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张PPT)
是秦岭淮河以南称为南方。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513万(2008年),占全国人口3.36%,人口排名为第13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云南元阳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彝族,按照古老的彝族太阳历,一年中要过两次年。
彝族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0个月。每月以鼠日为一个月起头,12属相循环3次,在猪日终结为月末,每月36天。一年360天,剩下五或六天为过年日,不计算在10个月之内。大年在每年夏至日,过三天。第一天为接祖日,第二天为祭祖日,第三天是送祖日。小年在冬至日,只过两天,一天接祖,一天送祖,闰年加祭祖日过三天。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在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作曲家就采用了彝族“跳月”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民乐合奏。旋律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全曲主要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节奏为五拍子。
音乐一开始由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并由弹拨乐、弦乐、及乐队全奏反复出现,表现了姑娘多变的舞姿。第二部分进行了移调处理,并加强了最后两拍的力度,使音乐更粗犷有力,好似健壮的小伙子跳起了粗放的舞蹈。第三部分又转到原调,速度逐渐加快,笛子领奏后整个乐队全奏进入了高潮表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跳月舞(也叫大三弦舞)的基本步伐为:换脚跳三步,空中蹬脚两下,形成五拍的组合
云南 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
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
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
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配的祝福,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
云南的汉族人民与众多的少数民族人民在包括文化、音乐在内的许多方面有长期而广泛的交往。因此,云南的汉族山歌更带有山野的泥土气息,曲调上也比四川、贵川的山歌
都要丰富多彩。除了少数
民族的影响之外,历史上
曾有大量江南人迁徙至云南,
因此云南民歌中又有江南风格与西南风格的混合因素。
为什么云南山歌往往开始先唱一个漫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
云南山歌的特点是什么?
《蝴蝶泉边》是选自电影《五朵金花》
“三月街”是云南大理白族人民的传统盛会.某公社副社长金花和姐妹们 一起去赴会,不料中途马车车轮坏了 ,为难之际,巧遇剑川青年阿鹏。阿鹏是个出色的铁匠,他帮姑娘们修好 马车,便匆匆赴会参加赛马.阿鹏在赛马会上夺得冠军,又遇金花,两人互生爱恋之情,在蝴蝶泉边互赠信物 ,并相约翌年山茶花盛开季节在苍山脚下相会。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哎-------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 哥象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 月亮出来照半坡,照半坡, 望见月亮想起我阿哥, - 一阵轻风吹上坡,吹上坡, 哥啊!哥啊!哥! 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
密祉乡的珍珠泉
小河淌水
银色的月光下,周围一片宁静,
只有山下的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
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
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
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意,
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远方
为什么云南山歌往往开始先唱一个漫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
对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故往往开始先唱一个漫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
云南民歌的特点?
比较的婉转,飘逸,富有南方山歌的风格。
下周准备活动课
内容:竹竿舞
由文艺委员选出6个人,负责敲竹杠
活动的过程作为阶段性测试的成绩,不参 加的为D(不及格)
同样是汉族,江浙一带的民歌又有什么特点呢?
《采茶舞曲》是杭州的一首民歌,采茶舞曲是出自什么地方呢?很多人以为这首歌是以杭州梅家坞茶农生活为原型创作的。其实它出自泰顺,是在温州地区的,泰顺位于温州西南部,“中国茶叶之乡"、"廊桥之乡"。
泰顺山区盛产茶叶,有一次在演出的时候,周大风常与当地村民一道上山采茶。云雾飘渺的山峦、泉水丁冬的溪流以及欢声笑语的采茶人,一派独特迷人的江南风光,周大风被深深地吸引。他想起几年前,有位领导曾经对他说过:“周总理说杭州山好、水好、茶好、风景好,就是缺少一支脍炙人口的歌曲来赞美。”周大风思考: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是否能通过戏曲的形式来反映?
大家听这首曲子有一个什么特点?
