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计-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04 20:4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计
一、选择题
1.下表是笑笑所在班学生的体重情况。(单位:千克)
38 29 36 37 32 55 40 41 32
30 39 42 34 40 43 41 46 38
33 34 41 31 46 45 34 39 37
结合上面的统计表,下列选项中体重段人数最多的是( )。
A.31—35 B.36—40 C.41—45 D.46—50
2.实验中学初三年级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参考人数共540人,为了了解这次数学测验成绩,下列所抽取的样本中较为合理的是( )。21教育网
A.抽取前10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 B.抽取后10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
C.抽取(1),(2)两班同学的数学成绩 D.抽取各班学号为3号的倍数的同学的数学成绩
3.下面是我们学校三年级植树情况统计表,4个班平均植树( )棵。
班别 1班 2班 3班 4班
树数量 9 4 7 8
A.7 B.8 C.9 D.4
4.买一瓶墨水1元8角钱,3枝铅笔共1元5角钱,—瓶墨水比一枝铅笔贵( )钱.
A.13元 B.1.3元 C.1.3角 D.3角
5.今年4月20日,我市的最高气温是( ),创下了全市同期气温的最高记录.
A.15℃ B.34℃ C.58℃ D.80℃
二、填空题
6.张小云在体育课上统计了本小组12名同学1分钟跳绳的次数。
姓名 性别 跳绳/次 姓名 性别 跳绳/次 姓名 性别 跳绳/次 姓名 性别 跳绳/次
刘畅 男 120 孙小敏 女 109 李军 男 90 吴为冬 男 92
张冉冉 女 132 魏芳 女 110 赵继业 男 118 钱亮 男 81
徐小明 男 105 王露 女 125 张放 女 76 田云飞 女 130
(1)在这12个同学中,男生1分钟跳绳的次数最多是( )次,最少是( )次;女生1分钟跳绳的次数最多是( )次,最少是( )次www.21-cn-jy.com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规定,男生1分钟跳绳116次或116次以上为优秀,这个组有( )名男生成绩优秀;女生1分钟跳绳125次或125次以上为优秀,这个组有( )名女生成绩优秀。
7.小明收集了三年级(2)班男生50米跑的成绩(单位:秒),结果如下。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1 9.0 8 9.4 15 10.0
2 8.5 9 9.2 16 9.3
3 9.1 10 8.7 17 9.6
4 8.7 11 9.5 18 8.6
5 10.3 12 8.4 19 9.3
6 8.8 13 8.6 20 8.7
7 8.7 14 9.3
(1)三年级(2)班男生50米跑的最好成绩是( )秒,( )号男生成绩最差。
(2)如果用的时间少于或等于8.7秒为优秀,8.8~9.3秒为良好,那么达到优秀的有( )人,达到良好的有( )人。21cnjy.com
(3)小明的成绩在班级男生中排名第九,他的成绩达到了( )等级。
8.下表是三(3)班24名男生的体重情况统计表。
(1)根据题意,将统计表补充完整。
体重/千克 合计 20~29 30~39 40~49
人数 ( ) 8 ( ) 5
(2)体重在( )千克的人数最多;体重小于40千克的有( )人。
9.王军收集了本班男生50米跑的成绩(单位:秒),结果如下。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1 9.0 5 10.2 9 9.2 13 8.6 17 9.6
2 8.5 6 8.8 10 8.9 14 9.3 18 8.6
3 9.1 7 8.7 11 9.5 15 10.0 19 9.3
4 8.7 8 9.4 12 8.4 16 9.3 20 8.7
(1)这个班男生50米跑的最好成绩是( )秒,最差成绩是( )秒。
(2)如果时间等于或少于8.7秒为优秀,8.8~9.3秒为良好,达到优秀的有( )人,达到良好的有( )人。21·cn·jy·com
(3)小力的成绩在男生中排名第九,他达到优秀没有?( )
10.小亮收集了本班男生50米跑的成绩(单位:秒),结果如下。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1 9.1 5 10.1 9 9.1 13 8.6 17 9.8
2 8.6 6 8.7 10 8.9 14 9.3 18 8.8
3 9.0 7 8.8 11 9.6 15 10.1 19 9.1
4 8.5 8 9.3 12 8.5 16 9.4 20 8.5
(1)这个班男生50米跑的最好成绩是( )秒,最差成绩是( )秒,最好的成绩比最差成绩快( )秒。www-2-1-cnjy-com
