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配套教学设计(48)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配套教学设计(4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09:57:1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2、聆听分析三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3、尝试用地方方言模唱《弥渡山歌》,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认识、理解南方民歌风格特征。
2、深入认识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形成的原因问题。对前三节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对民歌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南方民歌。
2、让学生更全面的对各地区民歌有一个大概认识,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民歌的认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飘逸的南国风
一:导入
设计意图:从“飘逸的南国风”中的“国风”着手,引出《诗经》里“国风”的含义,即民歌,并且解释南方音乐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回答。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飘逸的南国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那你们知道《风》是指什么吗?
生:民间歌曲
师:即为国风,指民歌,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去领略下南方民歌。
二:新课讲授
(一)1.介绍南方地区
2.视频欣赏
3.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弥渡并展示图片
(二)欣赏歌曲《弥渡山歌》
1.思考与探究: a..聆听歌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b.注意歌曲的开头和结尾有何巧妙之处?
2.视频欣赏《弥渡山歌》
3.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
a.情绪感受:亲切、抒情
b.巧妙之处:首尾呼应 “ 咿 哪”,称为引腔,很多云南民歌中都有。
4. 朗读歌词,并分析歌曲
《弥渡山歌》的歌词共八句,前六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极具南方的含蓄色彩。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
5.歌谱展示(学生随音乐完整演唱一遍)
(三)欣赏歌曲《对鸟》
1.师:离开了云南,我们再去看看浙江地区的民歌,欣赏歌曲《对鸟》
2.思考: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歌曲有什么特点?
3.学生回答问题
4.老师点评:曲调高亢、响亮、悠扬,旋律清新爽朗、优美舒缓,节奏自由、舒展在生活中被广泛传唱,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经久不衰。一问一答的问答形式,因此具有即兴编词的特点。
5.歌曲分析: 在我国,以对花为题材的民歌到处都有,而以对鸟为题材的民歌,全国仅此一首。歌曲采用方言演唱,南方民歌色彩浓郁。前两段采用了徵调式,后两段采用了羽调式,使对比色彩加强。
(四)欣赏《龙船调》
师:接下来我们再去屈原的故里——湖北游上一游,来到湖北就不得不听《龙船调》,其中有个最有意思的就为“一唱众合”了,同学们一定要把我机会啊,女生:“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咯”,男生:“还是我来推你嘛“。视频里出现了三次这样的对白,我们一起来欣赏《龙船调》并表演这段对白。
(五)欣赏《幸福歌》
1.师:大家表演的很精彩,下面这首也有《龙船调》的影子,一起来欣赏这首湖北民歌《幸福歌》,并找到书上齐唱部分,我们一起边听边学一下,并体会歌曲带给我们什么情绪?
2.欣赏歌曲
3.学唱歌曲,师生合作共同演唱《幸福歌》,进一步体验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4.师:唱的很好,你们的演唱能感受出你们都洋溢着喜庆和幸福。
三:拓展与探究
1.从聆听的几首民歌中,请学生讨论一下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思考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形成是由哪些因素构成?
2.对比欣赏《圪梁梁》和《茉莉花》
3.再次归纳对比南北方民歌特点
南方民歌如同柳永的婉约词派,含蓄优美、抒情细腻
北方民歌则更像是李白笔下的唐诗,宽宏大气、豪放恣意
四:教师小结:
俄罗斯作曲家居伊说:“民歌中表现出整个民族的创造力量!”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先生说:“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期待同学们不但能够同懂我们民族的民歌,将来还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甚至发展我们的民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