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5 10:3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2024福建莆田一中期中)与商王朝“敬鬼神”的态度不同,周初统治者吸取商亡教训,主张“敬天保民”“敬天法祖”。这一统治思想的变化说明了周初(  )
A.德治民本思想开始萌生
B.儒学思想产生
C.特别盛行功利主义思想
D.王权脱离神权
2.(2024辽宁部分学校期中)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通过“铸刑书”将刑法公之于众。邻国的官员叔向认为其做法会导致“民知争端”“将弃礼而征于书”的局面,子产却认为“吾以救世也”。二者的分歧反映了(  )
A.郑国王室的衰落
B.成文法对贵族特权的冲击
C.法治体系的缺陷
D.邻国官员法律意识的淡薄
3.(2024广东信宜期中)《礼记》提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韩非子》提出:“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这反映出当时的儒家和法家 (  )
A.力主规范混乱的社会秩序
B.彰显新兴阶级的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西周的礼乐制度
D.得到各诸侯国的积极支持
4.(2024湖北十堰部分高中期中)儒家认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而韩非子却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由此可知(  )
A.儒法之争对社会影响深远
B.韩非子首先提出法不阿贵的观点
C.礼治与法治思想日趋融合
D.韩非子认识到了礼义教化的局限
题组二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5.(2024河南南阳期中)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鼓励父母告发子女不孝,针对不孝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赡养老人逐渐成为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代(  )
A.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
B.改变了以法为教的治国方针
C.尝试采用外儒内法统治策略
D.维护纲常伦纪是其立国根基
6.(2024北京第十四中学期中)汉初文景时期,减轻刑罚,以致“断狱数百,几致刑措(搁置)”。到了汉武帝时期,“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这种变化是因为(  )
A.王国势力坐大致使社会动荡
B.从黄老无为向以法治国转变
C.西汉的律法沿袭了秦朝律法
D.加强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7.(2024山东泰安期中)下表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政权颁布的部分律令内容。这体现出当时 (  )
政权 律令内容
曹魏 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
西晋 子不孝父母,子弃市
北魏 居三年之丧而冒哀求仕,五岁刑
A.北方游牧民族封建化进程完成
B.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开始融入法典
C.凸显出严刑峻法治国理念盛行
D.法律、礼教并用成为重要统治手段
8.(2023北京日坛中学期中)对下图文件解读正确的是(  )
A.以律命名历代传承   
B.律令儒家化的开始
C.标志中华法系确立   
D.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9.(2024辽宁沈阳五校协作体期末)下表是关于唐代法律案件的相关记载。这说明唐代(  )
(冯甲在亲丧期间)朝祥暮歌,是亵于礼……言讼请依科断 敦煌卷子伯 2593号
柳公绰,长庆中为刑部尚书,京兆府有姑以小过鞭其妇至死,府上其狱,郎中窦某断以偿死,公绰曰:“尊殴卑,非斗也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竟从公绰所议 《册府元龟》
绛州孝女卫氏……其父为乡人卫长则所杀……及长……以砖击杀之……(唐太宗)嘉其孝烈,特令免罪 《旧唐书· 烈女传》
A.司法呈现礼法结合的特点
B.统治者遵循明德慎刑的原则
C.国家专注儒学的教化功能
D.道德品质是选官的重要标准
题组三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0.(2024北京丰台期中联考)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  
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
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11.(2024广东清远名校期中)宋代关中地区的吕氏兄弟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村规民约”。其中心内容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据此可知(  )
A.乡约捍卫贵族政治
B.乡约追求政治平等
C.乡约强化专制统治
D.乡约具有道德教化功能
12.(2024河北邢台五校期中)明代规定地方学校中的学生除学习儒家经典外,还要加学封建律令、皇帝诰令,特别要加学冠、婚、丧、祭之礼。据此可知,明代(  )
A.法治教育逐渐完善   
B.以礼治国制度确立
C.德治色彩十分浓厚   
D.社会教化得到强化
13.(2023天津部分区期中)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圣谕。清朝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内容由明太祖的“六谕”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伦理道德观念日益强化