这首曲子是一首戏曲风格的歌曲,也是一首舞曲。它原是越剧现代戏《雨前曲》的主题歌及舞蹈曲。后来根据歌曲改编成舞蹈小品《采茶舞》。乐曲采用浙江民间音调的特点,旋律优美流畅,其中逗趣性的乐句,如一问一答,似年轻人在相互嬉戏,像老年人对丰收的赞美。
“采茶”原是中国一种民间歌舞体裁,流行于南方产茶区,用于表现种茶、采茶的欢乐情绪。这首采茶舞曲保持了民间采茶歌舞的基本风格,采用民族的五声调式,又有调式交替的素材,曲调欢快、跳跃,再现了采茶姑娘青春焕发的风貌。现在这首采茶舞曲,《采茶舞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作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保存起来,并被推荐为这一地区的音乐教材。这是中国历代茶歌茶舞至今得到的最高荣誉,成泰顺县歌。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
苏州也是一个江南水乡的风光,跟杭州很类似。它的旋律表现得婉转、流畅、细腻、抒情,很符合江南水乡的特点。节奏比较松弛。
天乌乌(方言)
注:①揶,举;
②旋鲻鼓,胡鳅鱼;
③盐,咸。
天乌乌要落雨,阿公仔举锄头要掘芋, 掘啊掘,掘啊掘,掘著一尾旋鰡鼓, 依哟嗄都真正趣味。 阿公仔要煮咸,阿妈要煮淡, 俩人相打弄破鼎, 依哟嗄都啷当叱当枪,哇哈哈。 阿公仔要煮咸,阿妈要煮淡, 阿公仔要煮咸,阿妈要煮淡, 俩人相打弄破鼎, 依哟嗄都啷当叱当枪,哇哈哈。
邓 丽 君
音乐: 《月亮代表我的心》(邓丽君演唱)
星耀半世纪的天籁女王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生于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祖籍为河北邯郸大名县邓台村,是一位在华人社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台湾歌手,亦是20世纪后半叶最富盛名的华语和日语女歌手之一
现在已经很难确认,大陆青年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歌是通过什么方式了,一般认为,最早是从海外探亲或旅游回来的人带回了邓丽君的磁带和录影带——那时她已经红遍“外面的世界”。
很快,邓丽君的歌声在年轻人中迅速流传开来,先是翻录磁带、盗版磁带,然后就是翻唱集锦。
从程琳、成方圆、张蔷到后来的那英、田震、王菲,80年代出道的女歌手们几乎没有人不曾翻唱过邓丽君的歌。
甜美的歌声,总回荡在耳边。“甜蜜蜜,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啊,在梦里,在梦里……”《甜蜜蜜》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 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又见炊烟》。
“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细唱。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着芬芳。我爱这夜色茫茫,也爱这夜莺歌唱,更爱那花一般的梦,拥抱着夜来香,吻着夜来香。夜来香我为你歌唱,夜来香我为你思量,啊,我为你歌唱……”《夜来香》。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在水一方》。
这样浸透人性之美的歌词,再配上轻柔上口的旋律,击中了人们心中的最柔软处,男男女女从邓丽君的歌声中重新知道,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原来情感可以如此多姿,原来世界可以如此温情……
多少人,在邓丽君的歌声中懂得了爱情的美丽;多少人,心头回荡着邓丽君歌曲的旋律开始了第一次爱恋……
邓丽君让人们意识到,原来还有这样一种唱法,能让人人能开口歌唱,让人人都觉得自己也有歌唱才能。以前那纯粹表演声音的美声太艺术了,让人敬而远之。邓丽君这种后来被大陆称为“通俗唱法”的歌唱,广大民众不但爱听,也能唱,在倾听和吟唱中得到双重享受和抚慰,其流行完全在情理之中。
邓丽君的语言天分不错,因为祖籍是河北,母亲又是山东人,邓丽君一口流利的山东话让人很是亲切。
1963年8月邓丽君先是主动要求妈妈帮她报名歌唱比赛,更以仅10岁的小小年纪,参加台湾“金马奖唱片公司”的歌唱比赛,以地方小调《采红菱》一举击败比她年龄大得多的实力派竞争者,获得第一名,正式开始了她的歌唱生涯。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此后,她的语言天分也很快显露,备受关注。
