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配套教学设计(2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配套教学设计(2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0:16:4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对南方民歌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2)过程方法目标:聆听《弥渡山歌》《好花红》感受并认识南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演唱其中一首南方民歌,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2学情分析
高中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但他们普遍不愿自我表现,两极分化严重。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将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其学习热情为主要目的,培养其创造和分析音乐能力,而且培养音乐特长生也是本期教学重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认识南方民歌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他形成的原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飘逸的南国风
三、教学过程
上课进行礼
(一)新课导入
(1)播放视频《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设问:这是哪的民歌——陕北民歌
(2)范唱《小河淌水》
师设问:这是不是陕北民歌?
生:不是
师:那是哪里的民歌啊
生:()
师:那我们今天去欣赏第二种类型的民歌
3、出示课题——《飘逸的南国风》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与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导入,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从对比听辩引入课题)
四、新课教学
1、感受南方音乐风格的特点及民歌的地理特征
(1)师:今天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大家还记得课前放的音乐吗?有谁知道这首音乐描绘的是哪个地方?
生:云南
师:对了是云南
一说到云南,大家就会想到云南的大理、丽江那里都是非常美丽的地方,好那么我们就去一起感受一下那里的美丽景色
(2)欣赏视频
(3)既然云南风景那么美丽,那么接下来我们去欣赏一下云南的民歌《弥渡山歌》想象一下这首歌描述的意境。
(4)出示歌篇再出示视频
师设问:①歌词内容表达了什么?
②歌词内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师点评:这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歌词采用了比兴(托物言志)的手法
(5)知识归纳
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是形成南方民歌民族风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设计意:此环节通过聆听、感受、分析以及西北民歌风格反差的对比来初步认识南方民歌风格认识南方民歌的地域特征)
2、感受南方民歌的语言
(1)现在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聆听贵州省黔南州布依族民歌《好花红》
师设问:能否在这首歌当中找出具有浓烈特色的地方?
答案:用方言演唱
(2)指导学生学唱歌曲,并用普通话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原话与普通话演唱的对比欣赏,使学生能更好感受地方语言是形成南方民歌风格特色的一个重要原因。
(3)知识归纳:地方语言是形成南方民歌风格特色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聆听与辨别不同地方的民歌风格
(1)接下来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做个小测试,我们来听三段民歌片断《敖包相会》、《采茶舞曲》、《大阪城新姑娘》
师设问:从中听出哪个是南方民歌,简要说明理由
师生交流:《敖包相会》蒙古民歌;《采茶舞曲》浙江民歌;《大阪城新姑娘》新疆民歌
(2)归纳南方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
南方民歌歌词都比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其旋律多表现得婉转、细腻、抒情、旋律进行以及进为主,结构短小精悍,歌曲前多有引子。
(设计意图:经过这个对比练习一方面检验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效果,另一方面拓展学生欣赏视野,从中总结出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
五、拓展与探究作业
1、讨论民歌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消失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2、将南方民歌与西北民歌、中原民歌、少数民族民歌做比较;探索各地区、各民族的风格特征,研究形成各种风格特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写一篇小论文。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两首南方民歌的欣赏,了解了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特征,并对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做了初步的探究和了解。
中国民歌浩如烟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那么我们不但要了解,更应继承、传承、发扬光大!
下课进行礼
七、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