B.教化与法律合流的发展趋势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D.封建政府开始重视基层教化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2024湖北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期中)战国竹简《子产》记载,郑国子产立法的理论依据是“天地、逆顺、强柔”,提出要根据天地运行之规律、事物发展之形势来审时度势地制定法律,并将体现当世统治者命令的“令”列在体现传统法度的“刑”之上。这反映了(  )
A.君主集权体制的确立
B.重法轻礼思想的形成
C.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
D.法律制定方式的改变
2.(2024天津耀华中学期中)战国时期,儒家对于“礼”的认识不断丰富,儒家分支之一的稷下儒家认为“礼”是在既定的社会秩序基础上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以及适应于这套等级制度的伦理规范;国家为了维护既定的“礼”,有时必须运用暴力手段强制人们去遵守。这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儒家(  )
A.受到法治观念影响  B.成为诸侯争霸的武器
C.完善封建礼乐制度  D.实现了与法家的合流
题组二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3.(2024山西长治期中)睡虎地云梦秦简《为吏之道》中指出:“为人君则鬼(怀),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慈,为人子则孝……无官不治,无志不彻……父慈子孝,政之本也;志彻官治,上明下圣,治之纪也。”这反映了(  )
A.政府对官员道德修养的重视
B.秦朝以儒家思想为治国理念
C.秦朝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
D.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开始萌发
4.(2024河北沧衡八校期中)下表所示是两汉时期部分学者对社会治理的相关言论。据此可知,他们的言论(  )
A.反思了以法治国的道德局限
B.开启了法律儒家化的历史序幕
C.表达了礼法结合的思想内涵
D.探讨了教化对国家治理的功效
5.(2024辽宁辽东教学共同体期中)中国古代从曹魏开始,法律上出现了“八议制度”,即八种人(亲、故、功、贵等)犯罪,只要不是危害皇权、不孝尊长等重罪的,都可以减免刑罚。这一制度旨在(  )
A.削弱世家大族势力 B.打破阶级垄断特权
C.实现社会阶层流动 D.维护统治阶级特权
6.(2024山西运城期中)“子孙违犯教令”罪由来已久,秦汉已经出现类似罪名,唐朝正式立法。《唐律疏议》规定:“祖父母、父母有所教令,于事合宜,即须奉以周旋,子孙不得违犯。”统治者明确这一法律意在(  )
A.保障长辈管教晚辈的权益
B.引礼入法以维护统治
C.确保宗法制度的核心地位
D.推动传统伦理世俗化
题组三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7.(2023辽宁建平实验高中期中)朱熹在《家礼》中强调子辈必须绝对地服从父母,不蓄私财,晨昏定省,出入必告,怡色柔声谏过。他还强调族众在家族内部必须恭谦守礼。这反映了朱熹的《家礼》(  )
A.实现了程朱理学的世俗化 B.益于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C.将礼法结合进行基层教化 D.促进了宗法观念的形成
8.(2024河北武强中学期中)下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这反映了(  )
A.民间风俗和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作用
B.基层社会的矛盾体现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
D.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
9.(2024河南洛阳期中)清朝入关后,抛弃了明朝乡约中的乡村自治内容,改以宣讲“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圣谕六训》为主,到康熙年间,又发展到宣讲“圣谕十六条”。清政府此举旨在(  )
A.促进程朱理学的广泛传播 B.扩大地方宗族势力的影响
C.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 D.发挥乡约教化百姓的功能
题组四 思维训练
10.(2024安徽师大附中期中)近代学者刘师培在论及董仲舒的“春秋决狱”时批评道:“及考其所著书……名曰引经决狱,实则便于酷吏之舞文……缘饰儒术,外宽内深。故酷吏由之,易于铸张人罪,以自济其私。”作者认为汉代的“以儒释法”(  )
A.改变了治国理念   B.推动了儒法融合
C.不利于君主统治   D.易造成冤假错案
题组五 综合题组
11.(2022安徽卓越县中联盟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司法部门在审理案件时,甚至会抛开国家法律而引用董仲舒所撰的“春秋决狱”进行审判。例如汉代一妇女改嫁,有官员认为“夫死未葬,法无许嫁”,如果改嫁,非但有罪,最严重可判死刑;董仲舒则依据《春秋》之义,指出“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这位妇女的行为符合儒家经典的义理,因而应判为无罪。
  材料二 (西汉元帝)柔仁好儒,见宣帝(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汉书·元帝纪》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治理国家时儒与法的运用确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A 2.B 3.A 4.D 5.A 6.D 7.D