邓丽君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新与旧的冲突矛盾中,她那温婉而柔美的声音,引发了无数年轻人的狂热追逐。在一个特定时空中,让两个异面轨迹交汇在一起,于是她成为那个年代一个带有变革色彩的符号、一道许许多多人喜爱的独特佳肴。
邓丽君是一些人的“梦中情人”,对那些听惯了口号式歌曲的男女老少来说,邓丽君那情意缠绵、柔情万种的歌声,让人情不自禁地“蠢蠢欲动”。
1979年,邓丽君荣获中国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在台湾歌坛站稳了脚。1981年,她的5张大碟在中国香港同时获得白金唱片奖,彻底征服香港歌坛。1983年,邓丽君来到全球流行歌手的梦想之地——— 拉斯维加斯的“恺撒皇宫”,是首位在此签约演唱的华人。
改革开放之初,邓丽君的歌曲是一种具有颠覆效果的符号。她那清甜圆润、缠绵柔情的歌声,让大陆听惯了激昂高亢的革命歌曲的年轻人耳目一新。
从小有着唱歌天赋的邓丽君14岁因为家境贫寒被迫辍学登台表演,从此开始了她传奇的歌唱生涯。至20世纪70年代末,在台湾,“邓丽君只是星河中芸芸歌手之一。真正的巨星地位,是在她的歌进入大陆之后才奠立的。”
当时很多人,下了班或放了学,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遍遍地听着邓丽君的歌。她的《船歌》、《采槟榔》、《何日君再来》、《我一见你就笑》、《小城故事》等等,至今都脍炙人口。她的歌声,让老人感到了时光流转;她的歌声,让年轻人理解了自己对爱情的痴迷。她的歌声不仅承载了一代人的酸涩悲喜,也浸透了一代人对风雨岁月的回忆。
许多年前,一代人被她的甜美歌声深深陶醉。许多年后,这一代人在她的歌声中迈向中年、老年。走在大街上,邓丽君的歌不经意地从某家店铺飘进耳朵,你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隔世地想起自己青涩的初恋。
在华语歌坛上,邓丽君是一个传奇。她的歌有一种让人忘记痛苦的甜蜜,她的笑容温柔得让人窒息。也许她出现的年代已经远去,但是当你在黑夜里重温她的音乐,那种安慰与甜美总是静静地温存在你心灵的一个角落,不经意地悄悄流出。
日本是亚洲流行音乐的中心,也是很多华人歌手的兵败之地。邓丽君1984年在日本竟势如破竹,她的专辑《偿还》在日本唱片流行榜上停留了将近1年!刷新日本乐坛历史纪录。次年的单曲《爱人》14周蝉联日本广播“点唱流行榜”冠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入选日本红白歌会。
嗓音甜美不绝于耳投身娱乐圈接近30年的邓丽君,一生获奖无数,多次打破历届金唱片纪录,以清丽可人的外形、甜美圆润的嗓音、雅致脱俗的气质广受港台、东南亚、日本歌迷的青睐,其成就至今无人可及。
1987年起,邓丽君穿梭于美国及法国,但除慈善演出外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逐渐淡出歌坛。1995年5月8日,她因哮喘发作在泰国逝世。一代巨星告别了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
时间催人老,却无法更改邓丽君歌声的永久魔力,1995年5月8日,人们被邓丽君去世的消息所震惊,听到这个消息,每个人的心底都会升起彻骨的惋惜与悲凉,逝者如斯,生命无常,只有歌声依旧……
怀念邓丽君
甜美歌声永在人们心里
南北民歌
南方:歌词含蓄内在,旋律婉转,流畅, 飘逸,情感细腻,以抒情见长.结构短小精悍.
北方:粗犷,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十分大气磅礴.
都是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受地域环境,语言特点,文化传统的影响.
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歌词内容、节奏、旋律、调式、曲式结构、演唱形式、伴奏器乐等相关因素上。影响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原因,多为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条件、风俗习惯、语言特点、文化传统、文化交流、审美观念等因素。同一民族的民歌,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在音乐风格上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下周(16周)为莆田市公开周,要带课本。
17周期末考试,请同学们把考试的曲目报给文艺委员,由文艺委员汇总,下周上交。
音乐感想300字,用作文稿写,17周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