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配套教学设计(2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配套教学设计(2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0:03:4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二)、聆听、演唱并分析三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三)、学会演唱《弥渡山歌》和《幸福歌》,尝试用地方方言演唱《对鸟》,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2学情分析
一)、欣赏《弥渡山歌》和《脚夫调》,感受两首作品不同的音乐情绪,在学唱《弥渡山歌》的过程中,分析对比南方山歌和北方山歌在旋律、节奏、调式和情绪上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结合南、北方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因素,探究形成民歌地方风格的原因。
(二)、知识学习:简介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3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演唱三首民歌,感受、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欣赏三首南方民歌,请大家探究以下问题:
1、比较三首民歌的音乐风格总结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是怎样的?
2、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哪些音乐要素上?
3、影响民歌的民族风格与地方风格的主要原因?
观看屏幕,直接提出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学习。
二、展开对比、分析探究南方山歌的风格特征
1、播放《弥渡山歌》的音频材料,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2、播放配套课件中《脚夫调》的视频材料。
设问:南北方山歌的区别。
3、再次播放《弥渡山歌》的音频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特点:起—平—落。
4、范唱并指导学生学唱《弥渡山歌》的引腔,引导学生感受山歌节奏较自由的特点。
5、范唱并指导学生学唱《弥渡山歌》的主体部分,引导学生感受山歌旋律起伏较大的特点。
6、指导学生完整演唱《弥渡山歌》,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特点,并与《脚夫调》进行对比。
7、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对比南、北方的生活环境的差异,归纳总结出形成民歌地方风格的原因。
8、播放配套课件中《弥渡山歌》的视频材料,引导学生通过画面深入体会环境对民歌风格形成的影响。
1、听音乐,思考问题。
2、对比分析总结出南北山歌的大致区别。
3、复听歌曲,分析歌曲的结构。
4、学唱引腔。
5、学唱歌曲主体部分,感受其旋律特点。
6、演唱、分析、对比。
7、交流资料,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出形成民歌地方风格的原因。
8、观看、聆听,深入体会环境对民歌风格形成的影响。
设计意图
1、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2、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地域环境对民歌风格的影响。
3、引导学生了解云南山歌的结构特点。
4、了解这种引腔在南方民歌中很常见的特点。
5、进一步探究南方山歌的特点。
6、引导学生感受两种不同调式所形成的不同的音乐风格。
7、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形成民歌地方风格的原因。
8、课件中的画面体现了《弥渡山歌》产生的环境,能够提供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
三、知识讲解
1、播放课件中“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文字资料并讲解。
2、播放课件中“南方民歌特征”的文字资料并讲解。
四、欣赏浙江民歌《对鸟》
1、播放课件中《对鸟》的音频材料,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设问:
(1)、什么演唱形式?
(2)、运用那种民族调式?
2、指导学生唱歌曲第一段的谱子,引导学生分析旋律进行特点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3、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的特点,范唱并指导学生尝试用方言演唱几句,引导学生分析和感受其旋律与当地方言之间的关系。
1、聆听、感受,思考并回答问题。
2、演唱并分析。
3、学唱并分析。
1、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进一步探索民歌风格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探索民歌与方言之间的关系。
五、欣赏湖北民歌《幸福歌》
1、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播放课件中的视频材料,引导学生感受其热烈欢快的情绪及歌曲的时代特点。
2、播放课件中在音乐会上演唱《幸福歌》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探索民歌的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3、师生合作共同演唱《幸福歌》,进一步体验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1、聆听、感受
2、再次聆听,深入感受。
3、与教师合作演唱歌曲《幸福歌》。
1、探索民歌发展的时代特点。
2、探索民歌的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体验和表现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六、拓展与探究
1、播放本单元欣赏过的几首民歌片段,引导学生填写音乐风格比较表格。
2、布置课后进行小组讨论,写成小论文。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三首南方民歌的欣赏,了解了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特征。并对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做了初步的探究。到本课为止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将告一段落,但中国民歌浩如烟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做为炎皇子孙我们不但要了解,更应继成、传承、 发扬光大!
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