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鼓乐铿锵 配套教学设计(3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节:鼓乐铿锵 配套教学设计(3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0:32:2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鼓乐的学习,学生能对中国的鼓乐产生兴趣,并树立弘扬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愿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与节奏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3、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山西绛州鼓乐代表《滚核桃》。同时认识“打溜子”与中国的主要打击乐器。
2学情分析
高一年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新鲜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所以要提供丰富的图片和音响资料。同时,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是建立良好交流沟通合作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我讲设计积极丰富的互动与交流活动。
3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节奏的互动游戏。教学重点:感受中国鼓乐的魅力,认识山西绛州鼓乐与“打溜子”。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
(1)播放关于节奏的视频,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课堂。
(2)介绍教师带来的几种乐器,鼓、锣、钹。
(3)介绍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对鼓的认识
(1)介绍鼓的来源
(2)介绍山西绛州鼓乐
(3)欣赏山西绛州鼓乐《滚核桃》,设问:鼓的打击方法
鼓的六种主要打击方法(双手击鼓面、敲击鼓梆、双收交替敲击鼓梆、闷击、双收交替敲击鼓锤、刮击鼓梆)
(4)介绍《滚核桃》的结构
由头、身、尾三个部分组成
(5)课堂活动——学生表演滚核桃
“头”散板——拍桌子
“身”乐曲主体部分——主体节奏
“尾”散板——拍桌子。
(6)介绍打溜子
介绍打溜子的乐器构成、表演形式、故事梗要
(7)分段聆听与讲解
(8)介绍钹的几种打法(刮边、闷打、亮打、侧打、柔打
(9)介绍山间春色的主要节奏型,设问,创作手法
A:上下去对偶
B:螺丝结顶
活动3【活动】巩固与拓展
巩固
再次欣赏《锦鸡出山》,根据标题感受内容
拓展
欣赏街头艺人打击乐表演,在欢乐气氛中结束课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