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学习古诗方法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四、诵诗句,背诗文。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雨的美好。启迪灵性,相机发展语言,进一步拓展阅读。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图书室的学习资源,读背古诗《春夜喜雨》,发展想象,感悟古诗之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雨的美好,进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目标展示
0
作者简介
1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
写作背景
2
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不料爆发安史之乱,他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如今,终于在成都定居,这首诗就反映饱经战患流离之苦的杜甫获得安稳后的喜悦心情和渴望安宁的情怀。
安史之乱
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1]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春夜喜雨 五言律诗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押韵
平仄
对仗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邻句
出句
对句
对句关系
邻句
邻句
律诗知识
3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节奏划分: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乃: 就。
发生: 使植物萌发、生长。
潜: 暗暗地,悄悄地。
润物: 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理解诗意
4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理解诗意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思考: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体评价
盼雨
诗意欣赏
5
“好”字既是作者对春雨的赞誉,也流露出作者欣喜的心情。而“知”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点出了春雨善解人意、来得及时的特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雨的可喜。“潜”“细”这两个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春雨随着和风在夜间悄然而来,无声地滋润万物的自然景象。
听雨
诗意欣赏
5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颈联紧承颔联,诗人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田野小径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俱黑”“独明”从视觉的角度写春雨中的夜色,描绘出了一幅形象生动的春江夜雨图。
看雨
诗意欣赏
5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借助想象描绘雨后的春色,构想出一个清新绚丽美妙的新世界,既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春雨由衷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喜不自胜的心情。
想雨
诗意欣赏
5
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第一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及时雨,称赞它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后面三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应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全诗赏析
6
《春夜喜雨》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喜”字统摄全篇,表现作者因雨下得及时而感到喜悦的心情,赞美了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主旨归纳
7
1.题目中____字是全诗的诗眼?作者称赞春雨为“好雨”是因为 (用原文回答)
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从_______ (感觉的一种)来写春雨; 是诗人的想象。
3.这首诗的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个词用的好,为什么?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是从哪种感觉来写的?
4.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
“知”将雨赋予人的生命。“重”写饱满,饱含生机。 都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
喜
潜 原因:"潜"即"偷偷,潜入"之意,作者用"潜"这一动词.用拟人话的手法,形象生动的描写出了雨水在黑夜中偷偷来到人间,"潜"字也很好的与"夜:的环境相呼应,运用了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方法,从听觉的角度来写与雨。
视觉
1.默写整首诗:
2.解释下列词语:
乃: 发生: 潜:
野径: 花重:
3.《春夜喜雨》的作者是 唐 代 杜甫 。这首诗写的是 ( ) ,前两句写了 ( ) ,后六句集中写( ),诗中没有一个“ 喜 ”字,却体现出诗人的( )之情。
4.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
5.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6.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 ,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你认为中哪个词用得好 为什么
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
春
冬
夏
秋
拓展延伸
10
4、早春呈水部
张十八员外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著名的散文作品有《马说》《师说》《劝学解》等。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恭敬地送上。
张籍。在族兄弟中排行十八,当时任水部员外郎。
韩愈写此诗时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作最大的官。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上调为吏部侍郎。
写作背景
早春 呈 水部 张十八 员外
(唐)韩愈
天街 小雨 润如酥,
草色 遥看 近却无。
最是 一年 春好处,
绝胜 烟柳 满皇都。
主旨归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常见的“小雨”和“草色”为描写对象,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两句采用了 的手法,突出了作者对早春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对比
1.对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
B.三、四句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珍爱之情。
C.诗中的“天街”是指宽阔的街道。
D.这首诗风格清新晓畅,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
2.诗人韩愈像一位高明的画家,手中虽没有彩笔,却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 )两句诗想象地描绘了雨后春草初生的色彩,让我们懂得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妙笔生花。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及却无。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这首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 白居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 轼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李 白
结合作者写作的背景,思考:
这首绝句蕴含怎样的哲理呢?
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青春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我们应该趁短短的青春去学无限的知识。
—高尔基
成功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送你一句忠告
青春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我们应该趁短短的青春去学无限的知识。
—高尔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常见的“小雨”和“草色”为描写对象,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春夜喜雨》 作者抓住了春夜细雨绵绵的特点,赞美了春雨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作业
古诗抄一
背诵注释
背诵翻译
默写反应
默写注释
古诗背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