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3.3第2课时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3.3第2课时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05 08:3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2课时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基础过关练
题组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2024广东茂名期中)下图为“某月的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据此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此季节,图中①处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2.(易错题)此季节,图中②处季风最主要的成因是 (  )
A.澳大利亚与印度洋的气压差异
B.赤道低压带与亚洲低压间的气压差异
C.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D.太平洋与亚欧大陆间的海陆热力差异
  (2024安徽合肥卓越中学期中改编)下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图中(  )
A.①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
B.②为近地面的西风带
C.乙为多雨带
D.③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4.当甲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
A.气压带、风带南移
B.亚洲东南部盛行东南风
C.南亚盛行西南风
D.北京昼长夜短
  (2024江苏苏州新区一中期中)受下垫面状况的影响,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趋于复杂。下图示意南美洲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图示月份所在的季节可能是南半球(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图示海洋上的高气压形成于(  )
A.东南信风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盛行西风带   D.副热带高压带
  (2024河南开封祥符高级中学月考)下图是某季节不同纬度理想状况下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中甲属于(  )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极地东风带
8.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图中所示季节,山东省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023贵州多校期中联考改编)下图示意某月沿30°N纬线圈大气环流状况(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气流运动方向,箭头粗细表示气流运动强度,阴影部分表示陆地)。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此时最可能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M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是(  )
A.地表温度低使空气下沉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同纬度太阳辐射的差异
D.陆地热低压切断高压带
11.下面地理事象与图示季节相符的是(  )
A.北美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
B.我国东部地区盛行西南季风
C.M气压中心北移影响我国
D.南亚盛行风因海陆热力差异形成
  下图为北半球1月气压中心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关于阿留申低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压带形成的
B.该低压和亚洲低压的成因相同
C.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被迫抬升形成
D.在此系统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13.M、N处同属世界典型季风区,二者相比(  )
A.形成原因相同,风向不同
B.形成原因不同,风向相同
C.N处季风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D.M处季风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14.(2024山西大同一中月考改编)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指出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并说出其成因。(8分)
(2)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4分) 
能力提升练
题组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2024江西吉安泰和中学月考)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M是一个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多分布于60°N附近,其强度和位置对东亚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M大气活动中心(  )
A.与海陆热力差异无关
B.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无关
C.与冷暖气流相遇有关
D.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
2.M大气活动中心偏强会(  )
A.导致东亚出现暖冬现象
B.导致东亚灾害性天气增多
C.有利于其南部P海域航海
D.导致西北季风减弱
  (2024山东烟台莱阳一中月考)图甲、图乙示意某地理兴趣小组收集绘制的南京和北京风频图,其中虚线、实线表示1月份或7月份,但因图例缺失,城市和月份均没有标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推测可知(  )
A.甲为北京,实线表示1月份
B.甲为南京,实线表示1月份
C.乙为北京,虚线表示7月份
D.乙为南京,实线表示7月份
4.虚线所示月份南京和北京风频差异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
①地转偏向力   ②纬度位置
③植被覆盖率   ④海陆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24四川遂宁射洪中学月考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很多。下图示意2022年某月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1)图中显示的应为    (1/7)月份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说明判断理由。(4分)
(2)说明此季节A地盛行风向的形成原因。(6分)
(3)说明图中N处高压中心的形成原因。(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D 据图可知,此季节亚欧大陆上的印度附近出现低压中心,由此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①处东南方陆地上出现高压中心,故此季节①处风向为东南风,D正确。
2.C 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使得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因此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故选C。
易错分析 本题容易将②处季风的主要成因归结为太平洋与亚欧大陆间的海陆热力差异导致该季节亚欧大陆30°N附近形成印度低压,与南半球30°S附近高压产生气压差,气流从南半球高压中心流向北半球低压中心。即使没有印度低压,该季节气压带、风带北移,②处也会形成西南风。
3.B 图中60°N附近为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30°N附近为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①是来自赤道地区的高空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30°N附近大量堆积被迫下沉形成的,属于由动力原因形成的,A错误;②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为近地面的盛行西风带,B正确;乙位于副热带高压带附近,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C错误;③为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的气流相遇,暖气流被迫抬升形成的,D错误。
4.A 甲气压带为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当甲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说明陆地出现高压中心,为北半球冬季。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A正确;亚洲东南部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北风,B、C错误;北半球冬季北京昼短夜长,D错误。
5.B 此时南美洲陆地上出现低压中心,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则出现高压中心,说明此时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应为南半球的夏季,故选B。
6.D 根据纬度位置判断,30°S附近应为副热带高压带,此时为南半球夏季,南美洲陆地上的低气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其呈块状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高压中心,因此图示海洋上的高气压形成于副热带高压带,故选D。