(2)如果用的时间达到或少于8.7秒为优秀,达到8.8~9.3秒为良好,达到优秀的有( )人,达到良好的有( )人。21*cnjy*com
(3)小亮的成绩在男生中排名第十,他达到优秀没有?( )说明:填写达到或没有达到。
11.小方调查了20个同学每天上学途中大约需要的时间(单位:分),结果如下:
序号 时间/分 序号 时间/分 序号 时间/分 序号 时间/分 序号 时间/分
1 22 5 45 9 30 13 32 17 16
2 15 6 18 10 15 14 25 18 27
3 35 7 10 11 12 15 16 19 5
4 25 8 25 12 40 16 50 20 32
(1)这20个同学中,上学途中时间最长是( )分,最短是( )分。
(2)这20个同学中,上学途中时间小于20分的有( )人,大于40分的有( )人。
(3)小方的上学途中时间是24分,如果他们同时在家出发去学校。他第( )个到学校。
三、判断题
12.分别调查三年级两个班的同学喜欢什么课外书,因为调查对象不同,所以调查的结果一定不同。(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小明统计出全班四个组的人数分别是10人、11人、12人、10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0人。( )【来源:21cnj*y.co*m】
14.3元5角用小数表示是3.5元。( )
15.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只能用一种标准进行分类。( )
16.小军统计出全班四个组的人数分别是10人、12人、11人、11人,其中女生25人,男生20人。( )【版权所有:21教育】
四、解答题
17.小东收集了自己班所有男生的50米短跑成绩,如下表:
序号 成绩/秒 序号 成绩/秒 序号 成绩/秒 序号 成绩/秒
1 8.9 7 10.8 13 8.4 19 10.2
2 9.6 8 12.5 14 11.3 20 12.5
3 10.5 9 11.7 15 12.5 21 9.7
4 9.4 10 8.6 16 13.1 22 8.9
5 11.3 11 9.3 17 11.5 23 10.5
6 12.6 12 9.7 18 9.8 24 11.6
(1)这个班男生一共有( )人。
(2)这个班男生50短跑的最好成绩是( )秒,最差成绩是( )秒。
(3)成绩在9.3秒及9.3秒以下的为优秀,成绩在11.5秒以上的为不合格,其余的为合格。请先数一数,再完成下表。21*cnjy*com
等级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人数
18.小明收集了班级部分同学上学途中所用的时间。
序号 时间/分 序号 时间/分 序号 时间/分 序号 时间/分
1 13 5 20 9 28 13 32
2 18 6 35 10 10 14 17
3 25 7 8 11 14 15 12
4 7 8 17 12 19 16 26
(1)请将上表中的数据整理到下表中。
时间 不足15分 15~30分 大于30分
人数
(2)小明上学途中用了14分钟。根据整理后的数据可知,有( )人用的时间比他多。小明每天步行上学,他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 )。
A.5千米 B.1千米 C. 100米
(3)王老师从这些同学中选去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王老师选了多少人?
19.小明收集了本班12位男生50跑的成绩(单位:秒),结果如下。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1 8.9 5 9.4 9 8.6
2 9.0 6 8.7 10 8.8
3 8.5 7 9.2 11 9.2
4 8.3 8 9.1 12 8.5
(1)这些男生中跑的最好成绩是( )秒,最差成绩是( )秒,最好成绩比最差成绩快( )秒。21·世纪*教育网
(2)如果用的时间达到或少于8.7秒为优秀,达到8.8~9.4秒为良好,那么达到优秀的有( )人,达到良好的有( )人。2-1-c-n-j-y
(3)小力的成绩在这些男生中排名第5,他达到优秀了吗?
□达到了 □没达到
20.小军收集了本班男生50米跑的成绩(单位:秒),结果如下。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1 9.0 5 10.2 9 8.5 13 8.6 17 9.6
2 9.2 6 8.8 10 8.9 14 9.3 18 8.6
3 9.1 7 8.7 11 9.5 15 10.0 19 9.3
4 8.7 8 9.4 12 8.4 16 9.3 20 8.7
(1)男生50米跑的最好成绩是( )秒,最差成绩是( )秒,最好成绩比最差成绩快( )秒。
(2)如果用的时间达到或小于8.7秒为优秀,达到8.8~9.3秒为良好,达到优秀的有( )人,达到良好的有( )人。
(3)小军的成绩在男生中排名第九,他达到优秀没有?
