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全书综合测评(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全书综合测评(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05 23:0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全书综合测评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某日,D市(37.4°N,119.3°E)某中学地理王老师拟在当地拍摄该日月相照片,于是他用手机软件查阅了当地实时日相和月相信息(下表),并研究摄影时机。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太阳方位
06:13 17:53 145.67°
月出时间 月落时间 月亮方位
21:45 12:36 288.79°
  注:日相和月相方位均以正北方向为0°,顺时针方向旋转,度数增大。
1.该日可能是(  )
A.2月5日   B.6月5日
C.10月5日   D.12月5日
2.推测王老师查阅日相和月相信息时,手机显示时间可能是(  )
A.7:35   B.10:26   C.11:50   D.14:20
3.这天,王老师选择拍摄的时机有可能是(  )
A.10:30   B.14:30   C.18:30   D.22:30
  图1为某向斜山地质构造平面图,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关于图中岩层及海岸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石灰岩比砂页岩形成年代更早
B.砂页岩粒径比石灰岩更细
C.bc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
D.bc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
5.图1中的岩石类型与图2中的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A.砾岩—甲   B.花岗岩—乙
C.砂页岩—丙   D.石灰岩—丁
6.影响该向斜山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外力沉积作用   B.外力侵蚀作用
C.地壳上升运动   D.地壳水平挤压
  下图示意澳大利亚一处国家公园的位置,该公园是观赏野生动物的胜地。下表示意当地土著居民对一年中季节的划分。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季节(按 月份顺序) 现象或特征
古吉格 怒吼的瀑布、 咆哮的闪电
班格轮 死水潭、 水鸟众多
耶格 凉爽、晴朗
乌尔真 凉爽、晴朗
谷融 炎热干燥
滚弥冷 湿度递增
7.“谷融”最有可能是(  )
A.3—4月   B.5—6月   
C.8—9月   D.11—12月
8.该地最适宜观赏野生动物季节的主要大气环流系统及游客需注意的事项分别是(  )
A.赤道低压带 防雷   B.东南信风带 防晒
C.副热带高压带 防寒   D.东北信风带 防中暑
9.“古吉格”季节,我国某游客在此地发朋友圈,其文字内容可能为(  )
A.我到澳大利亚避暑   B.异国他乡过新春
C.我骑骆驼驰骋   D.静谧午后沙滩浴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滇中盆地中心,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该湖通过海口河泄水,注入南盘江。受湖泊水位和人为调控的影响,海口河下泄水量变化很大,下图示意抚仙湖近30年湖泊补给量、湖面蒸发量和湖泊蓄水变量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0.图示时间段抚仙湖水位最高的年份是(  )
A.1994年   B.2001年
C.2008年   D.2018年
11.影响抚仙湖蓄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湖面蒸发   B.湖水下渗
C.人为调控   D.降水补给
12.根据抚仙湖下泄水量的变化,推测2010年以来南盘江可能(  )
A.水量减少   B.含沙量降低
C.水质改善   D.流速加快
  秦岭中部太白山南北坡的落叶阔叶林带从海拔500 m向上一直分布到海拔2 800 m,可分为基带、典型垂直带和仍处于演化阶段的先锋性垂直带等亚带,是目前世界上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带。下图示意秦岭太白山南、北坡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3.关于太白山南、北坡向落叶阔叶林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北坡向亚带的类型相同
B.南、北坡向亚带的数量相同
C.亚带沿垂直方向更替相同
D.亚带沿水平方向分布相同
14.太白山落叶阔叶林带中具有先锋性的垂直带是(  )
A.秦岭红杉林亚带   B.糙皮桦林亚带
C.蒙古栎林亚带   D.栓皮栎林亚带
15.导致太白山落叶阔叶林带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原因主要有(  )
