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
师:他蹦来蹦去,又折腾好一阵子,最后他蹦到了哪里?
生:蹦到县官胡子上。
师:还在胡子上干嘛?(荡秋千)你觉得他为什么要荡秋千?不动不也挺好的吗? 荡秋千有什么好?你来说。
生:就是想把那个县官惹得更生气一点
生:他在那个胡子上荡秋千可以更加折腾县官,而且就算打的话还有机会打到县官。如果在荡秋千的话,那个根本打不到他。
师:哎呦,这脑瓜子太好了!但我还是要问啊,为什么他不马上蹦到胡子上,而是前面蹦来蹦去折腾那么久才蹦到胡子上?
生:他想先耍一会儿衙役,然后再跳到县官的胡子上,然后让衙役们打县官的下巴骨。
师:你要是衙役被他耍了这么久,你会怎么样?
生:我会很生气
师:不光衙役生气,更生气的是谁?你看看县官在这个课文当中说的这几句话,在最前面他说:给我打,后面这样说,最后又是怎么办?但是他没想到的是,最后打到了谁?哈哈,你看啊,这个枣核是不是真的聪明绝顶?人小本事大,这样的故事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把它复述出来好不好?那么这几个语段,四人小组分工合作,你可以一人选一个地方好吗?看看谁能抓住文中的词语,根据提示用上自己的话来有趣的复述好吗?
学习任务三:借助图表,合作复述续编故事
师:我们先来请这边的四个人来展示一下好不好?来,请起立。其他的同学做评委,五星评价用上文中词句简要复述是一星,如果能够根据提示图文讲清主要情节,黑板上的主要情节对不对,那就是三星,如果还能用上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复述得很有趣就是五星。小评委们做好准备,现在故事开始复述。
生复述故事,小评委评价。
提高难度,挑战复述整个故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