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3 关注城市环境 课件 (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生物北师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24.3 关注城市环境 课件 (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生物北师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6-04 13:3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4章 人与环境
第3节 关注城市环境
1.举例说明城市社区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能够设计并实施调查社区环境变化的活动,并得出初步的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
3.认识保护身边的环境应该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做起。
1.城市生态系统是以____为主体,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2.近10年来,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始终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烟煤型污染。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过高还会导致____,会破坏植被、水体甚至建筑物等。城市生态系统也输出大量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如果不及时进行控制和处理,也会给城市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烟尘
二氧化硫
酸雨
固体废弃物
城市生活垃圾
3.PM2.5是指大气中________________2.5μm 的颗粒物,也称为_____ _________。与直径大于2.5μm 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富含______、__________,且在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进入血液中。人体对 PM2.5没有过滤、阻拦能力,这是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直径小于或等于
可入肺颗粒物
有毒
有害物质
停留时间长
输送距离远
支气管
肺泡
例1 下列措施与其环境保护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减少煤炭、石油的燃烧——减少大气污染
B.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C.使用可充电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
D.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酸雨的形成
【解析】 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是造成白色污染的首要物质,减少使用塑料袋不能减少酸雨的形成。
D
例2 人类的下列行为活动中,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反复利用布制购物袋 B.使用节能灯照明
C.用一次性竹筷就餐 D.用无磷洗衣粉洗衣
【解析】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C
例3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穿越了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缩短工期、减少桥墩数量等措施,做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这样做的生态意义是( )
A.增加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B.打造观光旅游新亮点
C.提高白海豚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D.减少对白海豚栖息环境的影响
【解析】 工程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缩短工期、减少桥墩数量等措施,做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这样做的生态意义是减少对白海豚栖息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D
例4 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下列污染原因和结果不相符的是( )
A.排放氟利昂等——臭氧层破坏 B.大量砍伐森林——土地沙漠化
C.外来物种入侵——本地物种灭绝 D.大量使用农药——形成酸雨
【解析】 排放氟利昂等物导致臭氧层破坏,大量砍伐森林导致土地沙漠化,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灭绝。酸雨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而形成。
D
1.酸雨的危害表现在( )
A.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B.使农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C.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 D.以上三项都是
D
2.下列措施中,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的是( )
A.减少燃料的燃烧 B.禁止所有的工业区排放废气
C.大量植树造林 D.禁止吸烟
C
3.常见的大气污染源是( )
A.汽车尾气 B.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C.地面扬尘 D.以上三项都是
D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A.城市是人造的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是脆弱的
C.城市生态系统是独立的 D.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多,生产者少
C
【提示】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但植物种类和数量少,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城市生态系统不是独立的,必须依赖其他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如大量的农副产品)才能维持平衡。
5.对于城市生活垃圾,下列处理对环境污染最小的是( )
A.堆放在无人居住的山沟里 B.堆放在无人居住的河岸边
C.集中填埋在郊区的农田里 D.做好防渗漏处理,压缩后填埋
D
【提示】处理垃圾要遵循的原则有: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直接将垃圾堆放在无人居住的山沟里、直接将垃圾堆放在无人居住的河岸边,直接将垃圾集中填埋在郊区的农田里,会严重污染土壤,对环境污染较大。
6.为防止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①尽量减少使用或不使用塑料袋 ②做自己的时尚布袋 ③塑料袋打结丢弃 ④整理塑料袋并回收利用 ⑤不处理就扔掉
A.①②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A
7.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与此无关的是( )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开发风能、太阳能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A
【提示】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加剧的。
(3)用过的废旧电池不可以随意乱扔,因为它属于______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我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_____、填埋和堆肥等。
8.我国已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走在大街上每隔几十米就会看到公共垃圾箱(如图),请据图回答:
(1)从垃圾箱上的标志可以判断甲中应装入的是
不可回收垃圾,乙中应该装入的是__________。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意
识越来越强,请将以下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废报纸、易拉罐、剩饭菜、苹果皮。装入甲中的是______________,装入乙中的是_______________。
可回收物
剩饭菜、苹果皮
废报纸、易拉罐
有害
焚烧
9.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多次降落酸雨,酸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对酸雨是否影响油菜苗的生长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足够的清水,足够的食醋(pH 为3),甲、乙两盆生长状况相同的油菜苗,两个洒水壶,pH 试纸。
(1)提出问题:酸雨是否影响油菜苗的生长?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 pH 试纸测定,使 pH 约等于4。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雨(不)影响油菜苗的生长
每天同一时刻向甲、乙两盆中分别浇等量的清水和配制的酸雨
③在一段时间内,每天观察记录两盆油菜苗的生长状况。
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雨的 pH 小于____。
(4)你认为为减少酸雨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盆中油菜苗正常生长,乙盆中油菜苗死亡或生长发育停滞
5.6
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