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春秋战时期
楚声
吴声
也称“楚调”、“南音”。是指长江中下游、湖南、湖北以至徐、淮一带的民间音乐。如屈原的《离骚》,刘邦的《大风歌》,民间流传的《下里巴人》等,均为楚声代表。
是指流传在建康(现南京市)为中心的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音乐。如:明代文人冯梦龙就收编了《山歌》一书。
据《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候人歌》,这是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女娇”之作,
歌词只有一句“候人兮猗”,大意就是:等候的人啊,多么长久啊!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民歌,也是最早的一首爱情诗,被称为“南音之始”。
楚声
吴声
=
歌唱了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暗示了爱情道路上的艰难曲折,又表现了追求纯洁爱情的决心。
1、旋律婉转,悠扬,由三个乐句组成:起—平—落;
2、速度稍快;节奏型多使用了后十六,较活泼;
3、演唱使用了方言,加入了云南民歌特有的衬词“尼”;
4、多次使用延长音、装饰音等等。
5、歌词创作运用比、兴,非常含蓄,表现手法巧妙而充满美感。
欣赏——弥渡山歌
歌曲分析
起
平
落
其他弥渡地区著名的民歌:
小河淌水
绣荷包
十大姐
音乐欣赏
欣赏《幸福歌》——湖北民歌
聆听歌曲,分析采用了哪种演唱方式?
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领唱+合唱 一领众合
歌曲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情绪热烈欢快,充满乐观向上的激情。
歌曲分析
歌曲吸取了湖北农民劳动时所唱的“薅草歌”的音调:
5 1 2 1 5
3 5 6 5 3
歌曲创新实践
片段1
片段2
片段3
片段4
西北民歌
南方民歌
维吾尔族民歌
中原民歌
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条件
文化传统、语言特点、风俗习惯
文化交流、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