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风筝风筝飞上天》教学设计
课题 《风筝风筝飞上天》 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引导学生绘制风筝并掌握风筝绘制的基本原理,开发学生设计的创意思维。绘制风筝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色彩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本课作业中学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绘制风筝,从而使学生掌握风筝上装饰纹样的绘制以及寓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装饰纹样的表现形式,借助学生已有的色彩基础,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装饰纹样的绘制方法。
4.文化理解: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 学习制作风筝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装饰纹样绘制风筝。
难点 理解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绘制风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做龙形风筝最难的是骨架”,程迪申说,龙形风筝难做在于它体型大而骨架重,所以难以飞上天;而骨架太轻则即使飞上天也容易变形,“变形了的话,好好的一个风筝就算报废了。”
他不停地研究各种改良办法,经过了十多次尝试之后,终于想出了办法:将原先的三根龙筋增加到四根,分散每一根龙筋所承受的力,使用轻便的毛竹作为骨架,减轻骨架自身的重量。
虽然只是简单地加了一根龙筋,原来困于地面的巨龙一下子就能腾飞上去,程老爷子十分自信:“我这条中华龙,2级风就能起来,6级风也不怕变形。”玩风筝嘛,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自己做的风筝飞上天啦!”——非遗人程迪申 学生阅读资料 由此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 风筝起源于中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向欧洲传输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引发了人类飞向天空的遐想,对后来飞机的发明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你放过风筝吗?你知道风筝为什么会飞起来吗?风筝在空中受风,空气会分成上下流层。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气压减低;扬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而产生的,这正是风筝能够上升的原因。风筝的装饰纹样都有什么寓意?怎样的色彩搭配可让你的风筝在空中更吸引人?“蝙蝠”——“福”有吉祥如意之意“莲花”“鱼”——有连年有余之意制作步骤备骨架扎骨架糊风筝绘风筝提示:风筝的骨架要轻盈、左右平衡。画风筝的时候,颜料里的水分不能多。学习建议1.初步了解了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2.能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风筝知识拓展几种简单的风筝骨架图蝌蚪风筝王字风筝八卦风筝制作风筝的方法一、扎制风筝a.上线很关键(要用棉线扎牢固风筝的架子要左右对称。b.贴桃花纸时要略大于架子,胶水不能粘得太多,不然纸会破的。c.添加尾巴使风筝更加漂亮的同时,也能使风筝飞行更加平衡。二、绘制风筝1.勾画风筝的轮廓2.上色:画风筝的时候注意用颜料时水分不能多,不然纸要破的。知识拓展古代风筝又叫纸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风筝最开始是用在军事上,如梁武帝放风筝求援,宋军用风筝携带炸药杀伤敌军等。唐宋时期放风筝则逐渐成为民间的娱乐活动。风筝的起源与历史1.风筝起源于中国,据传最早的风筝是由墨子制造的。2.风筝在古代被用于军事通讯和气象观测,后来逐渐演变为娱乐玩具。3.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工艺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丰富的风筝文化。风筝的文化意义1.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2.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技巧也成了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丰富的民间工艺和传统文化。3.风筝活动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一种方式。风筝的艺术风格1.传统风格:以传统风筝的造型和图案为主,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2.现代风格:追求简洁、明快、流线型的造型,注重色彩搭配和图案的创新。3.抽象风格:以抽象的图形和线条表现风筝的形态美,强调艺术性和个性化。风筝的图案与寓意1.吉祥图案:如龙、凤、鸟、鱼等,寓意着吉祥、幸福和美好。2.民间传说:如“八仙过海”、“哪吒闹海”等,传递着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3.风景名胜:描绘山水、花鸟、亭台楼阁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寓意着美好家园和情感寄托。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学习制作风筝的方法学生学习拓展知识 用一些风筝的知识来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引导学生探索风筝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对风筝文化产生亲切感使学生对传统风筝文化进行多样化认知与体悟,进行思考、争论、辩论,促进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使美作为一种意识和精神根植于头脑。通过学习制作风筝的方法,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工艺,激发学生亲手制作风筝的欲望,动手制作风筝。通过介绍风筝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堂练习 请赶快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风筝吧!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1.能够运用观察、欣赏、比较、分析、探索等方法鉴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2.了解了画家的生平及其对我国近代美术发展的贡献 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 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的起源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第二课 风筝风筝飞上天
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目录
学习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03
制作步骤
04
学生作品
07
板书设计
08
作业布置
05
知识拓展
06
课后总结
学习目标
1.艺术表现: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创意实践:初步掌握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图案,设计制作一个风筝,尝试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
3.审美感知: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的对称、美观、有创意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4.文化理解: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新课导入
76岁的程迪申先生组织20多人放飞身长200米长的龙形风筝。
新课导入
“做龙形风筝最难的是骨架”,程迪申说,龙形风筝难做在于它体型大而骨架重,所以难以飞上天;而骨架太轻则即使飞上天也容易变形,“变形了的话,好好的一个风筝就算报废了。”
他不停地研究各种改良办法,经过了十多次尝试之后,终于想出了办法:将原先的三根龙筋增加到四根,分散每一根龙筋所承受的力,使用轻便的毛竹作为骨架,减轻骨架自身的重量。
虽然只是简单的加了一根龙筋,原来困于地面的巨龙一下子就能腾飞上去,程老爷子十分自信:“我这条中华龙,2级风就能起来,6级风也不怕变形。”
新课导入
76岁的程迪申先生组织20多人放飞身长200米长的龙形风筝
“玩风筝嘛,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自己做的风筝飞上天啦!”