方法技巧 受下垫面状况的影响,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趋于复杂。往往是陆地的气压随季节而发生较大变化,海洋上的气压与全球气压带分布的一般规律基本吻合。因此冬季较高纬度陆地易出现冷高压,将该纬度原有低压带切断;夏季较低纬度陆地易出现热低压,将该纬度原有高压带切断。
7.D 图中甲是位于60°S与90°S之间的风带,应该是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D正确;副极地低压带位于60°纬线附近,副热带高压带位于30°纬线附近,西风带位于30°与60°纬线之间,A、B、C错误。
8.C 图中标注上升气流处位于赤道附近,应属于赤道低压带。读图可知,赤道低压带位置明显偏南,表明太阳直射点靠近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山东省位于亚洲东部,受季风影响显著,冬季盛行西北风,故选C。
9.B 图中示意某月沿30°N纬线圈大气环流状况,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结合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可知,M处位于120°W—150°W,即太平洋上,该处盛行下沉气流,应形成高压中心;图中90°E—120°E主要为亚欧大陆,陆地表面气流上升,应形成低压中心,说明此季节北半球同纬度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可判断此时最可能为北半球夏季,B符合题意。
10.D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M为夏季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同纬度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中心,而理论上30°N应分布有副热带高压带,故此时陆地热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D对。M虽为高压中心,但其在30°N,应为副热带高压带被切断后保留在海洋上的部分,其成因是动力原因,而不是地表温度低,A错。M气压中心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无关,B错。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温度有差异,是因为海陆热力存在差异,并不是太阳辐射存在差异,同纬度太阳辐射状况海陆相差不大,C错。
11.C 根据第9题分析可知,此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陆地气温高,形成的是低压中心,A错误;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B错误;结合图示和第10题分析可知,M气压中心应为夏季副热带高压带被陆地低压中心切断后,保留在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该高压中心夏季北移,形成的东南风影响我国,为我国带来降水,C正确;南亚夏季盛行的是西南季风,其主要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是海陆热力差异,D错误。
12.B 读北半球1月气压中心分布图可知,1月亚欧大陆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冷高压,即亚洲高压,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残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压,A正确,不符合题意;亚洲低压形成于北半球的夏季,是陆地气流受热上升形成的,与阿留申低压的成因不相同,B错误,符合题意;阿留申低压属于副极地低压带的一部分,该纬度范围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被迫抬升,近地面形成低压,C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水汽易凝结,多阴雨天气,D正确,不符合题意。
13.D M为东亚季风区,N为南亚季风区,冬季风均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南亚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与东亚夏季风成因(海陆热力差异)不同,A错误;无论冬夏季风,二者的风向均不同,B错误;南亚(N处)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C错误;东亚(M处)冬夏季风均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D正确。
14.答案 (1)亚洲高压(西伯利亚高压)。
成因: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冬季亚欧大陆降温较海洋快,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高压中心位于蒙古国和西伯利亚地区。
(2)夏季,亚欧大陆气压中心为印度附近的热低压;冬季,亚欧大陆气压中心为蒙古、西伯利亚附近的冷高压。
解析 (1)根据图示海陆轮廓和气压分布可知,此时北大西洋冰岛附近形成一个低压中心,南半球海洋上出现高压中心,南美洲出现低压中心,结合海陆热力差异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出现高压中心——亚洲高压(西伯利亚高压)。亚欧大陆冬季受亚洲高压控制,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冬季同纬度陆地比海洋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导致陆地上寒冷气流堆积,在亚欧大陆上形成冷高压,称为亚洲高压(西伯利亚高压)。
(2)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夏季,亚欧大陆升温快于海洋,形成热低压——亚洲低压,切断副热带高压带,使得高压保留在海洋上;冬季亚欧大陆则被亚洲高压控制,切断副极地低压带,使得低压保留在海洋上。
能力提升练
1.C 根据M大气活动中心位置及该处等压线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增大判断,M应为低压中心。且该低压中心位于50°N、160°E附近,可判断此时应为北半球冬季,M应为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该季节,因海陆热力差异,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将原来在60°N附近、向南移动的副极地低压带切断,使其保留在海洋上,即M是副极地低压带的一部分。而副极地低压带是由于盛行西风(暖气流)和极地东风(冷气流)相遇形成的,暖气流被不断抬升,使近地面气压降低,进而形成低压带。故A、B错误,C正确。北半球低压中心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D错误。
2.B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M大气活动中心为阿留申低压,其势力偏强时,亚洲高压与阿留申低压之间的气压差加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东亚冬季风(西北季风)势力增强,气温偏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增多,A、D错误,B正确;阿留申低压势力增强,气旋活动频繁,其南部P海域受其影响,易产生暴雨、暴雪、大风、浓雾、风暴潮等,不利于航海,C错误。
3.D 图中折线上不同点的方位即为该地区的风向,与坐标原点之间距离最远的风向为当地的最大风频。甲图虚线月份盛行西北风,实线月份盛行偏南风,乙图虚线月份盛行东北风,实线月份盛行东南风。南京和北京均受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控制,北京纬度比南京高,其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的次数较南京多,而南京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北京明显,因此判断甲为北京,乙为南京,虚线表示1月份,实线表示7月份,D正确。
4.A 由上题分析可知,虚线所示月份为1月份,1月份我国受亚洲高压影响,主要盛行偏北风,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及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较高、距离高压中心较近的北京盛行西北风,纬度较低、距离高压中心更远的南京盛行东北风,①②正确。植被覆盖率、海陆位置对南京和北京冬季风频差异影响较小,③④错误。故选A。图解如下:
5.答案 (1)1 理由:澳大利亚大陆上形成低压中心,说明此时是南半球夏季。
(2)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跨过赤道,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左偏,形成西北季风。
(3)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在30°S附近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被澳大利亚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N处高压中心。
解析 (1)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时,陆地增温比海洋快,因此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由图可知,图中澳大利亚大陆上形成了低压中心,说明此时澳大利亚大陆比同纬度海洋升温快,应为南半球夏季(1月份)。
(2)由图可知,A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结合上题可知,此时为1月份(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也会随之南移并越过赤道;在南半球向左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偏转,形成西北季风。
(3)由图可知,N处高压中心位于30°S附近海洋上,该处原本应为副热带高压带,该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上空气流不断堆积下沉)。此时为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切断了呈条带状分布的副热带高压带,使其变成团块状保留在海洋上,形成N处高压中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