①山体纬度位置较低   ②山体相对高度较大
③落叶木本植物丰富   ④地处气候过渡地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
  下图为2023年4月20日东亚局部区域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甲、乙两条虚线代表从等压线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未来三个月后该区域海洋气温逐渐升高并且达到最高值。
(1)指出甲、乙两虚线区域哪一区域易出现降水,并说明理由。(6分)
(2)推测未来三个月内甲虚线区域移动方向,并说明影响其移动方向的因素。(7分)
(3)说出四个月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出现的天气现象,并分析其成因。(4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是我国陆地地势最低(-154.31 m)的地方。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北部,岩层以砂岩和泥岩为主。山体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图1为吐鲁番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图2为火焰山景观图。
(1)比较觉罗塔格与火焰山岩层的新老关系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2)指出吐鲁番盆地的地质构造,并据此分析该盆地的形成过程。(6分) 
(3)分析火焰山顺坡沟壑的形成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阿克苏河流域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地区,塔里木盆地北缘。昆马力克河和托什干河为阿克苏河的两大支流,下表为阿克苏河的径流组成与年内分配表。
水系 阿克 苏河
河流(径流 总量108m3) 昆马力 克河(45.4) 托什干 河(28.92)
径流组成/% 冰川融水 52.4 24.7
大气降水 30.4 45.1
径流年内分配/% 地下水 17.2 30.2
春 7.7 23.2
夏 68.1 57.1
秋 19.4 15.2
冬 4.8 4.5
材料二 阿克苏河与和田河是塔里木河两条重要支流,发源地海拔相近,均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山地降水补给为辅。阿克苏河汇入的水量约占塔里木河总水量的70%。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阿克苏河流域耕地面积明显增加,土地盐碱化严重,塔里木河水质也随之恶化。之后阿克苏河流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塔里木河的水质逐渐改善。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图。
(1)依据材料一推测阿克苏河的径流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哪个季节 该季节阿克苏河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是什么 (4分)
(2)依据材料二,推测与和田河相比,阿克苏河注入塔里木河的水量更多的自然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面积约48 700 km2,西部和南部为安第斯山余脉,海拔1 500~2 000米,多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现代冰川发育,雪线高度仅500~800米。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海拔180~600米,分布着温带草原和荒漠。下图为火地岛山脉分布图。
(1)分析火地岛西部和南部山地雪线较低的主要原因。(6分)
(2)阐释火地岛植被分布与岛屿自然环境的关系。(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C 读表可知,该地该日日出时间为06:13,日落时间为17:53,计算可知该日昼长为11小时40分钟,接近12小时,且材料信息显示,当地的纬度为37.4°N,说明该地不位于赤道附近,故可推断该日应接近二分日,结合选项判断,只有10月5日接近秋分日(9月23日前后),C对。
