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鼓乐铿锵 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节:鼓乐铿锵 课件(1)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0:27:28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1、你了解中国鼓吗?能说出你所知道的中国鼓的名称吗?
2、你知道中国鼓有多少种类吗?
3、你之前听过用鼓作为主要演奏乐器的乐曲吗?你能列举一二吗?
各种形状的堂鼓
八角鼓
象脚鼓
__________鼓面
—------------鼓边
----------------鼓钉
---------------鼓帮
———鼓环
------鼓架
在中国,鼓是极具色彩的并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乐器。作为祭器和乐器,鼓的历史在各种乐器中是很久远的,影响也最大。
无论是欢庆的节日,还是平时的娱乐活动,也无论是庆祝丰收,还是婚丧嫁娶的民俗生活里,鼓是不可少的重要乐器。
鼓是“群音之长”,就是它作为各种声音领衔的一种乐器,在新石器时代,距今七、八千年以前,就已经有鼓的制造。从马家窑文化当中,就出土了“土鼓”,距今七千多年。
它的功用很多,很早的时候是助猎的工具,也是部落与部落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是重要的联络信号。
在中国民族乐器中,鼓是一个大家族,从小到大,大约有十多种。
鼓的演奏方法很多,包括鼓锤、鼓面、鼓边、鼓帮、鼓钉部位,都可以演奏。
欣赏鼓:
《滚核桃》
思考:
1、这首曲子由什么乐器演奏?请你注意观察其运用了哪些演奏技法?你能加予模仿吗?
2、根据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你觉得乐曲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思考:
1、这首曲子由什么乐器演奏?请你注意观察其运用了哪些演奏技法?你能加予模仿吗?
2、根据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你觉得乐曲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滚核桃》是根据山西民间鼓曲《夏坡里滚核桃》改编、加工而成的。《滚核桃》吸收了戏曲、民族鼓乐及西洋爵士鼓的演奏技法,充分运用了鼓锤、鼓面、鼓边、鼓帮、鼓钉等各个部位的击打和鼓锤上下翻飞,把核桃丰收的场景演绎得非常热闹。
绛州鼓乐:
山西省新绛县著名的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绛州鼓乐源远流长,有千余年的历史。以细腻、粗犷、形象、逼真的鼓点,演练出《秦王点兵》、《滚核桃》、《老鼠娶亲》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绛州鼓乐的传统演奏技法多姿多彩,十分丰富,其中有许多奏法近乎“绝技”。其技术难度即使专业打击乐演奏家短期内也不易掌握。如“搓鼓锤”、“花敲干打”、“单锤滚奏”等传统技法,不但能较好的继承下来,而且还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有新的技法和作品产生。
《滚核桃》
乐曲分为:头、身、尾 三部分组成。塑造准确的音乐形象,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乐曲的第一部分——头:
运用了递增传递式的鼓帮演奏乐器,(扁鼓)由少增多,速度由慢渐快以及演奏员们自由敲击鼓帮不同部位和闷击鼓面的等手法,生动而准确地表现了核桃沿房顶滚动而下的声响色彩效果。乐曲一开始就将主题音乐形象成功地展现给观众,扣人心弦,有耳目一新之感。
模仿与体验:
你观察到了哪些演奏的技法?你能尝试一下吗?
模仿与体验:
尝试练习双手滚奏,模仿敲击核桃沿房顶滚动而下的音乐形象,注意强弱变化。
第二部分——身
主要借用了花敲鼓(敲击鼓帮、敲击鼓面、闷击鼓面、双手交叉敲击鼓帮、交替敲击鼓帮和鼓锤、单手滚奏、闷击向前推奏、闷击向后推奏等)演奏技法,造成音响音色上的不同,进而是音乐情绪显得丰富多彩,从而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农民丰收后的一派欢乐景象。
第三部分——尾
为散板,节奏逐渐松弛下来,表现了人们休息下来后那种悠闲舒适的生活景象。
创作与表演:
请尝试利用鼓的不同部位的音色,创设一小段鼓乐,表现生活或者学习中的某种场景。
中国鼓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象征!中国鼓的历史久远,那铿锵的鼓乐声一直回荡在我们的耳边,它的演奏是中华民族情感的表达和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