8.C 9.A 10.A 11.D 12.D 13.B
1.A 从商朝“敬鬼神”到周初“敬天保民”“敬天法祖”可以看出,西周治国理念已经从殷商的以神为本逐渐向以民为本过渡演变,德治民本思想开始萌生,A项正确。
2.B 根据材料“子产通过‘铸刑书’将刑法公之于众”“导致‘民知争端’”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郑国子产“铸刑书”的做法,邻国官员叔向认为其不符合礼制,子产则认为可以“救世”,礼治和法治之争本质上反映了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冲突,体现了新旧势力利益的冲突,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郑国王室地位的变化,排除A项;“铸刑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尚未形成完整的法治体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礼治与法治之争,邻国官员法律意识的淡薄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3.A 
“礼”不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B项错误;法家主张变革,反对西周的礼乐制度,C项错误;儒家与法家都得到各诸侯国的积极支持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4.D 根据材料可知,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赏罚分明,不拘泥于阶层,这是单纯的礼义教化不具备的,说明其认识到了礼义教化的局限,D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儒家与韩非子关于礼法的认识,没有涉及儒法之争的社会影响,排除A项;“首先提出”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无法得知礼治与法治思想日趋融合,排除C项。
5.A 
6.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不再延续汉初减轻刑罚的做法,而是任用酷吏,推行重典,加大了刑罚力度,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加强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D项正确。汉武帝时期采用“推恩令”等措施削弱王国势力,“王国势力坐大”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治国理论从黄老无为向尊崇儒术转变,而不是向以法治国转变,排除B项;汉朝沿袭秦律,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7.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引用儒家经典,惩罚不孝,融入了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体现法律、礼教并用,D项正确。
8.C 《唐律疏议》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C项正确。
9.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对亲丧期间“朝祥暮歌”此类违礼而不违律的不孝行为进行处罚;在审判实践中,出现了柳公绰以礼改判,以礼折狱的案例;对烈女卫氏此类血亲复仇屈法而伸情,这些案例均反映出唐代司法实践中礼法结合的特点,A项正确。
10.A 根据材料“夫宣上恩德”“有大功于名教”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地方官员修建亭台馆榭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公共建筑来推行社会教化,A项正确。
11.D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关中地区的吕氏兄弟制定的“村规民约”的核心内容是德行和礼仪,这样的乡约侧重道德教化,D项正确。材料中的乡约针对的是百姓而非贵族,且贵族政治在秦朝已被取代,A项错误;追求政治平等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宋代乡约侧重教化百姓,明清时期逐步成为强化专制的工具,C项错误。
12.D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时期,地方学校不仅教授儒家经典,而且规定学生要学习律令及各种礼仪规范,这有利于加强对社会的教化,D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法治教育,排除A项;明朝并不是采取以礼治国的统治方式,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3.B 根据材料可知,基层教化的方式由乡约改为宣讲圣谕,并引用法律条例,反映了教化与法律合流的发展趋势,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教化与法律合流的发展趋势,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C项;“开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能力提升练
1.C 2.A 3.C 4.D 5.D
6.B 7.B 8.C 9.C 10.D
1.C 
君主集权体制是在秦朝时最终确立的,排除A项;子产主张以法治国,而非重法轻礼,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子产立法的依据,没有涉及改变制定法律的方式,排除D项。
