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聆听书本以及课外相关乐曲,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2、深入了解并总结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以及形成的原因等问题。
2学情分析
1、主要以感受我国南方民歌特点为主,引导学生体验、认识、理解我国原生态民歌的风格特征。
2、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走进民族音乐,并感悟、理解民族音乐,激发学生我国原生态音乐作品的热情。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弥渡山歌》聆听感受
2、教学难点:理解作品所体现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师出示本课课件,揭示课题。(课前音乐:《采茶舞曲》)
1、请学生看地图,说说是我国的哪一个省,知道哪些景点和民歌。
2、教师点评。(图片观赏)
云南,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少数民族云集,民歌特别丰富,有着
独特的民族、地方特色。
知识小卡片:泼水节: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
持续3--7天,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一天。
洱海:环境极为优美的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银苍玉洱”、“高原明
珠”之称。又因背靠苍山,面朝洱海,被众多年轻人成为海誓山盟
的地方,他们都愿意来到此处立下爱的誓言。
活动2【讲授】作品鉴赏
(一)、《弥渡山歌》云南民歌
1、聆听之时,思考问题:
歌曲中哪一句显得较为特别?(对比之前几课中所听民歌)
2、请2--3位同学回答
3、教师点评
这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歌词用了比兴的手法,暗示着爱情道路
上的艰难曲折。旋律由三部分组成:起——平——落。起即引腔,
这种长音在南方民歌中非常常见。
4、再次领略(视频)
拓展欣赏:《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视频)
5、乐器介绍: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
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傣族代表性乐器,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
(二)《对鸟》浙江民歌
1、展示浙江地图
2、聆听歌曲,思考:感受方言特点,观察歌词有何特点。
3、请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
在我国,对花为主题的民歌很多,但是以对鸟为主题的民歌,全国仅此一首,语言上采用了吴方言演唱,南方民歌色彩颇浓,歌词上段与段之间采用了问答的形式,质朴醇厚,生动形象。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一段感受其特点。
活动3【活动】拓展欣赏
欣赏三首颇具江南特色的小调民歌
《杨柳青》扬州民歌、《太湖美》无锡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
活动4【作业】课堂小结
(一)、请学生总结本单元所学民歌特点:
1、即兴性2、多用方言演唱
3、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
4、多用民族调式,体裁各不相同,但都是体现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
和情感。
5、原生态的民歌都为无伴奏
(二)、观赏中央电视台广告“茉莉花”,引用其最后一句话:
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