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2、聆听分析三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3、尝试用地方方言模唱《弥渡山歌》,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
2学情分析3新设计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设备、《飘逸的南国风》课件等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认识、理解南方民歌风格特征。
2、深入认识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形成的原因问题。对前三节进行总结和归纳。
让学生对民歌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南方民歌。
2、让学生更全面的对各地区民歌有一个大概认识,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民歌的认识。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观看《云南映象》的一个片段设问:
1:这个片段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音乐文化?
2:你知道这个大型歌舞的名字吗 领衔主演是谁?
讨论:这几幅图是大型歌舞《云南映象》中的几个精彩画面,它反映的是云南地区的音乐文化,是由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领衔主演的。
师语:《云南映象》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热爱。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一直向大家诠释云南这个神奇的地方原生态的美丽,同样的,一首民歌也可以展开一副特定的画卷。
活动2【活动】欣赏歌曲《弥渡山歌》
(一)欣赏歌曲《弥渡山歌》
1、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弥渡,欣赏云南风景图片。 弥渡地处滇西高原。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部。其北部有云岭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加上相距不远的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正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所以也是蕴藏民歌的大好地方。
2、说说歌曲的哪一句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3、请1-2名同学回答。
4、教师点评。 师语:“依哪!”,这句便是引腔,这种长音在南方民歌中很常见。而前面歌词中的“蜜蜂、梁山伯”等,是为了铺垫最后一句歌词“哥抬石头妹兜土”,这种手法叫做比兴。
5、总结 《弥渡山歌》的歌词共八句,前六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极具南方的含蓄色彩。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
活动3【活动】欣赏歌曲《对鸟》
(二)欣赏歌曲《对鸟》
1、教师提问。 学生中有没有会说或听过浙江方言的同学吗?
2、聆听歌曲,说说其中的出现了什么词。由教师简介歌曲。在我国,以对花为题材的民歌到处都 有,而以对鸟为题材的民歌,全国仅此一首。音乐上分两部分,四个句子,按起承转合的方式运转。音乐清新爽朗、真切自然,颇具有纯真的色彩。
活动4【活动】三) 欣赏歌曲《幸福歌》
三) 欣赏歌曲《幸福歌》
1、聆听歌曲。
2、教师简介歌曲。 《幸福歌》是新中国成立后传播开来的新民歌,由湖北民歌手蒋桂英创编,歌曲的内容歌颂解放后农民的幸福生活。
活动5【练习】随堂小游戏
二、随堂小游戏
答案:
(1)《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北民歌
(2)《青春舞曲》—————— 新疆民歌
(3)《回娘家》——————河北民歌
(4)《小河淌水》——————云南民歌
活动6【讲授】归纳概括
三、归纳概括
1、阅读书本37页第一段文字,思考一下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等问题 因为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民歌,在其内容、音调、结构、音乐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会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这种特征就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民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会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2、教师点评。
(1)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歌词内容、节奏、旋律、调式、结构、演唱形式、伴奏乐器等因素上。
(2)影响民歌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原因,多为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条件、风俗习惯、语言特点、文化传统、文化交流、审美观念等因素。
(3)同一民族的民歌,由于分布地区的不同,在音乐风格上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因为该民族的民歌会受到当地音乐文化的影响,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相交融,最终造成音乐风格发生变化的结果。
活动7【活动】课堂小结
四、教师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三首南方民歌的欣赏,了解了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特征,并对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做了初步的探究,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后多去了解一下我国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