21.下面是某铁路沿线A站到E站的火车里程表.
到站情况 里程/千米
A站﹣B站 164
A站﹣C站 322
A站﹣D站 448
A站﹣E站 1142
(1)根据上图完成下表
到站情况 里程/千米
B站﹣C站
C站﹣D站
D站﹣E站
(2)从B站到E站一个来回多少千米?
(3)从C站到E站和B站到D站哪段路程长?长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B
【分析】分别统计出选项中体重段人数即可解答。
【详解】A.31—35有7人;
B.36—40有9人;
C.41—45有6人;
D.46—50有2人;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
2.D
【分析】要使得抽取的样本较为合理,就要随机抽取,不能按排名抽取,也不能按照班级抽取,每个班都要抽到才合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详解】A.抽取的学生成绩都是比较好,不合理;
B.抽取的学生成绩相对都比较差,不合理;
C.不能代表其它班的情况,不合理;
D.随机抽取的个体,比较合理。
故答案为:D
【点睛】根据抽样的定义,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3.A
【详解】要求4个班平均植树多少棵,先求出4个植树的总棵树,在除以4即可。
(9+4+7+8)÷4
=28÷4
=7(棵)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求法,平均数=总数÷班级个数。
4.B
【详解】略
5.B
【详解】考点: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气温高低的认识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我市的最高气温用34℃最合适.
解答:今年4月20日,我市的最高气温是34℃,创下了全市同期气温的最高记录.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数据,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6.(1) 120 81 132 76
(2) 2 3
【分析】(1)根据数据把每个男生跳绳的次数比较大小,得出跳的最多的和跳的最少的分别是多少次;根据数据把每个女生跳绳的次数比较大小,得出跳的最多的和跳的最少的分别是多少次。
(2)根据数据找出男生1分钟跳绳116次或116次以上的,即可知道有几名男生成绩优秀;根据数据找出女生1分钟跳绳125次或125次以上的,即可知道有几名女生成绩优秀。
【详解】(1)120>118>105>92>90>81,,所以在这12个同学中,男生1分钟跳绳的次数最多是120次,最少的是81次;132>130>125>110>109>76,所以女生1分钟跳绳的次数最多是132次,最少是76次。
(2)125>116,118>116,所以这个组有2名男生成绩优秀;132>125,130>125,125=125,所以这个组有3名女生成绩优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数据汇总的知识运用。
7.(1) 8.4 5
(2) 8 7
(3)良好
【分析】(1)50米跑的最好成绩是用时最短的,谁用时最长,谁的成绩最差。
(2)数出时间少于或等于8.7秒的人数即可知道达到优秀的人数;数出8.8~9.3秒人数即可知道达到良好的人数。
(3)找出赛跑第九名成绩,即是小明的成绩,再看小明成绩在哪一段。
【详解】(1)三年级(2)班男生50米跑的最好成绩是(8.4)秒,(5)号男生成绩最差。
(2)如果用的时间少于或等于8.7秒为优秀,8.8~9.3秒为良好,那么达到优秀的有(8)人,达到良好的有(7)
(3)小明的成绩在班级男生中排名第九,他的成绩达到了(良好)等级。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8.(1) 24 11
(2) 30~39 19
【分析】(1)根据题意,共有24名男生,即合计是24;用24减去8再减去5,求出30~39千克的人数;
(2)比较20~29千克、30~39千克、40~49千克的人数,即可知道体重在什么千克的人数最多;用24减去40~49千克的人数,即可求出体重小于40千克的有多少人。
【详解】(1)24-8-5=11(人),表格如下:
体重/千克 合计 20~29 30~39 40~49
人数 24 8 11 5
(2)11人>8人>5人
24-5=19(人)
则体重在30~39千克的人数最多;体重小于40千克的有19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9.(1) 8.4 10.2
(2) 7 8
(3)没有
【分析】(1)时间越短,成绩越好,由此找出时间最短的和时间最长的即为最好成绩和最差成绩;
(2)依次数出等于或少于8.7秒和8.8~9.3秒的人数即可;
(3)根据优秀的人数,与9进行比较,优秀人数少于9人则没有达到优秀等级,是良好等级;优秀人数大于或等于9人,则达到优秀等级。
【详解】(1)这个班男生50米跑的最好成绩是8.4秒,最差成绩是10.2秒。
(2)如果时间等于或少于8.7秒为优秀,8.8~9.3秒为良好,达到优秀的有7人,达到良好的有8人。