——非遗人程迪申
新知讲解
风筝起源于中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向欧洲传输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引发了人类飞向天空的遐想,对后来飞机的发明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百子图(中国画 局部)宋代 苏汉臣
新知讲解
小知识
你放过风筝吗?你知道风筝为什么会飞起来吗?
新知讲解
风筝在空中受风,空气会分成上下流层。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气压减低;扬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而产生的,这正是风筝能够上升的原因。
瞧,这些风筝多漂亮!能看出它们的共同特点了吗?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燕子风筝
风筝的装饰纹样都有什么寓意?怎样的色彩搭配可让你的风筝在空中更吸引人?
新知讲解
“蝙蝠”——“福” 有吉祥如意之意
“莲花”“鱼”—— 有连年有余之意
新知讲解
色彩对比鲜明
新知讲解
制作步骤
备骨架
扎骨架
糊风筝
绘风筝
新知讲解
提示
风筝的骨架要轻盈、左右平衡。画风筝的时候,颜料里的水分不能多。
新知讲解
学习建议
初步了解了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能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风筝
知识拓展
几种简单的风筝骨架图
蝌蚪风筝
王字风筝
八卦风筝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制作风筝的方法
b. 贴桃花纸时要略大于架子,胶水不能粘得太多,不然纸会破的。
一 扎制风筝
c.添加尾巴使风筝更加漂亮的同时,也能使风筝飞行更加平衡。
a.上线很关键(要用棉线扎牢固风筝的架子要左右对称。
知识拓展
1.勾画风筝的轮廓
二
绘制风筝
知识拓展
2.上色:
画风筝的时候注意用颜料时水分不能多,不然纸要破的。
知识拓展
小童放风筝
古代风筝又叫纸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风筝最开始是用在军事上,如梁武帝放风筝求援,宋军用风筝携带炸药杀伤敌军等。唐宋时期放风筝则逐渐成为民间的娱乐活动。
宋代瓷器
知识拓展
风筝的起源与历史
风筝起源于中国,据传最早的风筝是由墨子制造的。
风筝在古代被用于军事通讯和气象观测,后来逐渐演变为娱乐玩具。
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工艺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丰富的风筝文化。
知识拓展
风筝的文化意义
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
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技巧也成为了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丰富的民间工艺和传统文化。
风筝活动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一种方式。
知识拓展
风筝的艺术风格
以传统风筝的造型和图案为主,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
传统风格
追求简洁、明快、流线型的造型,注重色彩搭配和图案的创新。
现代风格
以抽象的图形和线条表现风筝的形态美,强调艺术性和个性化。
抽象风格
知识拓展
风筝的图案与寓意
民间传说
如“八仙过海”、“哪吒闹海”等,传递着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
吉祥图案
如龙、凤、鸟、鱼等,寓意着吉祥、幸福和美好。
风景名胜
描绘山水、花鸟、亭台楼阁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寓意着美好家园和情感寄托。
课后总结
能够运用观察、欣赏、比较、分析、探索等方法鉴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
了解了画家的生平及其对我国近代美术发展的贡献
风筝风筝飞上天
风筝的起源
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请赶快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风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