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 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重点)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难点)
一、内容详解
这本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古老的铜钟,洁白的墙,还有摇曳的凤尾竹,是那么美丽。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学习生活,是那么团结。他们上课认真读书,下课尽情玩耍,小动物的出现增添了趣味。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段落分明,层次清晰。第1自然段写了学生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第2、第3自然段写了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既描写了学生学习和玩耍的情景,又用小动物的活动进行衬托,展现出校园的静和动。第4自然段以赞美的文字点题,以景物的描写结尾,意味深长。
课文表达丰富,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如“坪坝”“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凤尾竹的影子”等词句,表现出比较新鲜的边疆风貌;“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名称学生会比较陌生;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分别运用了“从……从……从……”和“向……向……向……”这样的反复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第3自然段以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学生上课时的专心,这样的表达既与课文的情境相吻合又比较特别。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教室里,穿戴不同的小学生正在读书。教室外,大青树上挂着古老的铜钟,两只调皮的猴子正好奇地听着小学生的朗读。植物、动物、小学生,构成了和谐美丽的画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课文朗读。
(1)我读了( )遍,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
2、组词,再抄写一遍。
服( ) 扮( ) 晨( )
报( ) 份( ) 辰( )
看拼音,写词语。
zǎo chén chuān dài jìng ài
( ) ( ) ( )
guó qí shù zhī hào qí
( ) ( ) ( )
补充下列词语。
( )地听着 ( )的国旗 ( )地走来
( )的枝干 ( )的老师 ( )的小鸟
5.品读有新鲜感的句子,完成练习。
(1)早晨……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我能用加点字词仿写句子,写出同学们下课的情景。
下课了,同学们有 的,有 的,有 的,还有 的。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①从“向……向……向……”,我们体会到了同学们来到学校时 的心情,也知道他们都是 的小学生。
②我也能仿照这句话,写写我上学时的喜悦心情。
上学路上,我向 ,向 ,向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 )( )的服装,把学校( )( )得( )( )( )(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 )( )( )小鸟( )( )( ),向( )( )的老师( )( ),向高高( )( )的国旗( )( )。
2、这时候,窗外( )( )( )( ),树枝( )( )( ),鸟儿( )( )( ),蝴蝶( )( )花朵上,( )( )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 )( )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 )( )( )听着。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 )(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 )( )( )。
4、古老的( )( ),( )( )大青树( )( )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 )( )( )粉墙上( )( )。
5、《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 、 、 的顺序描写了一所边疆的小学,这是一所 、 的学校。
三、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1)选文写的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和 的场景,这两个校园场景的特点分别是 _和_ (找出文中的一组反义词填在横线上)。
(2)读一读文中画“___”的句子,里面最有新鲜感的词语是_____,结合这个词语体会,可以感受到同学们读书时的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鸟儿和蝴蝶也喜欢读书。
B.作者这样写更能突出“我们”的小学很美。
C.作者通过写树枝、鸟儿、蝴蝶的状态,衬托出同学们读课文时的认真、专心。
D.说明风停了,鸟儿和蝴蝶也停下来了。