(3)达到优秀的有7人,7<9,则小力的成绩在男生中排名第九,他没有达到优秀。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0. 8.5 10.1 1.6 6 9 没有达到
【分析】(1)时间越短,成绩越好,由此找出时间最短的和时间最长的即为最好成绩和最差成绩;再相减即为最好的成绩比最差成绩快几秒;2·1·c·n·j·y
(2)依次数出达到或少于8.7秒和8.8~9.3秒的人数即可;
(3)根据优秀的人数,与10进行比较,优秀人数少于10人则没有达到,优秀人数大于或等于10人,则达到。
【详解】(1)这个班男生50米跑的最好成绩是8.5秒,最差成绩是10.1秒,
10.1-8.5=1.6(秒)
所以最好的成绩比最差成绩快1.6秒。
(2)如果用的时间达到或少于8.7秒为优秀,达到8.8~9.3秒为良好,达到优秀的有6人,达到良好的有9人。
(3)6<10
(3)小亮的成绩在男生中排名第十,他没有达到优秀。
【点睛】此题是考查如何从统计表获取作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11. 50 5 8 2 10
【分析】(1)根据表格信息,收集上学途中时间最多的就是用时最长的,时间最少的就是用时最短的,由此解答。
(2)根据表格,统计上学时间小于20分钟的人数,大于40分钟的人数,由此解答。
(3)根据表格,把上学时间从小到大排列,看24分钟排在第几,即可解答。
【详解】(1)这20个同学中,上学途中时间最长是50分,最短是5分。
(2)这20个同学中,上学途中时间小于20分的有8人,大于40分的有2人。
(3)小方的上学途中时间是24分,如果他们同时在家出发去学校。他第10个到学校。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表格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并解答问题。
12.×
【详解】根据生活经验可知,调查一项事情,调查的对象不同,调查的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所以分别调查三年级两个班的同学喜欢什么课外书,调查的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所以判断错误。
13.×
【分析】比较按组统计的人数与按性别统计的人数是否相等即可解答。
【详解】10+11+12+10=21+22=43(人),24+20=44(人),按组统计的全班人数和按性别统计的人数不相等,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统计标准不一样,但统计的人数是不变的,也就是应该相等。
14.√
【分析】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角,1角是元,还可以写成0.1元;5角是元,还可以写成0.5元;3元5角写成小数是3.5元。
【详解】3元5角用小数表示是3.5元,根据分析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根据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进行判断:用元作单位,则写在小数的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整元;小数点后第一位表示角,小数点后第二位表示分。
15.×
【详解】例如:对小学生进行分类,可以根据性别分类、还可以根据年龄或年级分类。所以,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原题说法有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比较按组统计的人数与按性别统计的人数是否相等即可解答。
【详解】按组统计:
10+12+11+11
=22+22
=44(人)
按性别统计:25+20=45(人)
按组统计的全班人数和按性别统计的人数不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统计标准不一样,但统计的人数是不变的,也就是应该相等。
17.(1)24
(2)8.4;13.1
(3)5;12;7
【分析】(1)根据表格可知,第一个序号是1,最后一个序号是24,则这个班男生一共有24人。
(2)路程相等,用时越短代表速度越快,再根据小数的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越大的小数越大,再依次比较十分位,选出最小的小数即最好的成绩是多少秒,最大的小数即最差的成绩是多少秒。
(3)小于或等于9.3的小数,有多少个即代表优秀的人数;大于11.5的小数,有多少个即代表不合格的人数,剩下的即为合格的人数。
【详解】(1)这个班男生一共有24人。
(2)8<9<10<11<12<13
整数部分为8的小数最小,其中8.4<8.6<8.9,最小的是8.4;
整数部分为13的小数最大,最大的是13.1。
这个班男生50短跑的最好成绩是8.4秒,最差成绩是13.1秒。
(3)整数部分为8的小数都小于9.3,一共有4个,9.3有1个,则成绩在9.3秒及9.3秒以下的有4+1=5(个),成绩为优秀的人数有5人;
整数部分为12或13的小数都大于11.5,整数部分为12的小数有4个,整数部分为13的小数有1个,整数部分为11且大于11.5的小数有2个,则成绩在11.5秒以上的有4+1+2=5+2=7(个),成绩为不合格的人数有7人;