2.B 读材料信息可知,日相和月相方位均以正北方向为0°,顺时针方向旋转,度数增大。表中信息显示,此时太阳方位为145.67°,说明太阳位于东南方天空中,且该地纬度为37.4°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位于东南方天空中时应为上午,D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日该地昼长为11小时40分钟,根据公式昼长=(12-日出地方时)×2,可计算该日日出时,该地地方时为6:10,而表中显示该日该地日出的北京时间为6:13,这说明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3分钟。太阳方位为180°时(即当地正午12:00)北京时间应为12:03,若手机显示时间(北京时间)为7:35,则当地地方时应为7:32,与正午12:00相差4小时28分钟,而此时太阳方位145.67°与180°约相差3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纬度地区太阳方位移动35°所用的时间不可能为4小时28分钟,A错误;同理分析可知,若手机显示时间(北京时间)为11:50,则当地地方时应为11:47,与正午12:00相差13分钟,太阳方位也不可能在13分钟内移动35°,C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日接近二分日,日出太阳方位约为90°(大于90°),移动至正午180°,需移动约90°,时间对应昼长的一半,即约6小时(二分日昼长为12小时),故可推出该日太阳约6小时移动90°,约每小时移动15°,此时太阳方位与正午太阳方位约相差35°,故此时距正午12时约相差2个多小时,结合选项可知,10:26最有可能,B正确。
3.D 由材料可知,王老师想拍摄的是月相照片,月出时间为21:45,月落时间为12:36,拍摄月相的时间应在月出之后、月落之前。14:30和18:30明显不在这个范围内,B、C错误;10:30已经是白天,阳光强烈,拍摄月相效果不佳,A错误;相比之下,只有22:30最合适,D正确。
4.D 读图可知,b石灰岩层覆盖了两条穿过c砂页岩层的断层,说明石灰岩比砂页岩形成年代更晚,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石灰岩、砂页岩对应的沉积环境分别是深海和浅海,材料显示,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故砂页岩粒径比石灰岩更粗,B错误;b石灰岩形成晚于c砂页岩,说明bc期间沉积环境由浅海变为深海,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陆地前进,D正确、C错误。
5.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砾岩、砂页岩、石灰岩均为沉积岩,根据图2中岩石圈物质循环关系可知,甲为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故A正确,C、D错误;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方法可知,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而岩浆岩却可形成岩浆、沉积物(岩)和变质岩,故图中有一个箭头指入、三个箭头指出的丙应为岩浆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B错误。
6.B 由所学知识可知,向斜形成之初,因岩层向下弯曲,形成的是谷地。由材料“图1为某向斜山地质构造平面图,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可知,该地外力侵蚀作用强。故可推断该地发生褶皱后先形成向斜谷地,但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其两侧的背斜岩层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在差异侵蚀作用下,该地形成向斜山,故影响向斜山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侵蚀作用,B正确、A错误。地壳上升运动、地壳水平挤压会引起地表抬升,使地形起伏变大,但不会形成向斜山,C、D错误。
7.C 据图可知,该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的北部,应为热带草原气候。而根据表格可知,“谷融”时出现的现象或特征是炎热干燥,应为当地干季,因该地位于南半球,故干季对应时间为6—9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当地受东南信风控制,而“谷融”出现之后该地湿度递增,说明“谷融”出现的时间应该是该地区干季的后几个月,所以8—9月符合“谷融”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与出现时间特征,C正确。而其他月份均不符合当地出现炎热干燥气候的时间与未来演变趋势,A、B、D错误。
8.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干季时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草类枯萎,观赏野生动物条件较好,但是此时因降水少,太阳辐射强,要注意防晒,B正确;该地干季受东南信风控制,湿季受西北季风控制,A、C、D错误。
9.B “古吉格”季节当地出现的现象或特征为怒吼的瀑布、咆哮的闪电,判断为当地的湿季,也就是当地的夏季。南半球夏季时我国是冬季,无避暑需求,A错误;南半球夏季是我国的冬季,有可能在新年前后,B正确;骆驼是在干旱的沙漠地区生存的动物,不会出现在热带草原地区,C错误;湿季时当地多雷雨天气,不利于享受沙滩浴,D错误。
10.C 读图可知,大致在2008年以前,湖泊蓄水变量总体上正值大于负值,蓄水变量为正值表示湖水增加,即湖泊水位上升。2008年以后,蓄水变量总体上负值大于正值,湖泊水位下降。所以2008年水位应该是最高的,C正确。
