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鼓乐的非凡魅力;通过活动,掌握鼓的基本打法。
2.以绛州鼓乐及作品《滚核桃》为重点,学习鼓的基本演奏技巧,知道“散板”的节拍,“花敲干打”的创作手法,探索各种音乐要素所产生出的音乐感知。
3.学生通过学习对鼓乐产生兴趣,并开阔了音乐视野,感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现在的高中生接触的音乐过于单一,除了流行歌曲还是流行歌曲,不熟悉古典音乐更别说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虽然社会的音乐潮流导向也开始越来越关注古典音乐,但民族民间音乐还是传播途径少,资源匮乏,受众面不广。一说学习民族民间的传统音乐,尤其是打击乐,多数同学都会晃头或者觉得没什么听头。一是这种音乐脱离了他们的审美;再一个是听不懂,不知道该怎么听。所以,这节课中,通过对鼓的音色、打法探索,种类、历史了解,告诉学生各种音乐要素产生的音乐感知,让他们知道民族音乐是我们民族的魂,它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关注学生对音乐兴趣的培养,改变学习方式成为本节课的学习难点。
3教学思路
1.体现以审美为核心,注重艺术实践,通过聆听、讨论、演奏、欣赏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感受中国鼓乐之美,加深对民间音乐的体验,感悟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鼓”为主线,从识鼓——玩鼓——赏鼓三方面进行授课,综合人文、戏曲、曲艺等姊妹艺术,把音乐与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拓宽学生艺术视野。
3.寓教于乐于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音乐,能自主自发地去关注并喜爱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知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种民族自豪感与情怀。
4.此课的设计偏重人文与音乐的结合,也希望以此课为起点,使学生通过对音乐体裁、演奏形式、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掌握,进而在鉴赏更多的民间器乐方面能举一反三。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鼓乐”的独特魅力,了解“绛州鼓乐”,探索各种音乐要素所产生出的音乐感知。
教学难点:关注对音乐兴趣的培养,改变学习方式,参与击鼓的表演。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头(识鼓)
1.教师排鼓表演引出课题2.鼓的种类(讨论、图片、影像)
活动2【活动】身(玩鼓、赏鼓)
1.鼓的打法探索2.欣赏绛州鼓乐《牛斗虎》
3.绛州鼓乐与“花敲干打”概念的掌握
4.作品《滚核桃》欣赏:
(1)完整聆听音乐,回答三个问题:情景、音色、结构
(2)曲式结构分析:对头、身、尾各部分进行节奏、速度与情感的分析,并体验打法。
(3)着重对“身”的打法体验。
学生活动:1.先听再模仿。2跟师念锣鼓经。3.生边打“拍板”边念锣鼓经,师打鼓谱。4.一组学生打拍板节奏,其余学生打鼓谱,老师适时进行合作。全体心里默念锣鼓经。
(4) 完整欣赏视频,带着对“尾”部的思考去欣赏后讨论回答。
活动3【讲授】尾(拓展)
1.鼓乐文化在各地的体现
2.鼓乐文化在世界的地位
3.在铿锵的鼓声中结束课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