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1.下表为《周礼·地官司徒》中有关西周大司徒职责的记载(节选)。据此可以认定,当时( )
以乡三物教万民 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以乡八刑纠万民 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乱民之刑
A.德治法治争端初起 B.援礼入法开创先河
C.教化刑罚相辅相成 D.社会局面安定有序
2.西周中期的《吕刑》记载:“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下列古代传统与该观点最为契合的一项是( )
A.原情定罪 B.论心定罪
C.以礼入律 D.轻罪重罚
3.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将成文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公诸于众。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据此可知,郑国铸刑书( )
A.顺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之势
B.确立了法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冲击了西周时期的等级观念
D.源于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4.据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记载,在秦代,对基层法吏而言,虽有律文,但不明晰之处依然很多,一些近似的法律术语、量刑标准甚至需要上级部门作出专门解释。据此可知,秦代( )
A.律令解读不可或缺 B.法律体系内容严密
C.基层政府无自主权 D.权力制衡机制健全
5.居延汉简显示,在西域屯田的小吏,按照要求必须“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文吏还要专门读史书,写文件,练礼仪。汉代郡守设学,县官设校,配备经师,教授春秋,慢慢将不同地区的基层人民整合起来,聚合成一个大文化共同体”。据此可知,当时的地方治理( )
A.主要特点是自治 B.体现宗法纽带
C.管理与教化结合 D.以皇权为中心
6.史载,南北朝晚期“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在此风气影响下,一般乡村小学也已经教授五经。这反映出当时( )
A.官方教育体系日益完善
B.儒学普及化的趋势显现
C.社会动荡引发思想巨变
D.注重规范家庭成员行为
7.唐律要求任何人出卖男女奴婢、牛、马、骆驼、骡、驴,都必须于出卖三日内向市司领取“市券”。“立券之后,有旧病者,三日内听悔”,法律还要求对那些试图伪称所买奴婢或牲畜有旧病以相欺诈者,以及市司“不时过券”者给予惩罚。上述材料表明( )
A.唐律的形式主义倾向明显
B.国家严格限制私人交易规模
C.政府严格管理着市场贸易
D.当时商业发展环境仍需优化
8.宋代《太平广记》中记载了一起有关“恶少年”的案件,案件中少年犯罪,但由于他是年幼无知,经过教育后悔过自新,最终得到了宽大处理。这反映出( )
A.国家治理呈现礼法并重
B.法律执行缺乏严格监管
C.以法治国具有人治色彩
D.商品经济影响道德教化
9.明代《折狱新语》记载一则案例,邵阳人李朝华状告侄子李正风盗窃自己的东西。地方官审判时首先批评李朝华,“忘其侄所自出其兄,亲亲之义安在哉”,后涉事双方和解,地方官仍判决当庭杖责李正风,为了让其“知有尊卑”。该案例说明明代( )
A.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
B.儒家思想保证了审判公正
C.官员随意支配刑事案件判决
D.乡约与法律冲突日趋明显
10.清代司法制度的运作程序
层级 案件种类
死刑案 流刑案及 涉及杀人 的徒刑案 徒刑案 笞杖刑案
(1)州、县 侦察 侦察 侦察 审判
(2)府 转报上 级机关 转报上 级机关 转报上 级机关 汇集上报
(3)按察 使司 审判 审判 审判 最高上 诉机关
(4)刑部 复审 最终判决 汇集 上报 —
(5)三法司 最终 判决 — — —
据表可知,清代( )
A.形成权责较为清晰的司法体系
B.强调将地方司法权收归中央
C.极力削弱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
D.注重将行政权与司法权分离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北宋中期阿云案
材料 云许嫁未行,嫌婿陋,伺其寝田舍,怀刀斫之,十余创,不能杀,断其一指。吏求盗弗得,疑云所为,执而诘之,欲加讯掠,乃吐实。
登州知县以“谋杀亲夫”将阿云定罪死刑,并上报知州。
时遵(许遵)为审刑院详议官,知宿州、登州。遵累典刑狱,强敏明恕。遵按云纳采之日,母服(服丧)未除,应以凡人论,谳(yan,审判定案)于朝。
审刑院、大理寺以云“谋杀已伤”,“当绞刑”。遵驳言:“云被问即承,应为按问。审刑、大理当绞刑,非是。”事下刑部,以遵为妄。
熙宁元年八月,诏:“谋杀已伤,按问欲举,自首,从谋杀减二等论。”
未几,(刑部)果判大理。(遵)复言:“刑部定议非直,云合免所因之罪。今弃敕不用,但引断例,一切按而杀之,塞其自守之路,殆非罪疑惟轻之义。”
——据[元]脱脱《宋史·许遵传》等
(1)指出许遵在阿云案中的量刑主张,并说明其做出判断的依据。(8分)
(2)阿云案的审理过程体现了北宋政治制度运行的哪些特点?(6分)
12.《礼记·乐记》记载: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这反映出中国古代重视( )
A.丰富百姓娱乐生活
B.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C.提高民众文化水平
