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鼓乐铿锵 课件(49)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节:鼓乐铿锵 课件(49)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6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0:43:45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鼓乐铿锵
生活中处处可以听到鼓的声音,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什么场合下会用到鼓呢?
1、拉弦乐器
2、弹拨乐器
3、吹管乐器
4、打击乐器
1、 拉弦乐器
二胡
京胡
板胡
2 弹拨乐器
琵琶
古筝

3、吹管乐器

唢呐
4、打击乐器



锦鸡:也称“野鸡”。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乐曲是由马锣、大锣、头钹和二钹四种乐器一起演奏的,这种形式叫“打溜子”。“打溜子”是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此形式的乐曲内容多描绘动物形象及劳动生活场景。
请同学们欣赏乐曲并思考:
1、乐曲中有哪些主要演奏乐器?
2、乐曲的速度和力度有什么特点?
速度:慢→快
力度:弱→强
《锦鸡出山》是一首根据土家族的民间音乐改编的乐曲。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状态,并借此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乐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滚核桃》是根据山西绛州鼓乐改编而来的作品。乐曲表现了秋收时节,农民摘核桃、打核桃以及核桃滚落到地上的情景,并以此来抒发农民收获时喜悦和欢快的心情。
请同学们欣赏并思考:
乐曲除了锣之外,还加入了一种新的乐器,请同学们仔细听一下,这种新乐器是什么呢?
乐曲除了锣之外,还加入了鼓。
《滚核桃》是一首“鼓吹乐”。“鼓吹乐”又称“鼓乐”,是一种在中国农村流传最广的,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
节奏练习
《童谣》为北京市城区内流传的一首儿歌——《打花巴掌》,是儿童们在游戏过程中反复吟唱的歌曲。歌词反映了北京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歌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乐曲表现了一种欢快、活泼、诙谐的音乐情绪。
《童谣》是一首“吹歌”。 “吹歌”是“鼓吹乐”中的一个类别,它以吹管乐器为主,打击乐器为辅。
节奏练习:
童谣
打花巴掌呔,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
打花巴掌呔,二月二,老太太爱吃白糖棍儿;
打花巴掌呔,三月三,老太太爱逛万寿山;
打花巴掌呔,四月四,老太太爱逛白塔寺;
打花巴掌呔,五月五,老太太爱吃大白薯;
打花巴掌呔,六月六,土豆萝卜烧牛肉;
打花巴掌呔,七月七,牛郎织女会佳期。
总 结
三种形式:
1、“打溜子”
2、“鼓吹乐”
3、“吹歌”
速度的表示:快、慢
力度的表示:强、弱
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听一些民族音乐,多收集民族民间的音乐资料,使自己健康成长,并且将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