2.A 运用暴力手段强制人们去遵守属于法家观点,儒家通过这一手段让人们遵守“礼”,表明儒家受到法治观念的影响,A项正确。战国时期儒家并未受到诸侯的重用,因此没有成为诸侯争霸的武器,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家受到法家的影响,而非完善礼乐制度,排除C项;战国时期的儒家“实现了与法家的合流”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3.C 根据材料“为人君则鬼(怀),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慈,为人子则孝”等信息可知,这体现的是儒家的忠孝思想和所倡导的有序的社会秩序,反映出秦朝在治理国家时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C项正确。材料中《为吏之道》体现的是做官原则,道德要求仅是其中一个方面,A项以偏概全,排除;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B项错误;民本思想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发,D项错误。
4.D 
王符认为民众道德水平提高有利于犯罪率的降低,并不是反思以法治国的道德局限,排除A项;“开启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教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并非礼法结合,排除C项。
5.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八议制度”是指八类权贵人物犯罪以后,“大罪必议,小罪必赦”,享受特殊优待,司法机关不得擅做处理的制度,根据材料可知,八种人犯罪,只要不是危害皇权、不孝尊长等重罪,都可以减免刑罚,这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权,D项正确。这一制度旨在维护统治阶级特权,与削弱世家大族势力、打破阶级垄断特权无关,排除A、B两项;这一制度旨在维护统治阶级特权,并不会实现社会阶层流动,排除C项。
6.B 根据材料可知,《唐律疏议》规定子孙要遵从长辈的教令,统治者明确这一法律意在利用儒家伦理来维护统治,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赋予长辈管教晚辈的权力,而是通过礼法结合用儒家伦理来维护统治,排除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已经瓦解,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B 根据材料“强调子辈必须绝对地服从父母,不蓄私财,晨昏定省,出入必告,怡色柔声谏过。他还强调族众在家族内部必须恭谦守礼”可知,朱熹的《家礼》蕴含丰富的儒家伦理思想,有利于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B项正确;材料只提及《家礼》的内容,无法得出其实现了程朱理学的世俗化的结论,排除A项;《家礼》属于儒家思想,不属于礼法结合,排除C项;当时宗法观念已经形成,排除D项。
8.C 
基层社会的矛盾不能说就是阶级矛盾,B项错误;提起诉讼后经地方官裁定解决问题的占比小,并不能说明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排除D项。
9.C 
材料信息 获取信息 得出结论
抛弃了明朝乡约中的乡村自治内容 加强对乡村的控制 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加强,C项正确
宣讲“圣谕” 乡约具有约束力
“促进程朱理学的广泛传播”是乡约制度的作用,不是目的,排除A项;“扩大地方宗族势力的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宣讲“圣谕”使乡约带有了强制力,“发挥乡约教化百姓的功能”不是清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排除
D项。
10.D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治国理念”改变的结论,排除A项;B项不是作者的观点,排除;材料主旨并非“以儒释法”对君主专制的影响,排除C项。
11.答案 论题:儒家与法家思想在不同时期对国家兴盛的重要性。(2分)
论证: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这一时期如何富国强兵,完成国家统一成为各国国君的主要愿望,法家思想适应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成为当时最受统治者欢迎的思想主张。魏国通过李悝变法实现国家强盛;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最终在群雄逐鹿中扛起了统一的大旗。但是秦统一六国后,继续推行法家思想,实行严刑酷法,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到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以传统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糅合诸子百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董仲舒提出尊崇儒术的主张,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了政治上的统一,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思想基础。(10分)
解析 根据材料“司法部门在审理案件时,甚至会抛开国家法律而引用董仲舒所撰的‘春秋决狱’进行审判”“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可得出儒家与法家思想在不同时期对国家兴盛的重要性的论题。论证时需要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运用法家思想以期达到富国强兵的效果,在和平时期需要利用儒家思想来稳定社会生产等方面进行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