11.D 根据材料可知,抚仙湖位于云南省,属于季风区,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且图中显示湖泊补给量年际变化大,又因季风气候区降水年际变化大,降水量年际变化、湖泊补给量变化和湖泊蓄水量年际变化特点大致一致,故可推知影响湖泊蓄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应为降水补给,D正确;图中显示湖面蒸发量虽有波动,但是整体上变化幅度较小,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下水补给特点是补给水量比较稳定,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湖水下泄受到人为调控的影响,整体上对湖泊蓄水量变化影响较小,C错误。
12.A 读图可知,近年来湖泊补给量与湖面蒸发量之差约等于湖泊蓄水变量,根据水量平衡关系:湖泊蓄水变量=湖泊补给量-湖面蒸发量-湖水下泄量,可推知抚仙湖下泄水量很少。根据材料可知,该湖通过海口河泄水,注入南盘江,故下泄量小,湖泊对下游南盘江的补给也变少,会使得南盘江水量减少,A正确;南盘江含沙量受南盘江流域内水土流失状况影响较大,抚仙湖补给量大小对其影响较小,B错误;抚仙湖是深水型淡水湖,其水质不易受人类活动影响,整体上水质较好,若抚仙湖水下泄给南盘江的水量变小,则南盘江水质不会改善,C错误;抚仙湖下泄水量减少,则南盘江流速可能变慢,不会加快,D错误。
13.B 文字材料提示,太白山的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500~2 800 m之间。结合图示可知,太白山北坡的落叶阔叶林亚带分别有糙皮桦林亚带、红桦林亚带、蒙古栎林亚带、锐齿槲栎林亚带、栓皮栎林亚带,共5个亚带;南坡的落叶阔叶林亚带缺少蒙古栎林亚带,但多一个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亚带,也是5个亚带,B正确。南、北坡向亚带类型并不相同,由于类型不同,亚带更替和分布也并不相同,A、C、D错误。
14.B 由材料可知,太白山的落叶阔叶林带可分为基带、典型垂直带和仍处于演化阶段的先锋性垂直带等亚带,基带位于下部,先锋性垂直带位于上部。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具有先锋性的垂直带是落叶阔叶林亚带中分布海拔较高的糙皮桦林亚带和红桦林亚带,B正确。
15.D 图中显示,太白山海拔3 767.2 m,山体相对高度较大,首先保证了落叶阔叶林带带幅的发育空间充足,②正确;其次,丰富的木本植物为太白山落叶阔叶林带的下限和上限位置都提供了必要的耐寒或耐热物种,③正确;最后,稳定的气候导致群落的边界清晰,而多变的敏感气候会导致生态过渡地带较宽,④正确。以上三点是太白山落叶阔叶林带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主要原因。该山位于中纬度地区,所在纬度并不低,①错误。故选D。
16.答案 (1)乙虚线区域易出现降水。(2分)理由:乙虚线区域从低压中心延伸出来,为低压槽,该处冷暖气团相遇,暖湿气团抬升,易形成降水;(2分)而甲虚线区域从高压中心延伸出来,为高压脊,该处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2分)
(2)移动方向:自(东)南向(西)北。(1分)影响因素:地形地势;海陆位置(轮廓);冷、暖气团势力的强弱;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天气现象:伏旱。(2分)成因:四个月后为北半球8月,8月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炎热干燥,易形成伏旱天气。(2分)
解析 (1)据图文材料可知,乙虚线为从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乙虚线区域为低压槽。在低压槽附近,冷气团和暖气团交汇,气温和气压等都不相同的气团相遇,容易形成锋面,暖气团温度高、密度小,被迫抬升,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容易出现降水。(2)据材料可知,甲虚线区域从高压中心延伸出来,为高压脊,而高压中心位于西太平洋上。4月之后的三个月,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同样西太平洋的高压中心也会北移,高压脊也随之北移。同时高压脊在4月之后的三个月内向(西)北移动也与我国整体西高东低的地势、东南地区更靠近太平洋、暖气团势力不断增强、冷气团势力不断减弱有关。(3)结合材料可知,此时为4月,四个月后大致为8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夏季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副热带高压也在北移,每年的7、8月,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导致该地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天气炎热干燥,形成伏旱天气。
17.答案 (1)觉罗塔格岩层年龄大于火焰山岩层。(2分)
判断依据:形成火焰山的岩层位于形成觉罗塔格岩层的上方,火焰山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相对较晚。(2分)