D.发挥艺术社会治理功能
13.下表是先秦时期的部分家训内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周文王 在临终遗嘱上,告诫武王遵循“中道”,称王天下,使“商贾以通其货,工不失其务,农不失其时,是谓和德”
周成王 在册封蔡仲时训勉说,要“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
孔子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A.体现了贵族政治制度的特点
B.孝道在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C.以维护统治秩序为根本目的
D.家训折射出百家争鸣的时代特点
14.如表是秦汉时期部分竹简的记载。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
内容 出处
“早(旱)及暴风雨、水潦、(螽)、群它物伤稼者,亦辄言其顷数。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尽八月□□之。” 睡虎地秦简《田律》
“马牛误职(识)耳,及物之不能相易者,赀官啬夫一盾。” 睡虎地秦简《效律》
“县道已豤(垦)田,上其数二千石官,以户数婴之,毋出五月望。”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田律》
A.严刑峻法得到推崇 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文书制度渐趋成熟 D.官员考核侧重政绩
15.《唐律疏议》将“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其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如表):
《礼记》:“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 《唐律疏议》:“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
《孝经》:“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唐律疏议》:“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徒刑,流放);告(发)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
由此可以看出( )
A.唐朝以严刑峻法治国以保证惩戒效果
B.唐朝鼓励亲属间相互告发以维护治安
C.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
D.《唐律疏议》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
16.明太祖曾以通俗文风亲自编订《大诰》,收录了236个案例(判例),颁之郡县,规定“每里置塾,聚徒教颂”,强令全体臣民讲读遵守,并将这些案例“撮其要略,附载于律(《大明律》)”。这些举措( )
A.有利于法律向社会基层普及
B.以加强中央集权为首要目的
C.推动了中华法系的正式确立
D.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17.清代顺治前期,清廷将大部分书院改为义学,“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顺治后期,一些旧有书院被重新修葺加以利用,也设立了一些新书院。这些书院绝大多数都讲授程朱理学,宣扬儒家纲常伦理。清初书院的重建反映了( )
A.政府重视社会伦理秩序的建设
B.满汉民族矛盾渐趋消亡
C.清朝统治合法性得到百姓认同
D.经济繁荣促进教育发展
18.(2023·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乾隆五十九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氏状词
“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
嘉庆上谕
“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以期永杜争端,辑宁民业为要。”
地方处理意见
酌断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方会中等遵即拆棚领银,挈属回籍”。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程怡仁“照虚捏情节混供……杖九十,徒二年半。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其他人等,按律处理。嗣后,禁“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
(1)该案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发的?(6分)
(2)案件的处理体现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
C A A A C B C A A A D C B C A A
11.(1)主张:从轻处罚(慎刑)。依据:礼法结合;个人经验;案情情节。(8分)
(2)中央集权;分散中央机构权力;注重权力的监督与管理;重视政务运作程序化。(6分)
18.(1)棚民聚集过多与当地基层社会治安不稳定的矛盾;棚民租种程氏族人山场与当地族人生活环境被破坏的矛盾。(6分)
(2)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法律与教化的结合;宗族治理的色彩。(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