24-5-7=19-7=12(个),成绩为合格的人数有12人。
等级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人数 5 12 7
18.(1)6;8;2
(2)10;B
(3)6人
【分析】(1)先数清不足15分、15~30分、大于30分这三个时间的人数,再填入统计表中即可。
(2)小明用了14分钟,比他用时多的是15~30分以及大于30分的人数和。小学生每分钟大约走70米,14分钟大约走980米,即他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
(3)一共有16名同学,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用总人数除以8,求出这些同学的是多少人,再乘3,求出这些同学的是多少人。
【详解】(1)
时间 不足15分 15~30分 大于30分
人数 6 8 2
(2)8+2=10(人),则有10人用的时间比他多。
14×70=980(米)
1千米=1000米,则小明每天步行上学,他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1000米,即1千米。选B。
(3)16÷8×3
=2×3
=6(人)
王老师选了6人。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表的数据分析和整理,以及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根据问题从统计表中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19.(1)8.3;9.4;1.1
(2)5;7
(3)达到了
【分析】(1)跑的最好成绩用时最少,最差成绩用时最多,最差成绩时间减去最好成绩时间即可算出最好成绩比最差成绩快几秒。
(2)分段数出时间达到或少于8.7秒人数和达到8.8~9.4秒人数即可。
(3)小力的成绩在这些男生中排名第5,他的成绩是8.7秒。
【详解】(1)9.4-8.3=1.1(秒)
这些男生中跑的最好成绩是(8.3)秒,最差成绩是(9.4)秒,最好成绩比最差成绩快(1.1)秒。
(2)如果用的时间达到或少于8.7秒为优秀,达到8.8~9.4秒为良好,那么达到优秀的有(5)人,达到良好的有(7)人。
(3)小力的成绩在这些男生中排名第5,他的成绩是8.7秒,成绩达到或少于8.7秒为优秀,他达到优秀。
小力的成绩在这些男生中排名第5,他达到优秀了吗?
达到了 □没达到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0.(1)8.4;10.2;1.8
(2)7;8
(3)没有
【分析】(1)这个班男生50米跑的最好成绩是8.4,最差成绩是10.2,求出二者之差就是这两个成绩之差。
(2)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成绩时间达到或少于8.7秒有7人,即7人优秀;达到8.8~9.3秒的有8人,达到良好的有8人;
(3)根据②可知7人优秀,7<9,所以没有达到优秀,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10.2-8.4=1.8(秒)
男生50米跑的最好成绩是(8.4)秒,最差成绩是(10.2)秒,最好成绩比最差成绩快(1.8)秒。
(2)如果用的时间达到或小于8.7秒为优秀,达到8.8~9.3秒为良好,达到优秀的有(7)人,达到良好的有(8)人。
(3)优秀的有7人,9>7
答:他没有达到优秀。
【点睛】此题是考查如何从统计表获取作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1.(1)
到站情况 里程/千米
B站﹣C站 158
C站﹣D站 126
D站﹣E站 694
(2)1956千米
(3)从C站到E站的路程长,长536千米
【分析】(1)B站到C站的里程=A站到C站的里程-A站到B站的里程;C站到D站的里程=A站到D站的里程- A站到C站的里程;D站到E站的里程=A站到E站的里程-A站到D站的里程,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出处:21教育名师】
(2)从B站到E站一个来回的距离=(A站到E站的里程- A站到B站的里程)×2,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3)C站到E站的里程=A站到E站的里程-A站到C站的里程,B站到D站的里程=A站到D站的里程-A站到B站的里程,哪个数大说明哪段路长,长出的千米数=远的那段路程的长度-短的那段路程的长度,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详解】(1)B站﹣C站:322﹣164=158(千米),
C站﹣D站:448﹣322=126(千米),
D站﹣E站:1142﹣448=694(千米),
(2)(1142﹣164)×2
=978×2
=1956(千米)
答:从B站到E站一个来回有1956千米.
(3)C站﹣E站:1142﹣322=820(千米)
B站﹣D站:448﹣164=284(千米)
820﹣284=536(千米)
答:从C站到E站的路程长,长536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