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配套教学设计(19)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配套教学设计(1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0:02:3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材分析
1、《弥渡山歌》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旋律由三部分组成:起-平-落,起——引腔,平——是一个匀称的短句,落——引腔。
2、《对鸟》是一首浙江温州乐清山歌。现在广为流传的《对鸟》,是乐清民间所说的抛歌之一,原是在儿童歌谣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劳动和生活的产物。
3、《幸福歌》是新中国成立后传播开来的新民歌。这首歌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情绪热烈欢快,充满乐观向上的激情。内容为歌颂解放后农民的幸福生活。
2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民歌的概念,总结民歌的特点。
2、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我国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原因及发展。
3、在对学生的听、学、辩、唱等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为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民间音乐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3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少数民族学生居多,高中生认识音乐的面除了流行乐和当地的少数民族音乐外,很少接触外界不同风格的音乐。从云南省音乐入手,边了解当地风俗边加入自己本地的音乐进行教学。
4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用探究的学习方法了解所学民歌风格及形成原因。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一、课前组织
桌椅面对,分成男女相对的形式。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三跺脚》,提问:这首曲子来自哪里?处于中国东南西北的哪个方向?属于民歌、美声、通俗?什么是民歌?
答:三跺脚又叫"跳芦笙"、"跳三弦"、"三脚歌"、"跳歌"。是广泛盛行于思普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逢年过节,或遇重大喜事都要跳三跺脚。
通过地图了解:南方地区是以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地区。民歌原本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
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活动2【讲授】讲授
一、歌曲欣赏
(一)、弥渡山歌(课件)
1.师:看到图片是哪里?(云南大理三塔)
2.歌曲简介:弥渡地处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弥渡县城过去在曾是各省游民杂居之地,南来北往的马帮不仅给这里驮来了商业的繁荣,也给这里捎来了夜深人静时思亲的吟唱,于是用歌声释放赶马人的怀乡之情,用歌舞驱散飘流他乡的孤独,深深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引起了常常经受着生离死别心痛的当地人的共鸣。而弥渡山歌则是从那时起,这里的人们慢慢养成的用歌声倾诉喜怒哀乐的习性。弥渡山歌小调,口口相传。它就像一部长诗,记录着弥渡的时代变迁,抒发着各个时代人们的内心情感,倾诉着人们各个时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和爱憎。
3.音乐表现什么内容?
弥渡地处滇西高原,《弥渡山歌》是一首爱情山歌,全部歌词共八句,前六句全部是比、兴,暗示爱情道路上的艰难曲折。最后两句揭开主题,表现了追求纯洁爱情的决心。歌词含蓄,表现手法巧妙充满美感。
4.感受:接下来我们体会一下云南民歌:云南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汉族民歌可概括为山歌、小调、劳动歌曲和舞蹈歌曲四大类。如《小河淌水》、《猜调》等。
(二)、观看图片
1.杭州西湖。师:来自哪个省?(浙江)。接下来我们将欣赏到的是浙江民歌《对鸟》
2.简介:《对鸟》是一首浙江温州乐清山歌。现在广为流传的《对鸟》,是乐清民间所说的抛歌之一,原是在儿童歌谣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劳动和生活的产物。雁荡山麓、群山之间、万木争荣、百鸟和鸣,儿童们在山林间放牧、砍柴或采野果,触景生情,不由自主地互猜鸟名,放声对唱起高亢嘹亮的山歌,《对鸟》由此产生。
“对鸟”就是关于“鸟”的问答歌,从文学题材和形式而言,它与“对花”属于同类。“对花”体民歌几乎遍布全国,而“对鸟”大概只有这一首,所以它的题材内容本身就非常特殊。
由于它曲调高亢、响亮、悠扬,旋律清新爽朗、优美舒缓,节奏自由、舒展在生活中被广泛传唱,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经久不衰。都说文艺作品越是有地域特色的就越是世界的,驰誉海内外的乐清民歌《对鸟》便是一个例证。
3.运用于对比
A.播放《温州一家人》主题曲,了解温州:《温州一家人》全剧以温州人周万顺一家的命运沉浮,浓缩温州人创业奋斗历程,反映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代变迁。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B.广西壮族民歌刘三姐《对歌》,体会有什么异同点。
都是通过问答。只是群唱与独唱的区分。
C.课堂小活动:学习刘三姐,体会对唱。
分组创作:同桌一组,用草稿纸写一段问答句子(每句话7个字),运用自己的方言对话配上《刘三姐》的曲调来完成。
(三)、观看图片
1.导语:同学们,当你们看到家乡美丽的景色时,当你们品尝到家乡的果实时,当你们看到一座座新房在自己的家乡崛起时…大家感受到的今天的生活是如此美好和幸福。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是新中国成立后传播开来的新民歌,由湖北民歌手蒋桂英创编并首唱的《幸福歌》。
2.歌曲分析:歌曲的旋律吸取了湖北农民劳动时所唱音调,以天门民歌的音乐素材为骨架,两种特征音调(51215和35653),最终形成这首《幸福歌》。这首歌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情绪热烈欢快,充满乐观向上的激情。内容为歌颂解放后农民的幸福生活。歌曲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情绪热烈欢快,充满乐观向上的激情。
3.体会“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板书内容:飘逸的南国风
民歌:山歌小调号子
内容:《弥渡山歌》——山歌比兴手法爱情
《对鸟》——乐清山歌曲调高亢
《幸福歌》——新民歌一领众和
(四)小结民歌风格(ppt展示)
(五)、通过对比欣赏归纳南方民歌特点
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善用比、兴,其旋律多表现得婉转、细腻、抒情。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结构短小精悍。歌曲前多有引子。
不同地区的民歌都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从而成为该地区音乐特征的标志。不管是传统的民歌还是创作歌曲都是源于生活,都来自于本民族的音乐: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听辩不同地区的民歌,探究影响民歌风格特征的原因。
南方地区河流交错,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对里的人们聪颖细致,音乐风格委婉秀丽;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石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与大自然做斗争,所以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活动3【活动】小结
(六)、民歌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主,赋予了民歌新的生命,民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美好的前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正像一个人在经过艰苦跋涉的沙漠旅行后,突然看到了碧波万顷的大海,人们的情绪激动了,歌不断从激动的心头流出来。人们用歌声唱出了对党、对毛主席、对新生活的无限热爱。人民创作了如《东方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浏阳河》《八月桂花遍地开》等传世之作。(播放《我是歌手》第二季 沙宝亮《浏阳河》歌曲)
四、小结课堂
:今天我们学习的南方民歌,也总结出了它的特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人群唱一地曲。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播放西双版纳州歌《让我听懂你的语言》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