(2)地堑。(2分)
形成过程:地壳受水平挤压断裂形成断层;(2分)吐鲁番盆地两侧岩块上升形成高地,吐鲁番盆地所在岩块下陷形成低地,四周高、中部低,形成吐鲁番盆地。(2分)
(3)该地风力作用强烈,山地降水也可形成坡面径流,外力侵蚀作用强;(2分)构成火焰山的岩石岩性存在差异,岩层顺坡软硬相间分布;(2分)在风力和流水的双重作用下,山体坡面较硬的岩层容易被风力和流水侵蚀、搬运,(山体坡面较硬的岩层受侵蚀程度较轻,)形成排列紧密的V字形冲沟。(2分)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形成觉罗塔格的岩层位于图中形成火焰山岩层的下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位于下部的沉积岩岩层,形成时间早于上部沉积岩岩层,因此形成火焰山的岩层年龄小于形成觉罗塔格的岩层。第(2)题,图中显示,本地区岩层有弯曲变形,存在褶皱现象,且有断层分布,说明该地岩层曾受地壳的水平挤压影响,先岩层弯曲形成褶皱,后因继续挤压,超过岩层承受能力,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吐鲁番盆地的两侧岩块上升形成高地,其所在岩块相对下降形成凹地,进而形成中间低、四周高的吐鲁番盆地。该盆地的形成是由于受到了水平挤压产生的断层的影响,所以判断吐鲁番盆地地质构造为地堑。第(3)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山体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位于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物理风化、风力作用较强,使得地表形成疏松的沙质物质,而该地区山地降水汇集成坡面径流,导致该地区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构成火焰山的岩石岩性差异明显,砂岩较硬而泥岩较软,岩层顺坡软硬相间分布;在风力和流水的双重作用下,山体坡面较软的岩层极易被侵蚀,形成排列紧密的V字形冲沟,形成顺坡沟壑。
18.答案 (1)季节:夏季。(2分)最主要的补给方式:高山冰川融水。(2分)
(2)天山南坡(阳坡)光照强,气温高,且流经山区河段长,冰川融水补给量大;(2分)河源地降水更多,降水补给量大;(2分)流程短,流速快,流经沙漠河段短,河水下渗、蒸发少,河流年径流量大。(2分)
解析 (1)读表可知,昆马力克河在夏季时径流占比最高,达到68.1%;托什干河在夏季时径流占比也最高,达到57.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条河流流经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大气降水不是主要补给水源;在夏季时补给量最大的还有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两条河流的源头分布于天山山脉,高山上分布有高山冰川,故该季节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高山冰川融水补给。(2)读图可知,阿克苏河源头年降水量在100~200 mm,和田河源头年降水量在50~100 mm,阿克苏河源头降水多;阿克苏河位于天山南坡(阳坡),光照强,气温高,融雪量大,和田河源头位于北坡,光照弱,气温低,融雪量小;图示阿克苏河比和田河流经沙漠地区河段短,河流下渗和蒸发量小,损耗较少,所以阿克苏河注入塔里木河水量更大。
19.答案 (1)火地岛西部和南部受太平洋吹来的西风影响,西风被山地抬升形成丰沛降水;(3分)因岛屿纬度偏高,西部和南部海拔较高,大气降水以降雪为主,积雪和冰川广布,雪线较低。(3分)
(2)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降水丰富,水分条件好,利于树木生长,广泛分布着森林植被;(3分)岛屿东部和北部地处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冬季寒冷,土壤贫瘠,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3分)
解析 (1)由材料可知,火地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西部和南部为安第斯山余脉,海拔1 500~2 000米。据图可知,火地岛主要位于53°S—55°S,故火地岛西部和南部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从太平洋带来水汽,遇到山地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又因岛屿纬度偏高,西部和南部海拔较高,大气降水以降雪为主,积雪和冰川广布,雪线较低。(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火地岛西部和南部受太平洋吹来的西风影响,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分条件好,利于树木生长,广泛分布着森林植被;岛屿东部和北部地处西风的背风坡,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较少,且冬季寒冷,土壤贫瘠,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