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配套教学设计(2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配套教学设计(2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0:04:0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聆听《弥渡山歌》、《对鸟》、《龙船调》,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通过对几首南方民歌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2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通过义务教育的音乐课学习,对于音乐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素养。高中学生在大量的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冲击下对于传统音乐认识和兴趣不高,激发学生的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重在教师用哪种方式来引导。
,
3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认识,理解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难点:挖掘教材1 对鸟_起承转合;2弥渡山歌_起平落.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新设计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闻导入
通过江苏卫视娱乐节目中,神曲女王龚林娜逆袭<忐忑>,以一首中国南方民歌<小河淌水>打败全场,赚得掌声与眼泪的新闻事件引入南国乐风的主题.(只讲该条娱乐新闻与多方新闻媒体与网友评价,把视频留在后面相关内容中,让学生在期待中进入本课的学习.2分钟左右.)
活动2【讲授】聆听
一\邀请:学生会唱的南方地区的民歌,(大部分会唱<茉莉花>)由此教师引出另一首浙江民歌<对鸟>.
1\听<对鸟>问题A地方特色 B歌唱形式 C看谱,根据红箭头的提示找找旋律结构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并在书上的脯例中彪注有箭头的音符.)
2\学生听完后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3因为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从地域,环境,生活习惯,来分析民歌的内容,曲调,结构,音乐特点以及演唱形式,老师着重讲解在<对鸟>旋律中有关于红箭头标记的地方也就是音乐中的"起承转合".
二\听<弥渡山歌>
1\思考:
*题材是什么
*歌词写作用了诗歌的哪种表现手法
2\学生能根据歌词的内容回答出以上问题.
3\讲解起- 平- 落.
举例巩固欣赏导入中提到的<小河淌水>视频.
活动3【活动】情景创设
欣赏宋祖英金色大厅的<龙船调>表演,让学生参与角色演唱.
先老师跟学生分角色演唱,形成师生互动,学生熟悉歌曲后,再分角色表演唱.在教室形成一个简单的舞台.音乐课堂气愤热烈起来,学生得到了展示的机会.
活动4【练习】总结 对比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最后一节内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本节内容,还要总结之前所学四节课的内容,将第一节高亢的西北腔与本节内容从节奏,旋律,结构,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会有一个比较强烈的对比结果,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会更加清晰.
活动5【作业】巩固与拓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最后一个环节,将意大利三种风格迥异的民歌放在一起让学生在课后查资料对其进行对比,这不仅会让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有较好的运用,更拓展了他们对民歌的理解与认识.对学生以后欣赏民歌及不同风格流派的音乐奠定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